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11 03:24:47Sean Wang
現代藝術世界
偶然跟同學聊,發覺大家都很討厭老外那一副自居為藝術家的樣子,但是憤怒的點不太一樣,他不喜歡老外不認真卻又很愛裝,我則是覺得,如果都覺得自己「已經」是藝術家,那說實在也沒有什麼好搞藝術了。我是說,藝術家如果真的存在那也是一種浮動的,永遠不可能達成的形象,因為藝術不就是要超越自我嗎(恩,雖然劉墉說過,但其實是有道理的,只是劉墉自己不知道而已),否則那就是一個職業,
但是就我粗淺的觀察,現代藝術真的變成一種職業了,或着不那麼正式地講,變成了一種嚴肅的遊戲。所以我們有藝術的組織,藝術的規則與藝術家的樣子。就像籃球員有籃球員的樣子一樣。真正能表露這個的其實還不在于自我形象的建立,而是透過批評與藝術史的回顧,不斷確立藝術圈的存在。我曾經在課堂上放炮說我覺得critique就像是一種begging the question。為什麼要批評?因為批評可以導致好作品,那什麼是好作品?好作品就是足以引發(或符合)好的批評。我承認是我太天真了,因為真實的情況就是這樣。
我說不出哪裡不對,人類表露感情的形式的確大部分已經存在於歷史之中,專業的批評家也的確比起一班人有道理,至於藝術家裝個樣子那也是某種自我標榜或是市場推銷的策略,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我就是覺得不對頭,覺得這一切遠離了所謂的人性。可是悲哀的是,人性(humanity)在攝影史常被視為四零年代以後,一些特別的信念。妳還是可以那樣相信,拍些老派的照片,但是基本上妳就不屬於這個當代藝術競賽當中。
我猜小說的情況好一點,然而隨著藝術專業學程越來越普遍,會不會有一天市面上也充斥着那種訓練有素,精緻完熟的作品。他們也許稱不上偉大,但足以讓人們放棄其他的道路。譬如還會有人要一個人窮困潦倒的想出一點東西,然後期待自己成為偉大的藝術家嗎?事實上這種人好像也被當代文學視為一種過去信念的結果,
如果藝術真的有一個生衰興滅的過程,那在某一個階段由於理論技法的完熟,導致人越來越追求形式與規制,似乎是一個不意外的現象。更何況現代藝術根本不覺得這是走向衰敗的象徵,他們的專業是為了探究專業新的可能,就像軍隊打仗是為了讓軍隊更強大,政府收稅為了維持政府,人們活著為了活著,這些荒謬至極的說法大家也都相信了。但是我就是期待看到那種能夠牽引某些人類普遍擁有情感的作品,我總覺得有一個核,而藝術家的目的就是要去觸碰它。但也許只是我所擁抱的藝術家或是接近的人相信這個東西而已,而另外還有好多群人,他們對於藝術有別的看法。在這一個假多元的時代,妳必須覺得這是一個最好的判斷,大家各搞各的,然後讓市場決勝負吧。
「為什麼要批評?因為批評可以導致好作品,那什麼是好作品?好作品就是足以引發(或符合)好的批評。」我也認同,這真的好危險,畢竟一般來說創作是在人生命中微乎其微的時刻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