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14 21:39:43台長

《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讀後感

張戎女士的第二部作品,與喬‧哈利戴合著的《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中文版,在尚未正式出版時便已發生爭議。先有書中人物胡宗南的後人,因對胡相關史事的敘述不滿,力圖阻止出版。另有如史景遷等其他歷史學者,也對本書展開批評(註)。這些風波雖然反而使這本書的名氣提高,但同時也帶來出版上的拖延。在等待過程中,我先閱讀了張氏的另一本舊作,《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

《毛》是一本歷史著作,因此有關胡家後人的反彈,若非基於提出相對的史料,我並不當一回事。但來自其他歷史學者的批評,則使我思考起這本書的品質高低、價值何在了。因為事先有這些風波,因此讀起本書時,比起平常更加注意細節問題,也試著分析起作者論述語氣、關注面向等等。

這本書基本上是搜集環繞毛澤東的相關史料,拼湊出毛澤東一生的樣貌。張氏稱在書中首次公開的史料,也包括毛的第二任妻楊開惠所寫,有關毛的手稿,以及毛澤東收受蘇聯金援的簽名收據等。但在當前的中國局勢下,仍有許多更直接、更重要的資料實在不易取得,因此必然在完整性上有所不足,這是一個不得已的缺憾。

但本書存有一個我認為最不妥當的地方。毛澤東生平所涉及的許多歷史事件,如果單獨提出的話,都可以成為一個個大小研究議題。大者如國共聯盟、蘇區發展、西安事變、中日戰爭中的共黨角色、朝鮮戰爭、反右、西藏淪陷、原子彈發展過程、文化大革命、尼克森與中美關係………….等。即使小者如瀘定橋戰役真偽、毛的漁色問題、林彪叛逃過程等,也能單獨寫成論文。而張氏以毛為主軸展開中國這一串近代史時,卻太急著給諸議題下達定論;所用到的史料,在我看來卻遠為單薄。張氏序言中有謂「要寫得通俗易懂、令人喜讀愛看」,也許便因此,寫作上由嚴謹擺向通俗的一端了。

另一個缺點是下筆常帶評論判斷,及使用意圖左右讀者觀感的字句。如『農民的根並沒有滋養出一個同情窮苦百姓的毛澤東』、『吸引毛的是野蠻暴力,是打碎既存秩序、社會結構的暴力』、『毛既不關心流芳千古,也不在乎遺臭萬年,對他死後天塌地陷也不關心』。

我想比較適當的作法,還是讓史料直接呈現出現象。如第30章中描述的長春圍城戰役,共軍使用圍堵平民出城的方式,造成國民黨守軍的糧食不足,以壓迫守將鄭國洞投降。共產黨取得長春,伴隨至少(共產黨承認的數字)十二萬居民餓斃。『饑民…….群集於敵我警戒線之中間地帶,由此餓斃者甚多』、『成群跪在哨兵面前央求放行,有的將嬰兒小孩丟下就跑』、『很多幹部戰士說:咱是為窮人打天下的,餓死這麼多人有幾個富人?有國民黨嗎?不都是窮人嗎?』等史料,比起主觀評論字句,更能呈現毛澤東被作者所評的「毫無惻隱之心」,卻「很懂得利用這一人之常情」。

另一個閱讀面向,則是哪些史料特別受張氏的注意?(客觀來說,是我特別注意到張氏作品中的哪些面向)。我分析出四個,接下來一一說明。

一、殘暴;雖然中國傳統文化中就有殘暴的成分,但毛澤東所製造的殘暴更完全脫出人性,甚至可能連今日的中國人人性也受到影響。在書中,殺人多以「萬」為單位,殺法眾多,甚至鼓勵平民(包含十多歲的小孩)動手殺人、強迫群眾觀看殺人場面,以使其習慣殘暴,也對其他人製造恐怖氣氛。張氏所引的史料,包含像「土改」時,將婦女裸身吊起,小孩爬在地上哭著舔滴下的奶水,連被迫參加鬥爭的群眾都不忍多看。像解放軍佔領西藏時,將被害藏人集中埋坑,然後要求死者家屬在屍坑旁跳舞以「慶祝消滅叛匪」。像在文革中,一群隨父母被抄家趕出北京的小孩,在北京車站中被勒令跪成一片,紅衛兵們用皮帶抽打,用滾水潑灑,車站大廳中一片慘嚎等。

