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9 22:49:24菩提

(轉載)三歸五戒始修學(七)

引用來自於: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263-a10_075

菩薩正行(二)第75集~由 正潔老師開示:三歸五戒始修學(七)
菩薩正行(二)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在接下來的單元,我們就要進入:如何以不堅身易於堅身、以不堅財易於堅財、以不堅命易於堅命?

在要依於《優婆塞戒經》而要來簡單地作為《優婆塞戒經講記》的導言之前,我會勸請菩薩們,您無妨去翻閱一下三藏經典裡面的由玄奘大師所翻譯的《本事經》。《本事經》裡面有講到:【云何為三?一者、應以不堅之財,貿易堅財。二者、應以不堅之身,貿易堅身。三者、應以不堅之命,貿易堅命。】(《本事經》卷七)而依於玄奘大師所翻譯的這一部《本事經》的話,因為經文繁多,我們時間有限,我們簡單的就自己把它作一個總括綱要。在《本事經》當中玄奘大師所翻譯的這個經文,佛所說的:「云何應以不堅之財來貿易堅財?」就是要如法地去勤作布施,要以世間財來換取修學佛菩提道所需要的一些法財,也就是菩提道上所需要的福德資糧。「云何應以不堅之身貿易堅身呢?」簡單來講就是要持守五戒,善持五戒保住人身。依於人身是道器,依於這個道器——五蘊身心、五根身,能夠有五蘊的運轉、運行,有五識、有六識的現前,而能夠慢慢地去修學正法,去求證我們的法身如來藏;以這個法身裡面種子的清淨,以後成佛之後的話,您就有報身、有化身;這個報身、化身依於不生不滅而且已經是清淨的無垢識,是佛地的法身,而說我們是以不堅之身來貿易堅固法身。而在《本事經》的話,以下說的經文其實簡單來說,總結就是說:在優婆塞的階段,您要嚴守五戒。「云何應以不堅之命貿易堅命?」簡單來說,《本事經》當中的經文可以總結成幾個字,就是告訴我們要修學四諦——就是苦集滅道四聖諦的道理。《本事經》的部分說完,請菩薩們自己有空,自己就去查閱、去思惟一下。

我們還是回到《優婆塞戒經》的範圍,承續我們上一單元所說的:【若人能觀欲界無常,乃至非想非非想處皆悉無常,以是因緣,不求三惡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如是觀已,見三不堅。】(《優婆塞戒經》卷六)也就是看到不管三界當中的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些輪迴當中有情的五蘊身心全部都是無常,所以既不貪愛人間的色身,不貪愛人間的女相男相,不貪愛人間依色身而有的我所。依於我見而建立—依意識我而建立—色身為我,有我見、有身見。依意識執取色身為我;色身所擁有的—依色身擁有的—我的身體、我的家、財產、我的身體健康、我的財產、我的父母、我的兄弟姊妹、我的親情、我的友情、我的名聲、我的地位、我的事業成就;這些種種的欲界的五蘊無常法,你都不會再去有貪愛,因為皆在知見上都已經很確定它是生滅無常,對無常法硬要它留下來常住不滅,那必定是落於求不得苦。我們知道苦有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蘊熾盛;我們眼前最主要注意的就是求不得苦,因為一切法—蘊處界法—皆是生滅無常,無常之法它就是無常,它永遠不可能常,你要它常住不變,那就是在自討苦吃。這個無常,之所以求不得,是因為它無常;之所以無常,因為五蘊熾盛,因為五蘊本身就是流轉之法。

回來我們剛剛所說的經文,依於這樣子的一個見解,對於三界,不只是欲界的諸法不求,色界的諸法不求,不會像外道一樣以定為禪,乃至於非想非非想也知道那是錯誤的知見;就如同鬱頭藍弗,雖然證得非想非非想定,終究因於這樣的惡誓願,雖然目前還在無色界有八萬大劫的壽命,終究在八萬大劫的天壽結束之後,他會下墮人間成為有翅的飛狸,傷害無數的物命——羽族、水族、鳥類、魚類、蝦類,而終究在飛狸那一世身,從畜生道那一世的性命結束之後,以不堅之身更換更差、更惡劣的地獄的不堅之身。

底下來講,剛剛講的是以不堅身要來易於堅身,以不堅身要易於堅身的話,剛剛所說的是程序上面所說的話,底下的才是真正的要想說經文裡面所說的「以不堅身易於堅身」。那我們比照剛剛引用的《本事經》的道理,我們把它簡單地縮減成幾個字,就是要「施戒保人身」,那是為了要為求證法身。經文是說「要禮拜供養、要來迎去送」,對於善知識、對於功德田、對於報恩田——父母、師長、三寶,要能夠作到這樣的禮拜供養、來迎去送,有恭敬心。在布施的時候要「自手施與」,這在我們講到布施度的時候,就會講到:要至心施,要信心施,要親手也就是親自的手、自己的手——自手施,要有及時施——就是要符合於時節因緣別人需要的時候布施,乃至你所布施之物是如法求得之物——是如法求物施。「親執福事」,就是這些布施、這些福德這一些事業都是要自己來造作。因為自己的造作,於布施來說,施者所受的福跟施主所受的福,其他的親教師在其他單元都講過,我們這裡節省時間就是簡單帶過去。

