2006-12-07 02:42:16VOLKSWAGON

RELIGIONS

  宗教是一群人有著相同的信念,在思想上有同樣的依歸。佛教徒拜釋迦牟尼,基督徒信上帝,回教徒推崇阿拉,天主教信奉天主父。各宗教的信徒心中都有一個真理,這是使他們聚在一起的原因。

  人為什麼要相信宗教?為什麼要有信仰?在遠古以前,這樣的形式就已經存在,像是原住民的泛靈崇拜,推測這種心態,無非是對自然現象的不了解與恐懼。人之初,不明白何以有閃電,何以乾旱,何以淹水,颳風等等。初民害怕是自己做錯事情,害怕這些災禍的降臨是因為自然界幕後的大神發怒,於是他們想出祭拜的方法,認為萬物皆有靈,如果不合其意,會招致嚴重的後果。口耳相傳之後,就會成為一種信仰,等到人類有能力去探測不可知的自然宇宙之後,也許知道沒有所謂的大神,人類理解河水氾濫不是因為河神發怒;發現天空的雷電不是有人糟蹋食物,宗教信仰卻還是存在,人們還是需要他。這又是為什麼呢?人類自稱萬物之靈,在企圖掌控一切的同時,卻還是會恐懼,會需要心靈上的慰藉,也可求一個方式能夠洗滌過錯或化解罪惡。於是宗教在擺脫了最初的作用後,開始有了新的意義。

  無論人類的力量再怎麼強大,對事物的支配如何完全,總還會有不確定的事,這可能是對未來的憧憬,對情人的渴求,對功名利祿的汲取。有了宗教的力量之後,人們懸著的心就放下了,因為有信仰,心靈上每件事都有歸屬,用宗教的力量給人安心的感覺,這是宗教的另一層意義。

  由歷史的發展看來,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會面臨本末倒置的窘境,宗教亦如是。我們在祈福避禍之後,轉而求心靈的安定,最後演變成一切合行事理化的靠山。十六世紀時,教會出售贖罪卷,利用人們偷安的心理來圖利,這不僅是教會的腐敗,也是人心的沉淪。在那時候,人人不需要誠心的懺悔,不用靜下心在耶穌前回想自己的作為是否正當,只要出錢,不止思念的已故親人靈魂可以得到救贖,連自己未來的罪也可以預先赦免。宗教的原意已經被扭曲,如果這樣的現象持續下去而沒有人挺身而出來制止,恐怕這世界會變得不堪。這種現象現在看來是有些不可思議的,但是五百年後的今天,甚至是你我立足的台灣,也發生過同樣荒誕的事。猶記得幾年前宋七力事件沸沸揚揚,有多少的信眾相信人真的可以有分身,可以全面掌控所有事,信眾中不乏高知識份子,更有政府官員,即便是宋七力落網之後,還是有死心追隨的信徒,不禁讓人唏噓,時空相隔五百年,這些離譜的事卻有相同的影子。也許這是人性迷信的必然盲點吧!

  再者,不談宗教變質後出現的迷信,人們還是可以因為宗教關係而行事有恃無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東國家之間的互相爭鬥、回教世界和基督教世界的水火不容。誰是上帝預選的子民?誰是最優秀的人種?你我所信奉的真神上帝有高低之分嗎?回教徒為了捍衛阿拉,基督教徒為了維護上帝所展開的衝突,都已經違背宗教一開始的本質,更何況這些宗教戰爭波及的族群及種族有多龐大,付出的代價多麼驚人,信徒們卻只看見異教徒的可憎之處,並深信為自己的信仰所做的一切是符合宗教的本意,以致殺戮不止,災難遍野。在此之前,各個宗教的體系已經發展完全,接下來,宗教已不僅是人們徬惶無助時的心靈依靠,不是相同思想的人們聚集的唯一原因。人,也從信仰者變成維護者、捍衛者,最後拿著宗教這組寶劍盾牌,去抵抗宗教色彩不同的人。忘了宗教的本意是要人往善的方向走,不是戰爭的理由。
  其實每一個宗教的起源都不一樣,有的要信徒做禮拜、禱告、懺悔,有的要求信徒不殺生,還有每天要向聖城的方向膜拜的。在這些看似不同的教義背後,若我們宏觀地看,其實可以發現所有的宗教都要人行善的,(當然扣除立意不明而勸人為惡的,所謂的邪教。)既然大家都站在同一個出發點,換個角度思考,很多爭執都是不必要的。俗話說:「青菜蘿蔔,各有所愛。」應用在宗教上也未嘗不可。隨著時間的變換,科技的進步,人們對宗教的定義也應該更新:不同宗教之間不需要對立;對於不同的教義,只要不危害世界,就應予絕對的尊重;多神一神,膜拜偶像與否,拜哪部書為經典,都可以看作另一種文化,而不是標準。
  宗教應該是淨化人心的,勸人為善的,願意接受的人自然會接受而不應強迫,具有同樣信仰的人能在宗教世界裡得到關心和寧靜,不同信仰的人也因此學習包容和尊重。不論信奉什麼宗教,亦或是無神論者,無信仰者,都應該記著自己信念的本質,不忘本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