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07 15:13:09阿古

千分之一的自己

今天把許佑生的《男婚男嫁》看完了。小說的情節前半段並不太吸引人,甚至覺得他寫的有點過份!為什麼發現自己是同性戀者就得要自殺?十三歲這個年齡依舊懵懂,有的人在這個階段還徘徊在性向上,就算真的很肯定的認為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要尋死和寫遺書。如果作者是要強調同志心理的痛苦和掙扎,那麼他寫的倒是有點牽強,而且不太能引起共鳴。

不過筆鋒一轉,寫到主角在紐約的生活,甚至寫到關於同志的婚姻前後發生的一些事,描寫得令人動容也能引發一些思考。整本書的重點也在於主角「結婚」的這件事,以及在結婚前後所引起的各種問題,有不少都值得身為同志界的朋友加以思考。

關於「結婚」。最直接的反應是甜蜜,是兩人好像可以廝守到老、走完一生的感覺。然而,現實並非如此。很多時候大家都會覺得,似乎同志間沒有長久的愛情,甚至我也有網友前一個星期跟我說交了bf,再見面時還很坦然地說他們分了,說得乾脆說得似乎愛情或兩人在一起並不是那麼神聖、那麼重要。當然,草根文化在同性戀或異性戀間都有,強調外表重視年齡或者彼此間一點小事便搞分離的都有。

「結婚」在小說中的人物「亞歷山大」的眼中,是一種異性戀的陷阱,一種唯有異性戀為優勝者的生存模式,同志若要進入此種形式則是自取其辱,不討好的份。他說的或許不完全正確,但也有那麼一番道理。形式是一種惱人的東西,然而如果兩人是真的想在一起,甚至是長久地廝守,那麼它將變得是多麼重大而且神聖!有時愛上一個人時都會情不自禁地想對全世界喊上那麼一聲「我愛你」!更何況是兩人走到了那麼堅決而且神聖的時刻,那麼就需要一個能讓兩人彼此的心靈做更莊嚴的結合,在能量上做更舒適的釋放。或許每個人的想法和做法不同。然而,如果真的談到了結婚,在台灣的傳統社會下,這一切顯得是如此窒礙難行。因為結婚,在形式上是象徵了兩個家族的結合,而非單純的兩人世界。

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和其他人的關係是何其複雜,豈是五倫所能概述?如果說就那麼簡單的五種倫理牽扯來牽扯去,我們會感到整個世界很複雜?覺得這個世界很難搞?其實,人與人的關係是要互乘的,甚至在一倫之間的關係也不是就簡單地兩人兩種地位可以解決,還忽略了兩人之間最難也最微妙的感情部份,只要是不一樣的人在感情上就不會完全相同,那麼在關係上就會更複雜了一圈,而身旁的人將會有千千百百個人與自己接觸,或許更多。那麼每增加一位,自己所要處理的關係也就更複雜了一圈。

如此複雜的人際關係對個人來說,有如一隻巨獸,而我們則生活在每日應付牠的圈子裡,唐吉訶德般地笨拙抵抗,有時偶爾小勝一局,然而大部份自己都是輸家。模式化的日子讓人不得不將自己切割成千百個自己以應付每個不同的情境。

而結婚,正是自己與這團複雜的關係做最直接而親密的搏鬥。它將情況更加複雜化,因為結婚不止要處理自己的圈圈,還得處理另一人的圈圈,甚至得處理整個社會流傳下的傳統這個更複雜的圈圈。

你能想像千分之一的自己和千分之九百九十九個自己搏鬥嗎?屬於真實的自我的部分,竟只有那麼千分之一,而其餘的都是被分割以維持整個人際關係的「自己」,結婚,則無疑地挑動起一場戰局,一場勝負懸殊的殊死戰。傳統社會下,傳統模式的遊戲,只要一男一女結婚便能賓果般地得到祝福,而同志們則得自這層層複雜的關係中做最辛苦的搏鬥,對抗整隻巨獸,甚至在對抗那千分之九百九十九個自己之餘,還得留心一下那個千分之一的自己哩!

既然兩人相處是那麼不易,那麼為何大家還要持續傷害著對方?並且在傳統社會的模式下另起一種遊戲?大家在認為同志間無長久的愛情之餘,是否真的有想過最初衷的出發點?應付那麼巨大的千分之九百九十九個自己時,是否仍能保有那麼一個真實的千分之一的自己?

愛情本身是極為單純的,只是當它碰上了「人」這個因素便使它不得不複雜化了起來。那麼,兩人最基本的單位,是否還能保持著那個原味而不變質,堅強地度過每一道關卡而不放棄,對那生命中真正屬於自己的千分之一努力,並讓身旁支持自己的祝福不止是祝福呢?


20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