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4 21:19:48疾風行

2014研究:魚比肉更毒,更增「癌症、心肌梗塞、心理疾病、過敏」風險

  
2014研究:魚比肉更毒,更增癌症、心肌梗塞、心理疾病、過敏風險

2014年2月發表在《PLOS ONE》期刊的奧地利研究發現:
「魚素者」的癌症、心肌梗塞、心理疾病、過敏罹患率,
是「重度肉食者」的2倍~2.5倍。

台灣素食營養學會秘書長邱雪婷營養師表示,
這篇奧地利研究中的「素食者」,幾乎都有吃魚,其實是「魚素者」。
 
https://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29958/%E5%96%9D%E5%85%A8%E8%84%82%E7%89%9B%E5%A5%B6%E8%AE%93%E7%94%B7%E4%BA%BA%E6%AD%BB%E6%96%BC%E5%89%8D%E5%88%97%E8%85%BA%E7%99%8C%E7%9A%84%E5%8D%B1%E9%9A%AA
  
2016研究:男性每天喝1杯全脂牛奶,死於前列腺癌風險增加43%

2016年11月《營養學期刊》刊登一彙整11個研究、共778929人的研究:
(1)男性每天喝1杯全脂牛奶,死於前列腺癌風險增加43%。
(2)多吃起司或奶油,死於各種癌症風險增加23%或13%。

  
美國研究:攝取過量動物性鐵(禽肉、魚肉),冠心病風險增加57%

美國印地安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2014的研究顯示,
攝取過量血紅素鐵(動物性鐵),冠心病風險增加57%。
若攝取的是非血紅素鐵(植物性鐵),則與冠心病風險沒有關聯。
該研究已發表於線上版《營養學期刊》(Journal of Nutrition)。

人體內血紅素鐵(動物性鐵)的吸收率為37%,
人體內非血紅素鐵(植物性鐵)的吸收率為5%,
血紅素鐵(動物性鐵)促使壞膽固醇氧化,進一步使身體組織發炎,
身體組織常發炎,就會增加冠心病風險。

禽肉、魚肉,也含有血紅素鐵(動物性鐵)。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7/4755075
  
2020研究:日本人長壽的秘訣並不是多吃魚

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顯示,日本人平均壽命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

2020.7.16發表在《歐洲營養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
的研究,
日本東北大學醫學系分析超過9.2萬人的數據,隨訪18.9年,發現:
日本人長壽的秘訣並不是多吃魚,而是另外4種東西。

日本人多喝綠茶,全因死亡風險下降11%。
日本人多吃海藻,全因死亡風險下降6%。
日本人多吃黃綠蔬菜,全因死亡風險下降6%。
日本人多吃鹽「醋」漬物,全因死亡風險下降5%。
日本人多吃魚,全因死亡風險下降3%。

https://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14749/%E6%9C%80%E6%96%B0%E7%A0%94%E7%A9%B6%E8%AD%89%E5%AF%A6%EF%BC%9A%E6%A4%8D%E7%89%A9%E6%80%A7%E9%A3%B2%E9%A3%9F%E9%A0%90%E9%98%B2%E9%AB%96%E9%AA%A8%E7%9A%84%E9%AA%A8%E6%8A%98
  
2014研究:大量吃蔬菜、水果、黃豆,可降低髖部骨折風險34%

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國家健康部於2014年4月《營養學雜誌》發表研究,
追蹤63257位中老年新加坡華人約10年,發現:
大量吃蔬菜、水果、黃豆,可預防髖部骨折。

研究2種飲食模式:「蔬菜、水果、黃豆」;「肉、點心」。
結果:
「蔬菜、水果、黃豆」飲食,髖部骨折風險降低34%。
「肉、點心」飲食,與髖部骨折風險無關。
 
  
素食可預防:白內障、過敏、憂鬱症、暴食

2013.1.15 中廣新聞
研究:每周吃3次漢堡,兒童「嚴重」氣喘機率增加39%
英國一項研究針對50多國的50多萬名兒童進行調查發現:
每周吃3次以上漢堡,罹患「嚴重」氣喘的機率會增加39%;
每周吃3份以上水果,則可降低11%過敏機率。

英國牛津大學追蹤研究發現:肉類和白內障有強烈關係。
與每天攝取超過100克肉類者相比,
奶蛋素者,白內障風險降低30%,
純素食者,白內障風險降低40%。

2009.10.7 台灣新生報
西班牙研究顯示:
飲食中有大量青菜、水果、五穀類,少吃紅肉,憂鬱症風險減少30%。
這項研究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有10094名成人參與,研究時間逾4年。

2006.8.8 新華網
芬蘭研究:動物性飽和脂肪會增加「老人癡呆症」風險50%
芬蘭庫奧皮奧大學研究顯示,動物性飽和脂肪會增加「老人癡呆症」風險。
研究小組對1500人進行20年跟蹤調查發現:
動物性飽和脂肪會損害大腦神經,使罹患「老人癡呆症」的風險增加50%。

吃飽的時候,身體會發出「抑制食慾訊號」,因此我們就不會再吃。
但根據研究,飽和脂肪卻可以覆蓋這個訊號,讓我們吃過量。

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報告:
飽和脂肪棕櫚酸palmitic acid,會讓身體忽略「抑制食慾訊號」,
飽和脂肪棕櫚酸常見於「奶油、奶酪、牛奶、牛肉」中。
而不飽和脂肪則沒有這樣的作用。
此外,飽和脂肪覆蓋「抑制食慾訊號」的作用,竟然可以持續3天之久。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11001/00176_061.html
  
東方日報:男性每周吃3顆蛋,攝護腺癌風險增加81%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顯示:
與每周吃少於0.5顆蛋的男性相比,
每周吃超過2.5顆蛋的男性,攝護腺癌風險增加81%。

http://n.yam.com/newtalk/life/20130712/20130712610858.html
  
研究:魚、魚油,會增加前列腺癌風險
2013.7.12 yam新聞
 
科學家指出,omega-3會讓男性前列腺癌風險大增:
非侵襲性前列腺癌風險增加44%,侵襲性前列腺癌風險增加71%,
顛覆以往大家認為omega-3是良性脂肪酸的印象。

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的Theodore Brasky博士,
比對834名前列腺癌男性血液與1393名健康男性血液,
發現前列腺癌男性血中的omega-3濃度相當高。
這項研究刊登在 國家癌症研究期刊 
 
  
西班牙研究:一天吃29公克豆類,糖尿病風險降35%

西班牙研究,追蹤超過3000人的飲食長達4.3年,結果發現

相較於一天只攝取13公克
豆類的人,
 一天攝取29公克豆類的人,糖尿病機率低35%。
   
                                  風百旋,寶塔高吟貫九天。
  
                                  華一色,佛座密嚴窮八極。
  
                                                                                      輪雙炯,欄網煜爍絕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