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5 22:00:00Brsuny

尼爾蓋曼的異想世界



    最初聽到尼爾蓋曼(Neil Gaiman)的名字,自然也是透過他的長篇經典《美國眾神》。看了作者介紹才知道原來電影《貝武夫》的劇作、《星塵傳奇》的原著也都是出自他之手。雖然我不大喜歡《貝武夫》,但倒是曾經在集晴閣寫了篇〈天上人間的相望:《星塵傳奇》觀後感〉。直到最近一口氣拜讀了他的三本短篇小說集:《煙與鏡》、《魔是魔法的魔》和《易碎物》,才真正對他的才華感到驚豔!將讀書筆記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




《煙與鏡》(Smoke & Mirrors)

〈金魚池和其他故事〉:
    以好萊塢為背景,改編劇本的情節讓我想起《大夢想家》,其中也有提到羅賓威廉斯。譯註29中提到《巴西來的男孩》我記得曾在電視上看過一樣情節的電影,不知是不是同一部。

〈白色之路〉:
故事詩的形式我比較不喜歡,詩應該是最難甚或無法翻譯的文體吧!序文中提到的史溫尼陶德的故事就是強尼戴普主演的《瘋狂理髮師》。

〈又是世界末日〉、〈灣狼〉:
讓我想起傑克尼柯遜和蜜雪兒菲佛主演的《狼人生死戀》。〈又是世界末日〉的主角在〈灣狼〉中又再次出現,〈灣狼〉和《易碎物》中的〈幽谷之王〉一樣都是融合《貝武夫》傳說在內的作品。

〈吸血鬼詩〉:
    集晴閣可是有「吸血鬼」的文章分類。既然身為吸血鬼迷,八月底當然懷著朝聖的心情去歷史博物館看了《德古拉傳奇—吸血鬼歷史與藝術》特展,憑預售票換了一副吸血鬼假牙,誰要讓我咬咬看呢?其實這次的展品不多,而且很多其實和吸血鬼沒啥關係,例如十殿閻王的宗教繪畫、《天鵝湖》、《浮士德》、《魔笛》等的戲服、阿富汗婦女的服裝等等。比較有趣的是有展出柯波拉電影《德古拉:真愛不死》劇中的盔甲和分鏡圖,還有影片介紹其中的服裝設計,那部電影我也覺得是吸血鬼電影的經典之一,我有買過原著小說中譯本、電影明信片和原聲帶。

    柯波拉本身就是《教父》三部曲的名導。《德古拉:真愛不死》的卡司也很堅強,有蓋瑞歐德曼(演德古拉)、薇諾娜瑞德(演德古拉的情人)、安東尼霍普金斯(要殺吸血鬼的教授)和基努李維(是片中一個較不重要的角色,在這部片中也顯得比較青澀)。我之前看過《教父》的英文電影書,其實《教父》第三部原本柯波拉就是屬意薇諾娜瑞德當女主角,但當時她的狀況不大好(好像當時和強尼戴普有些感情問題?而且她好像本來也就有精神病史?)所以婉拒,但答應之後會演出柯波拉的電影,就是這部《德古拉:真愛不死》。《教父》第三部後來是由柯波拉自己的女兒當女主角,他女兒後來也當導演,記得《愛情,不用翻譯》就是她執導的。其實德古拉伯爵的故事本來就已經拍到濫了,《德古拉:真愛不死》題材上加入了前世今生的感人愛情,但真正特出的是華麗的視覺效果。我看了這次展覽才知道這部片在戲服上花了那麼多心思,靈感來源包含蜥蜴、犰狳和畫家克林姆的作品〈吻〉,擔綱服裝設計的石岡瑛子還因此片榮獲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

〈老鼠〉:
    想起為鼠患所苦的那陣子,請參見集晴閣〈鼠〉。聊齋〈鼠戲〉:「又言一人在長安市上賣鼠戲。背負一囊,中蓄小鼠十餘頭。每於稠人中,出小木架,置肩上,儼如戲樓狀。乃拍鼓板,唱古雜劇,歌聲甫動,則有鼠自囊中出,蒙假面,被小裝服,自背登樓,人立而舞,男女悲歡,悉合劇中關目。」

〈回味〉:
    十分香豔的一篇。

〈謀殺神秘事件〉:
    用尼爾蓋曼擅長的「故事中的故事」型態述說兩場謀殺案,其中一場是天使間的謀殺案。尼爾蓋曼說他連標題中都有推理的線索,我怎麼看不出來?

