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26 23:44:54蘇珊

東京現場 獨家專訪大前研一─品牌與人才 將是台灣生存之道


三月三十一日,台灣的總統大選剛結束不久,大前研一在他的東京辦公室,一身便裝,接受《天下雜誌》的獨家專訪。


作者:莊素玉  出處:天下雜誌


六十五歲的大前研一早已努力研磨出自己思考的型,他的「區域國家思考理論架構」多年來在對全球重要國家研究時,無往不利,也常常能提出中肯的見解。

大前的觀點不只對國家領導有參考價值,對企業決策者及白領上班族都有啟發作用。
六月十七日他將應《天下雜誌》邀請,到台北國際會議中心演講。《天下》也將出版他的兩本中文新書,《研磨商業力》與《後五十歲的選擇》。在《研磨商業力》一書中,他鼓勵現代上班族要努力研磨出自己的型,成為新時代的燙金商界人才;《後五十歲的選擇》,更是他五十二歲由麥肯錫顧問公司退休之後,又開展出自己新人生的肺腑建言。

而在長達一個半小時的日語訪談中,大前提出了全球經濟霸權將如何轉移,小國如日本、台灣,該如何擁抱二○二○年新世紀四大經濟霸權時代的來臨……,以下是專訪摘要。

問:你曾指出韓國是pass through經濟,等於沒有產業的根。你認為台灣和韓國一樣嗎?當前的台灣內部有什麼樣的問題?
答:台灣過去雖也是pass through 經濟,但看看台灣近二十年的發展,台灣和韓國有很大的不同。譬如說,新竹的科學園區、台南的液晶園區,都有對一些零件產業著力。

其次,如台積電、聯電也掌握相當重要的基礎核心關鍵能力,這些是大陸還無法取代的。

台灣的零件、模組產業很強,由現實來看,個人電腦的零件,台灣佔有九○%的市佔率,非常的多。此外,台灣的液晶產業也很強。

我看台灣最近十五年之間,改變很大。一開始是委託生產製造,其次是委託設計製造。現在又開始打自有設計的品牌。確實一步一步向前走。這跟韓國不太一樣。

此外,台灣在生產面非常認真地生產。這應該有受到日本的影響,有相當正面的效果。然而,在中國或韓國,並沒有看到這樣的影響。他們一直在做其他能夠賺錢的新買賣。所以中國的經營者現在面臨人民幣升值的問題。或是做不動產買賣、興建大型的商業購物中心、幾乎很輕易地放棄了製造業。

韓國方面,因為政府在強勁地控管做或不做的許可證。但真正很困難製作的零件或模組或機械或產業用的機械,都仰賴日本。從而盡量去思考如何可以很簡單地賺到錢。

韓國不太追求向下深挖。所以一旦很苦,就會中止在韓國的生產,轉到中國去,在中國的生產開始變辛苦之後,就又轉到越南。

台灣一直不是這樣的狀況。我認為台灣的目標或產業基盤與日本比較相近。台灣從日本學習很多。目標方向與日本比較接近。

台灣以前是pass through經濟,現在則不是pass through經濟。日本的產業界非得依賴台灣的零件或模組不可,在日本也無法產生像鴻海這樣的公司。

所以我認為台灣與韓國十分不同。我對台灣有加分、肯定的評價。

給台灣產業的建議:要加強品牌、設計與美感

問:你對今後的台灣政府或產業,有什麼建議?
答:我認為台灣企業今後要加強設計,也就是日語所謂的「感覺」,英語所謂的「sense」,要有sense,設計要美,然後也要重視內在。

我所說的這些,大家都知道。但是自己的部屬或台灣企業家本身願意付出很大的鬥志的這樣的公司很少。所以台灣還沒有出現很想擁有自有品牌的企業。宏碁(acer)花錢去買捷威(Gateway)品牌,成為歐洲第一大的品牌。我記得二十年前我就跟施振榮說過,要打品牌,要走很長很長的路。

