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1 00:28:52菩提

(轉載)何謂涅槃第一義樂

引用來自於: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4/3516-a14_111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二) 第 111集~由  正德老師開示:何謂涅槃第一義樂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今天要說的單元是:「何謂涅槃第一義樂?」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中說到,菩薩發了願,要:【以無量方便拔濟一切苦海眾生,令住涅槃第一義樂。】(《大乘起信論》)要度眾生,使能住於涅槃第一義樂中,表示必須度眾生證悟涅槃的本際如來藏,因此才能夠生起般若德、解脫德與法身德;現觀如來藏就是世間與出世間諸法的根源,無有一法能夠超越如來藏。雖然還在生死中修菩薩道,但完成菩薩道所有修學的期間,必須經歷的分段生死,直到最後成佛,都不會離開現前實證的如來藏。所以能夠住於解脫的法樂中而安隱下來,這就是涅槃第一義樂。

      為何涅槃第一義樂一定要證悟如來藏才能夠獲得呢?首先來探討什麼是第一義?《華嚴經》中又是怎麼說第一義的:【文殊師利言:「善男子!最勝第一義,是菩薩住處;何以故?善男子!最勝第一義不生、不滅、不失、不壞、不來、不去,如此語言,既非言境,言說不及,不能記別,非是戲論思度所知;本無言說,體性寂靜,唯諸聖者自內所證。」】(《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8)經中說第一義,指的是不生不滅、不會失去、不會毀壞的法,是所有言說都不能到達的,而這個法更不是意識所能思惟忖度的。這個法本來就離開種種言說,而不與六塵相應,體性寂靜,是菩薩自內所證後,轉依而安住的最殊勝的解脫智慧處。

      但是到底第一義指的又是什麼法呢?《央掘魔羅經》中說:【若實若諦者,所謂如來藏:第一義常身,佛不思議身,第一不變易,恒身亦復然。】(《央掘魔羅經》卷2)經中說的是,若要說真實不虛,若要說萬法根源的真實義理,那就是如來藏了。如來藏是不生不滅、永不失壞的常住法身,是佛不思議自性法身,是一切法的第一因,永不變易,真如佛性是如來藏恆常不變的功能法性。依據經中所說的,第一義指的就是如來藏。如來藏本體雖然本無言說、體性寂靜,但卻是一切法功能差別的本體,所以稱為法身。因為是一切法的第一因,而永不變易,也就是如來藏含藏一切法種,而成為一切法出生現行的第一因,這個角色永遠不會改變。

      換句話說,三界中的一切法,沒有任何一法可以超越如來藏,因為如果沒有如來藏這個第一因,一切法就不可能出生在三界中現行。如來藏本體不生不滅,但是卻含藏一切法的種子,能藉緣出生萬法,而仍然維持本體不失壞,仍然維持本體的真實與如如,及清淨無染的體性。因此,如來藏就是一切法的本母,就是支持一切法生住異滅的真實法相。所以說諸法實相,指的就是如來藏。

      而涅槃指的又是什麼法呢?有生有死是無常法,是本無今有、有生必定壞滅的法。所以有生有滅的無常法它不能稱為常住法,也永遠不可能成為常住法,所以就不能稱為真實法。因此,生滅無常不真實的法被稱為生死法,而不生不滅常住的真實法就稱為涅槃。因此經中說「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失不壞」,就是在說涅槃;解脫生死的繫縛了,就稱為涅槃。而二乘人修解脫道,斷我見、斷我執解脫於三界的生死,已不再有五蘊於三界受生死,而方便說證涅槃。事實上,真正的涅槃指的是如來藏獨存,不再出生五蘊之任何一法於三界現行,稱為無餘涅槃。為何說不再於三界受生死是方便說為證涅槃,而不是真正的涅槃呢?假如僅僅不再於三界受生死,本身就是涅槃,那麼涅槃就等同於五蘊的斷滅相了;也就是說,斷滅即是涅槃了。為什麼呢?五蘊是本無今有、有生必死的法;若純粹從現象界五蘊的起滅來看,就是斷滅的法。因為不是從過去世來的,也不能延續到未來世,只有一段的生死期間存在而已,這就是斷滅相了。如果斷滅相就是涅槃,那麼人死了就等於涅槃,又何必修證解脫道來證涅槃呢?而倘若斷滅就是涅槃,佛法早就被諸多外道所破斥與譏笑了,佛陀也度不了在外道中聲望很高的迦葉三兄弟。所以斷滅的理論,是不可能讓所有想要修解脫道的人信受的。因此說真正的涅槃,指的是如來藏獨存,不再出生下一世的五蘊法在三界中現行,這才是修證解脫道所能到達的涅槃功德。而如來藏本體本來不生不死、不失不壞、不來不去,如來藏本體就是涅槃。因此經中說最勝第一義是證悟如來藏的菩薩住處,指的就是菩薩證悟自心如來藏不退以後,轉依成功了,就能夠以般若智慧安住於如來藏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涅槃說的就是如來藏的不生不死、不失不壞、不來不去的體性。