〈白雪、女巫、毒蘋果〉:
    從標題應該就知道是顛覆白雪公主的黑色童話,看了讓我覺得繼母王后好可憐。甚至讓我想到我在〈穿越歷史記憶的謎廊〉中也提到:我們認知的「歷史」是否只是當權者所詮釋的版本?好萊塢要把白雪公主改編成電影應該拍這篇故事才對啊,何必拍《公主與狩獵者》和《魔鏡魔鏡》呢?


《魔是魔法的魔》(M is for Magic)

〈24隻畫眉鳥事件〉:
「由童謠王國人馬搬演的冷硬推理劇」。一開頭啜飲著烈酒的私家偵探,是否很像未戒酒前的馬修史卡德?接著他的委託人意外身亡,美艷神秘的金髮美女上門,活脫脫就是達修漢密特《紅色收穫》與《馬爾他之鷹》的經典情節嘛!金髮美女宛如黑色電影(film noir)中的「黑色女人」。大量引用的鵝媽媽童謠也讓我想起范達因的《主教殺人事件》,也是照著鵝媽媽童謠來殺人的連續殺人案!

〈別問傑克〉:
原本以為又是講被詛咒的恐怖玩具的故事,記得《史蒂芬金的故事販賣機》和《我是傳奇》裡面各有一則這樣的故事,不過〈別問傑克〉的篇幅遠比我預期中來得短,與其說是恐怖,不如說帶著淡淡童年回憶的鄉愁。

〈十月當主席〉:
讓我覺得似曾相識,後來想起張惠菁在《雙城通訊:上海》〈入春衝擊記〉中就介紹過這篇故事。把一月到十二月都擬人化了。

〈代價〉、〈如何賣龐地橋〉:
〈代價〉讓我想起愛倫坡的〈黑貓〉,其實〈如何賣龐地橋〉一開頭的敘事方式也有點像愛倫坡的〈聽木乃伊一席談〉。愛倫坡的短篇小說也是經典啊!尼爾蓋曼在序文中說短篇故事可以在下課、午休、通車等空暇時間從頭到尾解決,讓我們一路飛到宇宙彼端,又能及時趕回家吃晚餐。我覺得和愛倫坡嘗言「文學作品的長度應該控制在能讓讀者坐下來一口氣讀完,才能有完整的藝術體驗。」若合符節呢。要寫好長篇或短篇小說,與要寫好長詩或短詩一樣,需要不同的功力吧!

順道一提,這次會陸續買進三本尼爾蓋曼的短篇小說集(我買進和閱讀的順序是《魔是魔法的魔》→《易碎物》→《煙與鏡》),機緣是去看羅蘭珊畫展時,在捷運站拿了份免費的週末報,其中介紹適合鬼月的讀物就摘錄了《魔是魔法的魔》中的〈代價〉。同一份週報中還報導英國倫敦最近將許多經典文學作品雕刻成「打開的經典書」長椅放在倫敦街頭,可以「坐在書上」。有興趣的話也可以逛逛這個網站:
http://www.booksabouttown.org.uk

〈女巫的墓碑〉:
是尼爾蓋曼的另一本作品《墓園裡的男孩》其中的一部分。我在讀〈女巫的墓碑〉時就覺得很有吉卜齡《叢林奇譚》(或譯《森林王子》,小時候讀的東方版我好喜歡)的味道,尤其是從古墓裡偷出寶藏的那段有一樣的情節。《叢林奇譚》中的男主角從小被野獸帶大,《墓園裡的男孩》則是被鬼魂帶大,亦有相似之處。我去逛誠品時,看到有《墓園裡的男孩》,就拿起來翻了翻,果然在後記裡尼爾蓋曼有向吉卜齡致敬耶!卜洛克也有一本《喜歡引用吉卜齡的賊》。



《易碎物》(Fragile Things)

