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廣論》缺少總相智
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一) 第 004集~由 正禮老師開示:《廣論》缺少總相智
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一) 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我們這一系列的節目。上一集我們介紹到《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面,它缺很多東西,並不是如他們所宣稱的,好像什麼都有。三士道函蓋了所有東西,它什麼都有,然後它把道次第好像講得很清楚,其實沒有,因為它連四不壞淨都沒有。
我們也舉例了《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面有提到:有一個樸窮瓦大善知識主張在惡趣裡面有流轉跟還滅,表示惡趣眾生可以修還滅法。如果這樣子,那就不需要當人了,可是不符合事實啊!所以從這裡就可以知道,其實他們是缺乏滅諦,他們沒有滅諦,沒有四聖諦裡面滅諦的智慧,所以說他們沒有一個真正斷我見的。因為他們連佛法是在談論生命的結構都不知道。我們來看看達賴喇嘛丹增嘉措在他的《覺燈日光》裡面,對於《菩提道次第廣論》那段在提到樸窮瓦大善知識的內容,提到惡趣也可以有流轉跟還滅。其實丹增嘉措在他的《覺燈日光》裡面,完全沒有任何的註解,沒有任何的解釋。我們來看看臺灣有一位日常法師,他對於這一段,他有他的解釋,我們來看一下:
【所以因為你曉得,原來前面的因感後面的果是這樣的,如果你想到怕惡趣的話,那麼這是單是下士類。哦,說這樣要做壞事啊——墮落,所以你要做好事,那麼這是下士。結果發現,儘管做了善事還是流轉,不行!那麼要跳出,就是中士。】(《菩提道次第廣論》講稿 日常法師)
這位法師就這樣來描述所謂的做善事繼續流轉,所謂的知道這個事情是墮落就把它跳出去,那就是中士。好,那請問:「如何跳?怎麼跳出去?」可是他裡面完全沒有提到啊!顯然這位法師他也根本不懂什麼叫作滅諦嘛!他也完全不懂什麼叫作還滅法,所以他連惡趣不可能有還滅,惡趣中不可能有滅諦的事情都不知道。所以顯然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所有的學法者,統統都不知道這件事情,因為連宗喀巴都不知道,丹增嘉措不敢評論,他也都沒有講,然後這位法師講了,可是他只知道要跳出去,可是怎麼樣跳呢?他也不知道。而且他也不知道惡趣中不可能有還滅的,所以他也沒有把道理真實地講出來,所以顯然他們是沒有滅諦的。
他們更沒有道諦,如果各位詳細去閱讀《菩提道次第廣論》,它的四聖諦裡面,滅諦沒有,道諦更沒有,因為所謂的八正道的內涵,提都沒有提,那為什麼提都沒有提呢?因為他們不知道所謂的大乘的見道或是小乘的見道,或者是辟支佛的見道,全部是因為他要見到能夠出離生死的道諦。如果只知道苦、知道集,能夠宣說什麼如何滅滅滅,如何是滅?可是他不遵守道諦,不遵守道聖諦的內涵,去如實實踐做一個好人、做一個遵守規矩、做一個正直的人,那這樣子他就沒有見道可言啊!所以真正的見道,他一定是遵守 佛陀的教誨,他在社會上一定是一個正直的人,因為能夠是正直不欺瞞,所以他能夠解脫。如果他不是個正直的人,他心性卑劣、說謊,那他不可能獲得解脫的,因為他沒有見道。因為所謂的見道,一定是要見到八正道裡面的所有內涵,而去遵守、去實踐才叫作見道。好,既然他沒有滅諦跟道諦,所以顯然他們不可能獲得任何的解脫,也不可能有任何的菩提的實證,所以他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其實連菩提都沒有。
那我們看看它還缺少了色界跟無色界法,因為它沒有除五蓋的方法。我們來看看《菩提道次第廣論》卷2裡面,在下士道裡面它這樣說:
【故行坐時,應從五蓋,淨修其心,令不唐捐,如前已說。此與護根正知三中,皆具修時修後二法,此中所說,是修後者。眠睡現行是修後事,故此莫令空無果。】