簡單來說要以不堅身易於堅身,我們就必須要以布施、要以持戒。三歸五戒之後,要小心謹守戒律,不只是消極的不造惡,還要積極的行善——行身口意業善。最主要的對於三寶、對於父母、對於師長—對於功德田、報恩田—你要勤於布施,而且是親手的去布施;這樣子的話,慢慢的依福德,你的性障會慢慢地去消除,消除性障之後,心性轉變之後,要再修定、修慧就更容易了。這樣子定、慧乃至性障的消除,都能夠讓我們這個法身佛—如來藏—裡面的種子,能夠慢慢地轉染污為清淨,這也就是向於求證明心的時候證得法身來邁進。雖然說證得初地菩薩才有資格說證得一分的法身,無妨我們現在簡單的這樣的演說。

第二個、「以不堅財易於堅財,能自食用亦以布施,能夠供給病瘦行路之人,能夠供養沙門、婆羅門等貧窮下賤,這叫作以不堅財易於堅財。」這經文很簡單!那也請菩薩們要記得,要去翻閱、深思平實導師的《優婆塞戒經講記》,我們就在這裡不多作解釋,只簡單的把它縮成:「廣施世財,以增益法財。」

「以不堅命易於堅命」,換句話說,經文說了:「修於六念、慈悲喜捨,證四真諦;能夠善能觀察生老病死,能夠明信善惡業之果報;定知恩愛當有別離。」底下經文,時間的關係我們就省略。簡單來說,我們就用八個字來濃縮這一段,就是所謂的生命無常,三界有情生命皆是無常。願以這樣無常的有情,輪迴當中的生滅無常當中,依於這樣子的五蘊身心,依於這個《優婆塞戒經》這樣子守戒、布施,然後行善的一些福德功德,希望求得自己的慧命早日出生。那這個其實「修於六念、慈悲喜捨,證四真諦」,《優婆塞戒經》此處的經文,就完全符合我們剛剛沿用的玄奘大師所翻譯的《本事經》所說的「證四諦」,就是要證—如實地實證—四聖諦:知苦、斷集、證滅、修道。當然之前所需要具備的這一些的條件:「善能觀察生老病死,明信善惡業之果報。」就是我們一直講的要深信輪迴,才願意成為三寶弟子。後面的還要「定知恩愛當有別離,一切眾生不得自在」,這其實在前面幾個單元的演說,都已經有提到了,時間的關係我們就不作再進一步的演說,這一個部分我們就先演說到這裡。

接下來的延續《優婆塞戒經》的,我們要講底下的經文。底下的經文這一大段,我們把它濃縮成一個標題,叫作「成就三戒」。換句話說,藉由以上我們諸多的講說了這些單元,我們如實地勤修、努力地去修行,就能夠慢慢地證得我們這個系列—由末學所演說的這個系列—的第一集第一個單元所說的「證得五果」。菩薩們應該還記得,五果是哪五果?無作果、報果、餘果、作果乃至最後的解脫果。就是由於之前的這樣的修行,這個經文到這裡告訴我們,就能夠成就三戒;這個三戒不是三歸五戒的三戒,這裡的三戒,後面的經文會提到。我們就先把經文簡單唸一次,菩薩們再來聽聞之後,再找時間仔細地思惟。經文說:【善男子!若得人身,多饒財物,兼得自在,先應供養父母、師長、和上、耆舊、持法之人,供給遠至、初行之人疾病所須;言則柔軟多有慚愧,不偏信敬有德一人;見有賢聖持戒多聞,能以舍宅、飲食、臥具、衣服、病藥而供養之;深言僧中多有功德:修集向道、得須陀洹果,乃至能修向阿羅漢、得阿羅漢果,修金剛三昧,電光三昧。觀如是已,平等奉施。】(《優婆塞戒經》卷六)底下的話,很多!那我們直接就跳到這個單元的標題。就是說,這樣的一直持續地修行下去以後,如法修行、如法而住、如法而修之後,終究我們會證得三種戒;佛在這一段經文的後面,祂說了這三種戒的名稱就叫作「戒戒、定戒、無漏戒」。

那戒戒跟定戒跟無漏戒,不同的翻譯——不同的經論裡面的不同翻譯,「戒戒」,其實就是我們一般講所謂的律儀戒、取相戒。包括在家跟出家七眾弟子:出家包括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乃至正學女——就是式叉摩那、式叉摩那尼,在家包括優婆塞、優婆夷——所謂的居士男、居士女;這一些取相戒的律儀戒,都叫作戒戒。如果我們菩薩優婆塞依於三歸五戒,繼續不斷地修學這樣的善行,所謂的四種修,所謂的如法住,了知何謂如法住、四念住,乃至了知剛剛所說的,要持續不斷地以目前的、眼前的不堅固的這樣子世俗的身命財,來換取堅固的法身慧命法財;終究你慢慢地依這個有戒戒之後,三歸五戒的戒戒之後,優婆塞戒之後,你的定力一定會慢慢地生起。