台灣的企業在走品牌,不是走得很順。BenQ也想打自己的品牌,卻遭遇到很大的失敗。併購西門子的手機品牌,之後又快速把它賣掉。也許台灣的經營者沒有真正理解品牌的重要性。

要做一個品牌也許至少要花二十年。台灣的財經人士一旦投資下去,都希望五年就可以回收。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認為要做品牌,像BenQ那樣,對顧客來說沒有什麼意義。也許應該是讓顧客使用你的產品五年、十年,很自然地你的品牌就會出現在顧客的心裡。

像這樣的目標是要在企業哲學中來執行,今後台灣的企業界人士必須再度考慮經營自己企業的哲學是什麼。

問:可否請你詳述企業主為何要有經營哲學?在經營品牌期間,有什麼事情是應該做的?

答:首先是品牌的名字要仔細的考量。譬如說過去日本在打品牌時,遭遇極大的失敗。譬如「東京芝浦電氣」這樣的名字無法在世界中成為品牌名,後來改名為「東芝」。

「松下電器」在日本叫做「National」。在美國,叫「National」不成品牌,是個形容詞,無法登記。但在日本,「National」是個品牌。為了這個品牌,松下電器過得很辛苦。
再譬如說,當年「SONY」是「東京通信工業」。創辦人盛田昭夫指出這個名字會很難賣,必須改成四個字、非常明亮的品牌名才可。當時電晶體收音機的「音」與sonic(音波音速)相通,所以就叫做「SONY」。

為了打響「SONY」品牌,盛田昭夫當時做了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東京通信工業改名為SONY;第二件事情就是不替SONY以外的品牌代工。這兩件事情持續至今已經有五十年。

選擇品牌之路是一條寂寞的路。會有很久的時間無法大量銷售,但要做品牌,要有承諾,也要甘於寂寞。即使沒有銷售量,今年、明年錢不來,也必須一直持續下去。就是這樣。

問:打品牌也許需要財力吧?
答:是這樣。但是當年SONY也沒有財力,但是有哲學理念。我認為與其說財力,不如說哲學理念是第一重要的。

不能說因為沒有財力就不打品牌。也許當時的日本有日本武士道精神──武士即使沒有飯吃,卻悠然剔著牙,裝做吃飽了的樣子。

也就是說,當你決心要打品牌時,你就必須非得忍耐不可。不要一直只想要賺錢,熬久了之後,就好了。

所謂的品牌,就是美感、設計力及售後服務。在這三個領域好好投資。也就是營收的二五%非得放在市場上。

台灣人並沒有把營收的二五%都放在行銷市場的想法。幾乎都沒有這樣的概念。日本企業把它在美國的營收的二五%金額放在市場行銷方面。長期間把四分之一營收放在市場行銷中。現在在美國進出的日本企業,九五%都是在美國市場賺的。

韓國企業也到美國去,但是像現代汽車,只去美國一段時間就撤退了。結果買了現代汽車的美國顧客因為無法得到售後服務而深受困擾。車子買了,經銷商也不見了,服務也沒有了,很多顧客討厭現代汽車這兩點。因此像這樣要做不做,很難得到顧客的信賴。

反觀日本企業即使成功了之後,還是有二五%的收入會回到市場當中。有的投入服務網、有的花費在廣告宣傳、人才養成、或產品測試上面。

下個十年的世界經濟:歐盟、美、中、印四分天下

問:你認為今後十年,亞洲經濟會有什麼樣的發展?
答:我認為今後十五年、二十年,關鍵年在二○二○年。

二○二○年是什麼樣的一年?是俄國總統普丁連任到期。

普丁現在五十五歲。現在的俄國總統麥維德夫會做四年任期,之後,目前依俄國憲法無法三連任總統的普丁,在麥維德夫任期滿後將可能再度角逐總統,續做兩個四年共八年,麥維德夫的四年任期加上普丁的八年任期共十二年。也就是二○二○年。到二○二○年,我認為歐盟(EU)是世界最大的國家。

