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菩薩大眾,浩浩蕩蕩而來。幡花映徹,鼓樂彌空。
九品個個不顛倒
關於往生人的臨終狀況,《阿彌陀經》講得比較簡略,就兩句話:
一、臨終的時候,佛聖現前迎接;
二、命終的時候,心不顛倒,即得往生。
花開見佛悟無生...........
當您往生在阿彌陀佛淨土蓮花化生時.....是無量壽命的阿彌陀佛佛國子民了
就代表您已經不用再生死輪迴~~ 既然不用再出生也就無死了
所以花開見佛---悟無生!
《觀經》說得很詳細,分成一個個細節來說明。可以歸納為九個環節。
一、佛聖來臨。行者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菩薩大眾,浩浩蕩蕩而來。幡花映徹,鼓樂彌空。
二、侍者持花。只見觀音、勢至二大菩薩,親手端持著蓮花寶台,恭敬地侍立在阿彌陀佛身邊,親切地準備我們坐上蓮花寶台。
三、彌陀放光。這時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直照行者之身。行者被佛光照,所有業障一掃而清,心得安慰,心大歡喜,歡喜心中,嘎然命終。
四、彌陀授手。是時阿彌陀佛,與無數化佛同時舒垂寶手,召接行者。
五、接手升台。行者被佛寶手垂接,自然身心飄舉,直升蓮花寶台。
六、彌陀讚慰。阿彌陀佛親開金口,暢發倫音,與菩薩大眾共聲讚歎,說:「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七、行者歡喜。此時行者,既已見佛親自現身來迎,又見菩薩端持花台來候,又見佛光直照己身,又蒙寶手舒輝垂引,又見自身已坐蓮台,更聞佛聲親加讚慰,歡喜無量,無量歡喜,更非語言所能宣表。即於花座,低頭禮佛。
八、行者見聞。凡上種種,往生之人,親自所歷,歷歷眼見,的的耳聞,明明瞭了,更無半點恍惚迷悶。
九、隨佛往生。行者還正在蓮台上禮佛,才一抬頭,已至彌陀寶國,化生七寶池中。
九品代表一切凡夫眾生,上根、中根、下根,善人、惡人,上上品精進勇猛之輩、下下品臨終十念之機,通通包括在內。《觀經》所講的九品來迎的具體細節雖然各品之間稍有差別,但大致情形一樣,而每一個往生人從臨終之前佛來迎接,直到命終之後隨佛往生的每一個場景,都是親見親聞,歷歷分明,一點都不含糊,根本就不存在心識顛倒的事,個個都是歡喜命終。所以,我一開始就說到,我們念佛的人是歡歡喜喜死的,你看,《觀經》說的很清楚,見到阿彌陀佛來迎接我們,我們「歡喜踴躍」,「心大歡喜」,怎麼還會有顛倒的事呢?
(二)對照三經
三個時間段
在《阿彌陀經》裡邊有三個階段:一個是平時,一個是臨終,一個是命終。
平時就是「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專修念佛,這是平時;那臨終呢,臨終你就自然得到果報了,「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佛就來迎接我們了;好,佛來迎接我們之後呢,第三個階段,命終,「是人終時,心不顛倒」,是佛來迎接我們在前,我們命終心不顛倒在後,不是我們心不顛倒佛才來接我們。經文的次第很分明。
那也剛好和阿彌陀佛的第十九願完全吻合,「臨命終時,我現前接引,不然的話,我不成佛。」所以,我們每一個專修念佛的人,你都不用擔心「臨終怕我心亂啦,佛不來接啊,怕我不能往生啊……」絲毫不必擔心。
彌陀的保證
在四十八願當中有第十九願,對於願生極樂世界的人,阿彌陀佛保證說:
臨壽終時,
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
不取正覺。
「你只要願生我的極樂淨土,臨命終的時候,我就來接你,如果我不來,那我不成佛!」
阿彌陀佛有沒有成佛?
(成佛了。)
成佛了;祂成佛了,這條願有沒有實現呢?
(實現了。)
那我們如果願意去往生,祂到那個時候會不會來?祂會不會一時忘記了、失約了、不來了,會不會?祂決定會來迎接我們!
那麼,佛來迎接我們的時候,我們還會顛倒嗎?
(不會。)
我們不會顛倒,我們會自然心中住於正念。
所以,這個「心不顛倒」是阿彌陀佛誓願保證我們的,是阿彌陀佛的願力來保證我們:臨終來迎,命終之時,心不顛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