      接下來繼續探討如來藏到底是什麼?《入楞伽經》中 佛說:【大慧!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斷絕身俱生故,離無常過、離於我過,自性清淨;餘七識者:心、意、意識等念念不住是生滅法。】(《入楞伽經》卷7)經中說,阿梨耶識就是如來藏。「阿梨耶」是梵文直翻的漢字,有翻阿梨耶識或者阿賴耶識的,兩者的翻譯指的是同一個。從經文中明白的語句可以知道,阿賴耶識就是如來藏。如來藏既然叫作識,必然是屬於心才有識這個名稱;而且這個心,是與無明的七個識共同在一起。七個識指的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及末那識。第七識末那識又稱為意根,因為是意識生起的所依根,所以第七識又稱為意根。七個識都是由如來藏心所出生,從來沒有離開過如來藏,就好像海中的波浪是由海所生,而未曾離開過海一樣。如來藏心阿賴耶識遠離無常的過失,遠離反觀自我、覺知自我,生起我見我執的過失,有能生諸法的清淨自性。

      佛陀特別點出來說,眼等七個識都屬於生滅法。很明顯的,阿賴耶識與七個識是完全不相同的。佛陀在這裡告訴我們:如來藏阿賴耶識出生七轉識,而與七轉識共同和合運轉,七轉識是念念不住的生滅法,但是如來藏阿賴耶識卻是常住法,是不生不滅的法。所以說,阿賴耶識心體本身就是如來藏,就是涅槃的本體;而只有如來藏阿賴耶識,是本來就具足了涅槃的體性的。阿賴耶識既然就是如來藏,那麼證得阿賴耶識的所在,就是證得如來藏的所在了。開悟證悟般若指的一定是證如來藏阿賴耶識,除了證知阿賴耶識以外,其餘的都不是開悟證般若了。因為就算能夠打坐到意識的一念不生,或者坐忘而入未到地定,乃至入於初禪,或者到達四禪的禪定境界,都屬於念念不住的生滅法七轉識的範圍,都不是證悟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所以不屬於開悟證般若。

      馬鳴菩薩說,菩薩發了願,要以無量方便拔濟一切苦海眾生,令住涅槃第一義樂。那麼發願的菩薩一定要先開悟,親證自己的如來藏阿賴耶識,能夠以所證般若智慧,現前觀察如來藏的涅槃體性。而五蘊自身雖然還處於生死階段,但是現前觀察五蘊自身,如同海浪未曾離開過大海一般的未曾離開過如來藏,五蘊就在如來藏法海中,就在如來藏涅槃體中,從此轉依止如來藏第一義而不畏懼生死,這就是證悟如來藏,不退轉菩薩的涅槃第一義樂。這樣實證如來藏,獲得涅槃第一義樂的菩薩,如論文中所說的發了這樣的願:【願令我心離諸顛倒,斷諸分別,親近一切諸佛菩薩,頂禮供養恭敬讚歎,聽聞正法如說修行,盡未來際無有休息,以無量方便拔濟一切苦海眾生,令住涅槃第一義樂。】(《大乘起信論》卷2)