〈綠字的研究〉:
福爾摩斯迷應該都會立刻發現是向柯南道爾讓福爾摩斯首次登場《血字的研究》致敬之作。英國BBC迷你影集《新世紀福爾摩斯》中的〈粉紅色研究〉也是。〈綠字的研究〉不但重現「你從阿富汗來」與命案現場留下Rache的經典對白與情節,還把奇幻與推理做了巧妙的結合,又運用了敘述性的詭計與顛覆的趣味。最後兇手寫的信其實是仿照《波宮密史》(或譯〈波希米亞醜聞〉)中「那個女人」艾琳‧亞德勒寫給福爾摩斯的信。福爾摩斯的原著是以短篇小說為主,有四部長篇分別是《血字的研究》、《四簽名》、《恐怖谷》和《巴斯克維爾家的獵犬》。福爾摩斯不曾談過戀愛,但在《波宮密史》中艾琳‧亞德勒的才智令他刮目相看,後來他提到她時就都不直呼名諱,而是稱呼為The Woman。

〈恐怖慾望夜祕密宅邸中無臉奴隸的禁錮新娘〉:
故意把奇幻與寫實的定義顛覆、倒置,還挺有趣的。故事裡/故事外切換的筆法讓我想起Gromit的〈惡魔之翼〉。

〈他人〉、〈…幾頁日記〉(這篇篇名實在太長了):
似乎都是無限循環小說?我也曾戲作過一闋無限循環的詩:
出發有寒梅
梅樹正芬芳
芳蹤何處尋
尋遍萬里路
路長夜更深
深情有誰知
知了蟬鳴夏
夏日多空虛
虛度了青春
春去無蹤影
影兒在何處
處處有山青
青山何負我
我從此山出
出發有寒梅
梅樹正芬芳

〈怪怪小女生〉:
為了Tori Amos專輯所寫的作品。葛妮斯派特洛主演電影《烈愛風雲》的原聲帶中也有收錄Tori Amos的歌曲。我曾經被颱風困在宿舍裡,隔壁同學借我一張Tori Amos的專輯,我記得是《Little Earthquake》,其中有一首〈Winter〉我覺得很好聽,在〈From A to Z~Brsuny’s Music Box〉中也有摘錄歌詞。我後來自己有買她的精選集《The Tale of a Librarian》。

〈十五張彩繪吸血鬼塔羅牌〉:
各篇如果單獨拆開來看似乎有點單薄、零散甚至不知所云,但串起來搭配「吸血鬼」的主題就會覺得有趣。問男僕他主人是否真的活了一千歲,男僕說他不知道,他目前只服侍主人三百年,這在《傅科擺》中也有引用過類似的。有個異曲同工之妙的笑話是有人問城堡管理員這兒是否鬧鬼?管理員信誓旦旦的說:當然沒有,我在這裡服務三百年來,從來沒有看過鬼!說到塔羅牌,《諜海情迷》中運用塔羅牌的意象與象徵寫得還不錯。達利也有繪製一套自己的塔羅牌!

〈歌利亞〉:
是發想自電影《駭客任務》。我之前曾在集晴閣發表一篇〈《Visual Nightmare》:我們的世界是真實的嗎〉的觀影心得,主要是介紹《Visual Nightmare》這部和《駭客任務》很像的電影。還引用到《一九八四》中唯我論的觀點、以及記得是出自哲學小說《蘇菲的世界》中的一段文字:「我們真的是血肉之軀的人類嗎?我們的世界是由真實的事物組成的嗎?或者我們只是受到心靈的包圍?…我們對於時間與空間的認知可能也只是由我們的心靈所虛構的產物而已。」《蘇菲的世界》作者喬斯坦‧賈德好像很喜歡用「書中書」的形式,他的另一本作品《紙牌的祕密》也是,這跟尼爾蓋曼喜歡說「故事中的故事」似乎有點像?我後來發現尼爾蓋曼在《易碎物》自序中所講的〈製圖師〉故事,是在《美國眾神》第十九章的跋就有引用了,出處還註明是「摘自艾比斯先生的筆記本」。

〈幽谷之王〉:
    是《美國眾神》的「番外篇」。雖然我不大確定「番外篇」是什麼意思?是非正式的續集嗎?《美國眾神》與《貝武夫》迷必看。







旅人 2014-09-19 22:11:16

第一賞

分享您的心得
晚安安

版主回應
謝謝,也去紅樓賞〈沒有家的風〉,詩與圖俱美!

http://mypaper.pchome.com.tw/brsuny/post/1311568050
也拍過馬尾草的照片!
http://mypaper.pchome.com.tw/brsuny/post/1312369747
2014-09-19 22: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