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4 21:51:49夏途島
英語早就是篩選菁英的標準
看到有朋友說,為什麼用英語篩選菁英,你們就這麼反感,用華語篩選菁英,就逐个恬恬(tiām-tiām)。
不對喔!其實我們的社會一直都有用英語在篩選菁英,反而華語只是基本款,華語好不會就是菁英,華語好頂多是個文人而已,英語好才是真正的菁英,不然怎麼會連續選出兩位經常秀英語的總統?
現在的問題是,因為英語爛,被篩選下來,只好去屏東唸大學的學生,如邱毓斌提到的那些學生,他們被強迫繼續要因為自己的英語爛而無法完全受教,這樣的政策是可以縱容的嗎?
人家都認份,英語爛,只能到鄉下學校去求學了,卻還是繼續製造學習障礙,這樣是對的嗎?
難道英語爛,就失去學習其他技能的資格嗎?
據說,非洲社會發展不太起來的原因就在於,任何學科都必須懂得英法等西方強國語言,才有辦法學習,導致國內大量底層人民無法學習現代知識,而致使國家缺乏大量優秀的基層勞力。
硬搞雙語,最嚴重的狀況是有可能造成國家競爭力的衰退,而不是提升。
任何知識都要本土化,才能對本地社會產生利益,日本諾貝爾獎化學得主白川英樹曾表示,在日本,一個專業的科學研究者可以光靠日語的書籍,就能鑽研到很深的領域,這才是為什麼日本人的科技可以傲視整個非西方世界。
語言政策要思考的面向真的非常多,不要再把個人經驗當成一切標準,不是每個人的語言天份都那麼好。OK?
上一篇:以華解華派的黃昏
下一篇:它是獨立的,可以自己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