      馬鳴菩薩說,發了願,要以無量方便拔濟一切苦海眾生,令住涅槃第一義樂,該怎麼作呢?《起信論》論文說:【作是願已,於一切時,隨己堪能,修行自利利他之行;行住坐臥常勤觀察:應作、不應作。是名修觀。】(《大乘起信論》卷2)論文中 馬鳴菩薩說,已經實證般若獲得涅槃第一義樂的菩薩發了大願以後,要在一切可用的時間中,衡量自己所能承辦的能力,要修學同時也要去作,這叫作修行;若只是修學而沒有去作,就不能叫修行。要修行的是自利利他的事業,從菩薩道五十二階位的次第來說,就是在十行位、十迴向位的階段,一定是要經歷過七住位的實證如來藏,然後發起般若實相智慧,能安住於涅槃第一義樂的菩薩發了這個大悲願以後,才是 馬鳴菩薩此處所說能修自利利他的菩薩。這樣的菩薩所要修學而能獲得自利的部分,當然是在般若實相智上,能早日通達別相智,以便能夠具備大乘見道所應當完成的真見道與相見道的修證;進而通達真如,能夠依止無生法忍智慧,發起聖性進入初地,地地增上修證,圓滿佛菩提所必須的菩薩道。但是這個自利的部分,卻必須從以無量方便拔濟一切苦海眾生,令住涅槃第一義樂的利他菩薩行中獲得。

      行者要認知到,眾生之所以在生死苦海中不能解脫,都是因為被無明所遮障,而貪愛三界中的五蘊。所有的心思都是在受用五蘊上著墨,在受用五蘊中多方寶愛那虛妄不實的五蘊我,使得我見更加堅固難壞,而增長累劫所熏習的我執煩惱。所以菩薩要以無量方便拔濟一切苦海眾生,必定不會運用增長我見與我執的法,當作方便而說要利益眾生;所說的法必定能夠讓眾生漸漸趣入斷我見除我執;所修的法門必定與斷我見,除我執的理路相契合;所能到達的功德必定是斷我見,乃至除我執的解脫,這才是真正利益眾生,往趣涅槃第一義樂的見修行果方便。行者從正確的知見建立與熏習,進而依照知見的內容進行修學、調整、轉變,這個過程必定於煩惱有所降伏與斷除;在世間的生活中所造作的身口意行,一定不會犯五戒、十善戒,乃至菩薩戒。行者心裡非常清楚,佛教所有的果證都是相對於捨掉我見,捨掉貪瞋癡,捨掉我執、我所執,才能說有解脫果,乃至菩薩果可證。對佛法見修行果的藍圖了然於心,必定決定不疑,從頭到尾完全契合 佛陀八聖道的正法教;此時會更加地感念這位發了大悲願,在艱難的末法時代救度眾生,安住於涅槃第一義樂的菩薩,否則將難以值遇 佛陀的了義正法。

      如同 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中教導菩薩們:【云何聖教?謂授以歸依,制立學處,施設說聽,建立師徒。施論、戒論、生天之論,訶欲愛味,示欲過失。顯說雜染及清淨法,教導出離及與遠離,稱讚功德,乃至廣說無量無邊清淨品法。】(《瑜伽師地論》卷13)彌勒菩薩論中所說,由善知識傳授三歸依,制立所應學習的佛戒內容,建立說法之師與隨學者的關係,那麼這是第一要務。而施論、戒論、生天之論,這是不能或缺的前方便,讓眾生能夠先捨離欲界我的貪愛,能布施、持戒,造作生欲界天的善業;然後再告訴他,欲界男女淫欲愛著是不清淨的法,那是綁住於欲界生死最粗重的煩惱,要能夠真正地解脫於欲界,得要遠離男女欲愛的繫縛;還要顯說雜染及清淨法,教導如何出離雜染法,而如何證得清淨法。雜染法與清淨法都得要明顯地解說指陳,不能以隱晦的方式讓人搞不清楚,或者將雜染煩惱包裝成神聖的法門。就像喇嘛教所修的雙身法,明明就是欲愛煩惱的產物,他們卻強調說,藉貪道為方便,能即身成佛,將男根女根包裝成方便與智慧,或者包裝成金剛杵與蓮華;將男女交合的汙穢物,包裝成能清淨煩惱的甘露等等;將雜染隱晦暗喻,而稱讚淫欲有功德,使得無辜的隨學者永遠無法出離雜染法,永遠無法實證清淨法。因此說,喇嘛教根本不是佛教,連施論、戒論、生天之論的人天善法都談不上,更別說能有實證解脫的聖教了。