因為能源,歐盟將把俄羅斯納入版圖。到時候因著俄羅斯的加入,歐盟會擴大、也會展開新方向。

俄羅斯加入後,歐盟成最大的軍事國家,同時歐元也成為世界最大的貨幣。是美國經濟體的兩倍大。屆時,美國不再是世界第一經濟大國;歐盟會變成世界第一大國,美國第二,第三是中國,第四是印度。歐盟變成世界第一大經濟圈。日本則由現在的世界第二大國轉弱為世界第五大國。

也就是說在四大強國環繞之下,小國家如同日本、台灣非得思考出小國家的生存之道。

我認為普丁會在他任期的最後四年,自己將發動讓歐盟邀請俄國加入歐盟。這件事應該會在未來十二年內發生。

台灣的經濟界及企業人似乎沒有在想自己十二年後的姿態?我沒有看到台灣的財經界人士有在想十二年後的事情。

當然目前台灣的經濟人跟中國合作得很好。但中國的經濟勢力領域也不過是世界的二五%,剩下的七五%呢?中國以外,世界上還有許多的國家。跟這些國家,你要如何跟他們相處或做生意?是值得好好深思的。

問:那麼日本和台灣現在要做些什麼準備呢?
答:就是人才的準備。不管發生什麼事,一定要有在當時代能夠引導事件發生的領導人才不可。我們必須培養這樣的人才。只要有這樣的人才,必然能夠在未來的世界活躍。

現在北歐也在研磨這種不管到世界哪個角落去,都能施展領導力的人才。也就是說不是製造、開工廠。而是由國家來培養人才,是國家對未來世代最大的貢獻。

有人才就什麼都可以做。沒有人才,投資再多也沒有用。

中國與台灣的未來:中國要重新思考二十一世紀的國家概念

問:馬總統即將上任,你對今後的中台關係有何展望?
答:我認為不會有什麼改變。到目前為止,陳水扁政權,雖說對大陸採取非常對立的關係。台灣的企業在中國大活躍。特別是出口產業,由中國出口的前四十大出口產業,有十四家是台灣的企業。

台灣的企業為何現在這麼強?基本上它是掌握了成功的關鍵。台灣的企業掌握了溝通能力,母語是北京話,英語說得好的人又很多,也有相當多的人會說日語。

在世界中尋找能夠同時運用日語、英語、中國話,大概只有台灣人可以。這是現在世界當中,事業成功的關鍵。

所以說,台灣壓倒性地變強,不會不可思議。

北京應做一個盟邦領導者

中國身為一個國家,要重新思索如何能吻合二十一世紀的國家概念。他們的國家概念是十九世紀的國家概念。簡要來說,nation state的定義就是一個國家。但是從歐盟的角度來看,國家的定義就是擁有軍隊、憲法、通行的貨幣,有實際的國境,在這當中有統治機構等要素。

在歐盟慢慢會變成超國家的現況下,中國還在採取十九世紀的國家定義,已經花了五十年的時間要征服西藏。即使是「中國的一部份」這樣的概念,在世界是不通用的。還不如保持現狀的西藏、保持現狀的蒙古、保持現狀的新疆唯吾爾。所謂的中國本身,必須思考中國這個國家究竟是什麼?

我很久以前就說過中國是否要像英國commonwealth,成就一個中華聯邦(commonwealth 中華),還是要像歐盟概念一樣,產生出一個新的聯邦概念,產生像「歐盟型」的新國家概念。依照約定,中國也是一個聯邦。我認為一旦有個中國聯邦,北京就可以扮演一個領導者的角色。就如同大英聯邦的領導者是英國一樣。

中國如果能夠推出二十一世紀嶄新的國家概念,實際上,會受到世界的歡迎。周邊的國家或地域,也會很歡迎,北京將會因而成為一個做得很好的盟邦領導者。 (莊素玉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