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2 10:10:17台長

樽節償債振家業

托爾斯泰青年時期改編自傳的成名作《童年 少年 青年》中,主角父親再娶的繼母有位大舅子,因他母親(也就是繼母的母親)的奢華生活敗盡家產,遂辭去原本前程看好的公職返家,打算重振家道。

重振家道的方法很簡單:縮減開支、盡力和債主協商寬鬆的還款條件、然後振興事業增加收入。大原則雖然簡單,但實際上有無數的細節要親力親為。他奮鬥了數年,終於保住了家產。過程雖然艱苦,但他仍展現著高尚的原則:不與兄弟爭執財產、不求抵賴債務等等。

同一個角色在托氏晚年的作品《魔鬼》中,又出現了一次。雖然從配角變成主角,只是這次的主題,是他雖然重振家道有成,卻因婚外情毀了自己。

許多小說家筆下的人物是從真實生活中擷取而來,不知這位角色的原始人物究竟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