他在下士道裡面有提到除五蓋,可是它只有名相;可是它提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它說睡眠現行是修後事,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為什麼修後的時候,修行的時候最後他會睡眠現行?可是如果懂得《密宗道次第廣論》的人,一定不覺得奇怪,所以他們也不詳細解釋這句話,為什麼睡眠現行是修後事呢?很簡單,因為他們在做男女雙身之後,淫欲到了極盛的時候,最後要休息,所以他們的境界一定是中斷的。可是真正斷我見,真正實證任何菩提分法,一定是不中斷的,因為所謂的斷我見,是對治到意根;意根即使在睡眠之中照樣不斷,所以實證斷我見是沒有停止的。可是在密宗的這種修行裡面,它卻是會中斷。你看,他的睡眠現行是修後事,因為男女雙身法之後,男女疲累了,不能再修行了,所以當然睡眠現起要睡覺了;所以他們如何能夠除去五蓋呢?那就不可能了。因為真正的禪定者,有初禪者他是遠離睡眠。如果他真的想要不睡眠,他是可不睡眠;可是因為色身的限制,他會需要休息,可是他的休息絕對不是修行後所產生睡眠的現行,因為修行後是產生輕安、產生愉快的,心情是平靜的。睡眠只是一種規律,維持色身健康的一種規律,不是修行之後所產生的一種現行。所以睡眠現行是修後事,這裡面大有文章,所以他們缺乏真正除五蓋的方法。
在丹增嘉措的《覺燈日光》裡面他這樣說:
【初有作意相,具何相狀能令自他了知是為已得作意,謂由獲得如是作意,則得色地所攝少分定心,身心輕安心一境性,有力能修粗靜相道,或諦相道淨治煩惱,內暫持心身心輕安疾疾生起。欲等五蓋多不現行,從定起時亦有少分身心輕安隨順而轉。】
比如說在《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6裡面,它有這樣的論文。丹增嘉措對於剛剛的那個論文,我們說的下士道說「睡眠現行是修後事」,丹增嘉措沒有任何的解釋,其他人也都沒有任何的解釋,因為裡面大有文章。在上士道裡面《菩提道次第廣論》竟然說「欲等五蓋多不現行」,可是真正知道如何修色界定的人,一定知道是五蓋全部不現行,才能夠發起初禪的。而不是有一些部分的欲,或是瞋、或是掉悔、掉散、或是少部分的睡眠,或是說疑不現行,不是這樣子的。要五蓋全部不現行,才能夠獲得初禪。所以色界定是如此獲得的,所以顯然他們不懂這個,所以他們才說「欲等五蓋多不現行」,而不是皆不現行。由此可知,他們不能瞭解其中的關鍵,而且它也很奇怪,它在下士道跟上士道提到「修五蓋的事」,可是中士道聲聞、緣覺,反而一個字都沒有提到。可是修除五蓋這件事情,對於中士道而說它更是重要,所以他們的道次第也是極為混亂的。
好,那我們來看看《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面,它們也缺乏輪迴的本體,我們來看看《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面卷24,到最後它要談論到如何實修,能夠實證大乘的根本無分別智,他們是怎麼修的。我們來看看這段內容:
【「由如是修覺修未久,然觀時間日時速逝,是攝心相。若覺久修觀時未度,是未攝心,攝持心時煩惱輕微,自覺一生似無睡眠,次能一座經上午等。爾時生定能具四相:一無分別,謂住定時,雖息出入皆不覺知,息及尋思至極微細;二明了……三澄淨……四微細……如是隨順無分別智,然若觀待無分別智,則此自性仍是分別,說名顛倒。辨中邊論云:隨順為顛倒。」如辨中邊論,說諸異生修習空性,其最善者,亦當立為隨順顛倒,故雖未生所餘眾相,若修前說無謬正見,是名修習無我之義。若未能修決擇無謬正見之義,縱有四相不能立為修諸了義,是故是否修如所有義,如前所說。】
這裡宗喀巴就提到:如果修打坐,然後修到對於出入息沒有注意到了,已經忘掉了,這樣子就叫作無分別,然後說這樣子就叫作獲得無分別智。可是我們知道打坐的時候,即使沒有注意到呼吸,不察覺身邊的境界,那個只是意識的一種忽略現實的狀態,可是意識照樣存在;可是他們就認為說,這樣就叫作證得無分別智。所以從這裡就可以知道,他們不知道所謂證得無分別智,所謂證得根本無分別智,是證得第八識如來藏,而不是證得對於出入息的不覺察,所以從這裡就可以知道,他們根本沒有任何修證的內涵。如果要坐到不察覺出入息,就叫作證得無分別智,那這樣太簡單了!很多人修學無相拜佛,很容易就忘掉了,不觀察這個,因為融入憶佛念裡面不覺察呼吸,乃至我們平常很多人,也不覺察自己呼吸啊!那這樣也都是證得無分別智囉!所以他以證得不覺察出入息來說他證得無分別,那這樣太簡單啦!每個人平常都不注意,那每個人都證得無分別智了。所以從這裡就可以知道,他們沒有證得流轉生死的本體的這種智慧,因為流轉生死的本體叫如來藏,是第八識,也叫阿賴耶識,證得這樣的非心心、無心相心,才是真正證得根本無分別智。
然後他接著說:
