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27 12:30:19karmabrian

福智園區 義工創有機天堂

一個用心辦教育,愛護大地
但沒有自己道場的佛教團體
這個地方、這些故事都是很值得你我去認識....



【聯合報/記者王良新、沈娟娟/雲林縣報導】 2007.05.21 03:29 am



福智教育園區沒有圍牆的學校,有國中小和高中,未來要辦大學。
記者沈娟娟/攝影



福智教育園區的義工,忙完農事,一起用餐,大多是自己種的有機蔬果。
記者沈娟娟/攝影

雲林縣古坑鄉麻園村的大片田間,八年來常見遊覽車載來一車車的義工,拔草種樹、整地耕作,共同打造「心靈的希望工程」,荒蕪的土地如今綠樹成蔭,建起學校和有機農場。

占地一百廿公頃的福智教育園區,位於古坑鄉一五八乙線旁,一棟棟灰色質樸的建築物矗立,沒有圍牆,也沒有大門。

「你看,這片草坪是三千人次義工的力量完成的。」在福智園區擔任教職的辛天送驕傲地說,園區內成排的樹木、蓮花池與校舍建築,也是義工的傑作。

福智園區由佛教團體、財團法人福智文教基金會與慈心基金會運作,園區主任陳耀輝說,基金會秉持已故日常老和尚「慈心不殺」的理念,推動有機農場,找回大地的生命力。

此外,他生前有感「教育是人類升沉的樞紐」,園區因此辦起國中小與高中,未來還要辦大學。

福智八十八年找到古坑鄉麻園村的校地,再向台糖承租土地闢為有機農場。廣大的土地過去是甘蔗田,土壤貧瘠,大小石頭多得數不清,黃沙滾滾。各地義工相繼投入幫忙,撿起一顆顆的石頭、種下一棵棵的樹。當地農民看傻了,直呼「搭遊覽車來作農,咁ㄟ閤?」

「一開始種出的蔬果瘦瘦小小,收成的紅肉西瓜像是貧血一般、牛蒡種成短短細細的拇指狀,白蘿蔔長得細瘦細瘦的像人參。」陳耀輝笑談早期開墾的過程。

他說,起初土壤貧瘠,義工希望用一些化肥,但老和尚不同意,堅持不可為急著要有好收成而取巧;還好佛教弟子了解有機護生的意義,不嫌賣相差買回家食用,使得有機農友逐漸增多,蔬果也因土壤改善,外觀逐漸漂亮又健康,後來甚至生產過剩開發農產加工。

至今,福智麻園農場已投入十四萬人次的義工,乾硬貧瘠的土地變鬆軟有肥力了,老鼠、蚯蚓、野兔、鳥類、螢火蟲也出現了。

農業課耕作股長林文志表示,做有機農業除了心胸要寬,還要捨得,要不怕「眾生」來吃,反而當成布施,「鳥兒來吃穀,就表示結緣,如此就會有心情去欣賞上千隻麻雀在稻田邊吃穀子的景象。」

福智團體推廣有機農業,成立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是政府授證的有機農業驗證機構,同時在全台開設四十家直營店,生產與販售不含添加物、防腐劑的食品、飲料,以及有機棉、竹炭紗等,強化「寶貝自己也保護地球」的觀念。

上一篇:天堂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