除了對人民的殘暴之外,還有兩點也令筆者心寒的。1.對紅軍、黨人的殘暴。毛在鬥爭黨內「AB團」時,對許多紅軍嚴刑拷打,甚至說出刑訊是天經地義,受刑不過亂供本身就有罪這樣的話。有些才在戰場上與國民黨作戰的紅軍,一下戰場,就因政治清洗而被處死。2.對「同志」的殘暴,如在朱德的妻子被國民黨俘獲處死,把腦袋掛在長沙城上示眾之時,發動對朱德的權力鬥爭;顯見毛很清楚人性的脆弱面。

二、許多史料中,呈現出毛澤東以個人的發展,重於共產黨的整體。他在多次的暴動、軍事行動中,不惜蓄意以製造紅軍慘敗、危亡的代價,來營造個人地位爬升的契機。不但除了有見死不救之外,還有故意將政敵手下的紅軍指揮進死路的。

三、一般可能以為共產中國的成立會是農民的解放,但在許多史料的呈現中,農民只是共產黨,甚至只是毛澤東個人發展的「基質」。有些農民被鼓勵動手殺害資產階級,藉以斷去他們自己的後路,只得永遠跟著共產黨走;由這種策略來看,主角終究是共產黨,農民則是工具。農民們在革命過程中,被視為暴動的打手或砲灰、兵源、勞力、糧食生產者(若有成為敵對方糧食生產者的可能性時,則也許連命都不用留了),遠非被「解放」的對象。在共產中國成立後,他們同樣是勞力來源、兵源、做為外匯換取物的糧食的生產者。為了爭取阿爾巴尼亞的邦誼,在中國數千萬人餓死之時,毛澤東利用外匯從加拿大買小麥送給阿爾巴尼亞。阿國代表Pupo Shyti說:「在中國,我們當然看得到饑饉。可是我們要什麼中國就給什麼,我們只需要開開口。我感到很慚愧。」甚至蘇聯也曾因發現中國的飢荒,拒絕過中國的糧食出口,但中方反而強硬增加出口量(由這兩個例子,可以知道不是共產黨草菅人命,而是中國共產黨草菅人命!)。至於農民的生存福利(數據化來看,可以用勞動時數、糧食配給量、勞動死亡率等來比較;主觀性的,也有遷徙自由、醫療待遇、被允許家庭生活的方式等),甚至最基本的,糧食生產者免於餓死的權利,是不被當一回事的。在這種情況下,解放過程中及解放後,中國農民的地位,可以算是役用牲畜般的「戰略物資」而已。

四、最特別的一部份,則是也許女性史學家才會特別注意的面向:1.女性被視為革命工作用途的性資源。例如強迫婦女與蘇聯顧問、日共、緬共幹部等婚配,以為政治結盟工作服務。2.「革命」後的社會經濟,反而增加婦女的勞力負擔的質與量。3.毛澤東對其配偶之一楊開惠的遺棄、無義與見死不救,使對毛帶有強烈感情的楊開惠終於被國民黨捕殺慘死;或如對另一配偶賀子珍在「長征」逃亡中,戰陣臨產、棄子、負傷等事,表現如爬蟲般的無情,不但毫無探視、慰問等,還給予許多風涼話。張氏對此些用了頗大的篇幅做深入地、且不只一處地描寫著,顯見其十分在意。(另外中國共產黨統治下的『反美學』表現,則在《鴻》書多見,在此順提。)

比較而言,我認為在才學、著作基礎、目標設定與寫作方式等的綜合評價下,前一本舊作《鴻》,雖然尺度較小,但寫得更令我欣賞。而這本《毛》,則可視為張戎積年努力下的新嘗試。

《毛》確實無法充分解答許多近代史的議題,包括一個最重大的議題:「中國近代的悲慘災難源何?是來自中國文化的缺陷,來自一個如魔般的領導人降世,還是來自外在情勢?」這本書無法回答,因為它實際的價值不在解答這個議題,而是在於以其整理、發掘之史料,繼續構成解答的基礎!

註:相關風波以google查詢即知,此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