      彌勒菩薩所說的聖教,要先以人天善法引導學人出離雜染法,能實證清淨法,要稱讚解脫的功德,例如斷我見的功德,出離異生性不再受生於三惡道的功德,證初禪解脫於欲界的功德,斷盡我執煩惱的現行,解脫生死輪迴的功德等等。廣說解脫道清淨法乃是方便法,要實證本來自性清淨的第一義涅槃,再轉進修學佛菩提道,才是最究竟的清淨法。所以從 彌勒菩薩的開示中得知,以無量方便拔濟一切苦海眾生的法門,一定是與解脫我見我執有關。而 馬鳴菩薩說,在行住坐臥常勤觀察:應作、不應作。也等於像 彌勒菩薩所說的,在一切行住坐臥常常勤加觀察:應作的是給予眾生的方便,要能讓眾生出離、遠離沉淪在我見相應的種種欲愛煩惱繫縛。菩薩所要增長的法,也同樣的要能讓自己出離、遠離沉淪在我見相應的欲愛煩惱繫縛才對。若相反的增長了欲愛雜染法,那都是不應作的。但是喇嘛教格魯派宗喀巴所寫的《密宗道次第廣論》中,卻號稱他們的金剛乘有最為祕密的方便善巧,比起老實修六度波羅蜜的顯教大乘佛法更為殊勝,說他們的祕密法:【以達無自性慧引發法身相同,修天瑜伽引發色身總相同故。是故一切名金剛乘,唯是一乘。】(《密宗道次第廣論》卷2)這裡說,一切四大教派的密續,所要引發的所謂無自性慧是相同的;觀修本尊男女雙身交合,修天瑜伽引發所謂的空色是相同的,一切都叫作金剛乘,而只有這一乘,沒有別的外於修雙身法、觀修本尊的法門了。換句話說,藏密四大教派都有這種祕密法,被稱為仁波切、法王、活佛的,都必定是在祕密法有實際修練,並且完成天瑜伽的標準。在修練期間,若有哪一派的喇嘛被指控性侵女信徒時,就有專人出面,說他們沒有修雙身法,或者說那位喇嘛是假冒的,但都僅是危機處理的應對模式,說謊搪塞想要隱藏而已。

      例如2016年3月,有一位曾經是索甲仁波切在法國的貼身翻譯,接受記者訪問說到:「索甲(Ripga)的組織在巴黎以非常高價聘請專業『危機應變代理』,針對我們的問題,訓練幾個對外發言人,包括我自己在內,專門回應有關性騷擾、財政弊端的指控。我們被指導不要針對問題回答,只要不斷重複述說一些選定的關鍵語句;同時要盡量引述達賴喇嘛,作為精神支援。」喇嘛中最高證量的仁波切都還要繼續找女信徒修雙身法,他們貪道金剛乘的應作項目,必定是修雙身法;不應作的項目,就是不能停止修雙身法,否則怎麼會出現需要專業機構處理性侵事件,為他們進行危機應變呢?然後把同樣在雙身法天瑜伽有最高證量的達賴喇嘛推出來,不就是擺明的說,會產生性侵或斂財,喇嘛教的法王達賴喇嘛得要負起最大的責任,不是嗎?

      回頭來說,宗喀巴所說的無自性慧,指的就是認取五蘊法的分別覺知與受用,主張那都是意識細心空性的功能,是無自性的。倘若能夠引發男女雙身交合淫觸之樂到達最高潮,當時不須語言文字,在專注領受樂觸的心,就稱為引發了意識細心及空性現前,說那是證得法身、獲得無自性慧了,虛妄的想像那時的意識心與大乘法所證的如來藏法身是相同的。這些內容完全不符合佛法中涅槃第一義的定義,因為這裡講的境界,既不是所謂涅槃的不生不死,也不是第一義的所謂一切法的第一因。所以可以想像的,宗喀巴他們在這裡所說的所謂無自性慧,完全是在意識境界裡面自己虛妄想像的內容,所以說,要獲得涅槃第一義樂,只有在佛法中才有。

      那今天就說到這裡了,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