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26 20:15:09阿傑

身念住——觀察身體的生物屬性(轉載自「如是」)


只有觀察到身心無常、苦、無我的三個特徵,才能使禪修者從煩惱中解脫出來,所以,如實知見一切行法為無常、苦、無我的智慧被稱為“觀智” ——真正的智慧。
禪修者如果要培育觀智,首先要完成“名色分別智”(見清淨)與“把握因緣智”(度疑清淨)這兩個階智的修習任務。如果上述兩個階智的任務尚未完成,而直接去觀察一切行法生滅無常的本質,那樣不是正確的修行順序。

在修行者還沒有能力辨識名法與色法的個體屬性(名色分別智),以及它們之間的互動因果關係(把握因緣智)時,修行者是不可能真正地觀察到身心的無常變化的特性。雖然有些行者會認為自己能夠觀察到身心的生起與消失,並證入了“生滅隨觀智”,但這種情形必須要建立在對身心各自特性的認知基礎上,這即是說,他必須先要證得第一階智和第二階智。

當禪修者無法辨識色法與名法的基本狀態時,修行者所觀察到的無常變化的現象,其實還是在思維的層面上進行的認知,不能算作直觀。沒有在直觀的狀態進行長期地修習,觀智就無法真正生起。

基於以上的次第原則,我們需要簡述“名色分別智”與“把握因緣智”的修習方法。下面以身念住為例,對色法與名法的認知進行一些簡單的講述。畢竟,認知色法與名法,並能區別二者,這是先期禪修所要完成的任務。
 
一、名色分別智

修習此智的禪修者,需要辨識色法與名法的區別。辨別它們的區別,其前提是先要認識二者的個體性質。通俗地講,色法即是物質,對於接受過現代教育的人,認識身體及一切外在的物質現象並不困難。例如桌子與椅子都是物質的,電腦也是物質的,地板與茶几是物質的,這些都是色法。身體也是物質的,裡面有骨與肉,也有血液與膽汁等,這些都是物質的,把身體與外在的桌子與椅子比較,它們都具有物質的屬性。

現代人都學過物理學與化學,容易知道物質的屬性。不論是任何物質,銅、鐵、鋁,磁場或電場,木質與布質,它們都屬於物質的範疇。那麼,對於禪修者,開始辨別物質的色法時,可以把身體與外在的這些物質現象進行對比,以此來認識身體其實只是物質。

對於一些修行者而言,要進行這樣的認知可能會有一些困難。對於外在的物質現象,我們很容易就可以認知它的物質性質;即使沒有學過物理學與化學的人,辨別物質的事物,他不會有什麼困難,因為認知物質不需要高深的知識,只要有一些基本的常識就可以了。但是,當遇到對身體要進行物質性質的分析時,主要障礙在於情感,也會受到人類對身體的認知範疇的局限。

人們很難接受身體只是物質,與外在的物質沒有區別——要接受這一真理是困難的。長期以來,人們把身體稱為“我”或“我的”,現在,要讓他對身體進行如實地認知,辨別身體的物質屬性,對於某些修行者,這可能比較難以接受。

先要辨別身體的物質屬性,這是真正禪修的第一步,在這裡,雖然可能會有內心深處的障礙,但對於希望了知佛法智慧,進而解除煩惱的人,這是必須要走過的道路。

身體是物質,這是科學的認知。但要確立這種科學的認知,需要很長的時間。在這裡,每個人可以動用自己的知識與能力儲備,對身體的物質進行認知。對這一步的修習要給予足夠的時間,用足耐心來辨別身體的物質屬性。

佛說,身體是色法,是物質,與外在的物質具有同樣的屬性。但是,我們必須自己去體悟這一科學結論;從理念上接受佛陀的這一結論,不會給我們帶來真正長久的利益。佛陀的這一結論是他自己通過科學如實的觀察之後得出的,這一結論使他成為佛陀——覺悟者。他向眾生指出了修習的方向,我們必須要自己用心去體會身體的物質屬性,自己真正地從內心了然這一科學結論,那時,我們才能從這種科學認知當中受益。

現階段的修行者,環境不清淨,各種錯誤的理念無時不在影響其心智;我們要真正地了知身體是物質,非常地困難,必須要反复地修習,長期地修習。

我處在這個階段時,大約用了一年多的時間來專門地辨別身體的物質屬性;把身體與外在的物質進行對比,也從身體的內在進行細緻地認知,確認它的物質屬性。這樣的修習很困難。必須要堅持佛法的正見,不為外在的錯誤理念所動搖,心智才能抵抗干擾,真正地安下心來,對身體的物質屬性進行細緻而深入地辨析。

我們長期而艱難地修習,就是為了認知“身體是物質”這一科學的結論。也許對現代人而言,人們會說,身體是物質的,如此簡單的道理大約人人都能明白。但是,當我們面對當下自己身體的每一個處境,是否能夠時時刻刻地知道這一點呢?

單從知識與理解的層面上看,身體是物質的,這並不難理解,但是,這只是知識層次上的了知,還不是真正的智慧——名色分別智。只有當內心明白身體的物質屬性時,真正的智慧才能生起。例如,當我們生了大病,我們是否能夠沒有任何驚慌地去就醫。如果有條件,我們可以看醫生,我們的心理是平靜的;如果沒有條件,我們無法看醫生,眼看著疾病在一天天地發展,這時,我們的心理是否依然能夠保持絕對地平靜?

人類對身體的執著非常地深徹,我們很難真正地認清身體只是物質——如同外在的物質一樣。如果我們能夠在內心深處真正確立“身體是物質”這一真理,就會如泰國的禪脩大師阿姜查面對疾病時所說:“若有條件,你可以進行治療,但結果是無須掛心的。好了就好了,沒好就沒好。”
 
如是  2008-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