【在這裡面要區別,譬如說:《辨中邊論》裡面就提到說,如果隨順這樣子無分別心,還是有分別啦!所以這種隨順叫作顛倒。】
他也知道這叫顛倒。可是顛倒中他卻肯定說,這樣子去實證前面所說的種種所謂的格魯派跟自續派,也就是說應成派跟自續派的種種的論諍裡面,能夠隨順應成派的這種斷我見的那種見解,他就證得無我了。所以要證得那樣的無我的正見之後,然後再加上能夠打坐,修到不覺察出入息,這樣就是證得了無我,而且還說是了義的;可是從這裡就可以知道,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面,談到應成派跟自續派的論諍,其實兩個都錯!因為在密宗裡面的四大派——紅、黃、花、白,其實統統都一樣,沒有一個正確,所以他們都是用錯誤的知見互相在辯論而已。可是辯論到最後用什麼決定呢?最後就用武力決定,所以後來格魯派以軍隊戰勝了藏王之後,他就統治了整個西藏。所以他們根本不是在用智慧來度人,而最後都是用政治的手段,乃至用軍隊殺人來解決這種紛爭。所以在藏傳佛教裡面有一個覺囊派,它是有實證如來藏的,可是最後也被達賴五世用軍隊給它消滅掉了。所以真正的藏傳佛教覺囊派已經消滅掉了,所以藏傳佛教現在沒有真正的佛法了。
好,那我們來看看,他們除了缺少生命流轉的本體之外,他還缺少了總相智,什麼是總相智呢?我們來看看:
【第二特學金剛乘法。如是善修顯密共道,其後無疑當入密咒,以彼密道較諸餘法最為希貴,速能圓滿二資糧故。】(《菩提道次第廣論》卷24)
這我們曾經說過,可是這個就可以證明說,他認為持密咒,還有修密道是究竟的。可是我們看看《阿含經》裡面不是這樣說,《阿含經》怎麼說呢:
【舍利弗白佛言:「我於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心中所念,我不能知;佛總相法我則能知:如來為我說法,轉高轉妙,說黑、白法,緣、無緣法,照、無照法。」】(《長阿含經》卷12)
在《長阿含經》,舍利弗就說:諸佛的智慧太深妙,而且越講越妙、越講越高,所以那些詳細的內容我不能了知,可是我一定可以了知諸佛的總相智,因為佛法有總相啊!什麼樣的總相?舍利弗就舉有所謂的黑、白法,有黑法——就是流轉法,有白法——因為它是還滅。可是還滅到最後剩什麼呢?不可能是斷滅。最後還滅完之後,是有如來藏,所以眾生有如來藏,祂是我們生死流轉的彼岸。那有所謂的緣「無緣法」,因為因緣法就是緣法,可是有一個法不是因緣法,所以叫作無緣法;因為祂不是因緣所生的,因為祂本來存在的,祂不是生滅法。那有所謂的照、無照法,照就是了知,能夠了知境界的,那就是照法。因為我們的七轉識覺知心,統統能照境界,所以就叫照法。可是有一個無照法,因為那叫如來藏,因為祂不了知六塵,因為祂是不生滅的;所以法界裡面就是有兩種法,有兩類法,一類叫作生滅法,五陰、十八界、十二處,乃至十二因緣一切法,這一些統統叫作是生滅法。可是還有另外一類法就叫如來藏;如來藏數量無量無邊,每一個眾生都有如來藏,可是眾生無量無邊,所以如來藏也是無量無邊,所以法界中就只有這兩類法,而這兩類法的分類,就叫作總相智。所以聲聞人解脫,是證得生滅法的總相,而且願意把它全部滅盡,最後單獨剩下不生滅的如來藏,所以稱為入無餘涅槃。菩薩是實證了不生滅法,同時也知道生滅法是什麼樣的總相,所以菩薩是同時證得生滅跟不生滅的總相,所以同時獲得兩種總相智,而函蓋了聲聞解脫的生滅的總相智,所以法界裡面就這兩種總相智。
那我們要請問:密咒是音聲,是要唱唸、唱誦,它也是生滅啊!沒有生滅的音聲如何是咒呢?所以顯然密咒墮入黑法、它墮入緣法、它也墮入照法,所以他們沒有白法,他們沒有無緣法,他們也沒有無照法。那密道所修的男女雙身法,那一樣是黑法、那一樣是緣法、一樣是照法,要了知男女中的淫欲之樂,所以那個統統都是屬於黑法,屬於緣法、屬於照法,所以他們就是缺少了所謂的白法,所謂的無緣法,乃至所謂無照法的總相。所以我們可以說: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面,乃至他們所註解的所有的這些內涵,包括丹增嘉措,或者是說所謂的台灣的日常法師,他們統統都不了知有一個別相,有另外一個不生滅的總相需要證的。所以說在這兩個法之外,還有第三種法嗎?顯然沒有,所以他們也缺乏了總相智。
好,因為時間的關係,所以我們這集就跟各位介紹到這邊。歡迎各位繼續收看後面親教師的介紹。
阿彌陀佛!
上一篇:(轉載)《廣論》缺少什麼?
下一篇:(轉載)真藏傳佛教--覺囊派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