雖然這裡的「定戒」,指的不是一般的,譬如來說,不是說你「無相念佛我能夠學會了」就叫作能夠有定戒了。嚴格來講的定義,這個定戒是指以禪定為戒;換句話說,你至少要證得色界的未到地定。未到地定,我們方便已經把它講為色界的境界了。那你要堅固一點,你當然要證得所謂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才能有這個禪戒或是禪定戒。在《瑜伽師地論》有把它講成,如果是依這樣的禪定而來修學,來規範自己的身口意行,也是規範自己在行住坐臥當中的四威儀,依這樣的禪定為戒律,而在行住坐臥四威儀當中,符合一個菩薩該有的行儀,這叫作律儀,所以有時候會有「禪定律儀」這個名相。最後一個「無漏戒」,無漏當然是要證得三乘菩提;換句話說,你至少是依於有未到地定來斷我見的。那未到地定斷我見的道理,之前講過,我們這裡就省略不說。您至少要有這個斷我見,就是聲聞的斷我見,乃至大乘的斷我見的功德,才說你有這個無漏戒。

那菩薩們!如果您稍微腦筋一轉就知道了,戒戒是我們之前就已經講到了,可是定戒跟無漏戒,其實就是五果當中的什麼?已經相應一分的,從無作果、從報果、從餘果乃至作果,從作而慢慢地熏習成就,乃至這一世、後後世都不用再有新的一個身口意行的作意、造作;譬如說不用再受菩薩戒、不用再重新受五戒,或說在受戒之前,你就自然遵循往世的心性的習慣性,自然有惡就不作,乃至更進一步更精進的話,善法都還會能夠作;而又作這樣的一個果報,能夠如實不斷地一生又一世的精進,這也是作果,之前也跟菩薩們講過;而這樣一個作果,終究會讓你不斷地在菩提道上增進,不管是福德或智慧的資糧,都會讓你慢慢地一定能夠證得禪定,有了所謂的定共戒,會證得無漏果,所謂的四證淨至少具足了須陀洹初果人斷我見、斷身見這樣子的一個所謂的定共戒跟所謂的道共戒。這是 佛在《優婆塞戒經》這裡,所講說的這個五果的道理。

回到這個三戒,我們是把三戒已經先講完了,可是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還是要稍微把這一段經文所說的,我們再簡單地把它帶過去。總結來講,這一段就是說:人身難得已得了,善友難值已值遇了,那您要先具足在世俗法上的福德資糧,你要能夠在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所謂的這樣子的人乘、天乘的法上繼續不斷的努力;同時,當然也有在修持這個三乘菩提的福德、智慧資糧,乃至定力資糧;因於這樣子的話,你的戒力慢慢生起之後,在這一邊你的四證淨一定會慢慢成就。因為你「深言僧中多有功德」,你能夠修集向道,能夠慢慢的要趣向於得須陀洹果,乃至知道說三寶弟子當中,有人能夠修向阿羅漢之法,有人能夠得阿羅漢之果。三寶弟子能,我們身為優婆塞、優婆夷當然也能,因為現前就有這樣一個善知識在眼前;乃至我們是大乘菩提的弟子,我們能夠依於這樣子的一個斷我見的功德,終究能夠修得金剛三昧,還有電光三昧。這裡經文所說的「電光三昧、金剛三昧」,我們叫作「一念慧相應」,猶如電光——閃電光,猶如那個石中火——兩石相觸打出來引火那個燧火——石燧之火,那是一念相間就相應了這個金剛三昧——金剛心。能夠知道信受有輪迴,信受輪迴是苦,願意信受三寶是真實脫離輪迴之因,信受三寶所制的戒是要如實修行的,這樣子的遵循的一個方向,然後依這樣慢慢地、不斷地、努力地培植福德資糧,終究能夠在依於大乘法而能夠證得金剛三昧、電光三昧。依於這樣子的一個作意、這樣子的一個發願,能夠「平等奉施」,如是施已,自然就得了無量諸福。其餘的部分,就請菩薩們回去觀看、查閱一下平實導師的《優婆塞戒經講記》在第七輯裡面所提到的這一段,特別是戒戒、定戒、無漏戒這一部分的一個解說,深細勝妙的解說。

那我們再說下去的話,《優婆塞戒經》的經文就已經是又到另外一品,這一品已經又叫作〈尸波羅蜜品〉。經文我們先簡單唸一下,善生言(善生菩薩又跟世尊發問了):【善生言:「世尊!云何菩薩趣向菩提,其心堅固?」】佛世尊就回答:【善男子!菩薩堅固具足四法:一者受大苦時終不捨離如法之行;二者得大自在,常修忍辱;三者身處貧窮,常樂施與;四者盛壯之年常樂出家。若有菩薩具足四法,趣向菩提其心堅固。】具足如是四法的菩薩會:【復作是念:「是菩提道初根本地,名之為戒。如是戒者,亦名初地,亦名導地,亦名平地,亦名等地,亦名慈地,亦名悲地,亦名佛跡,亦名一切功德根本,亦名福田。」以是因緣,智者應當受持不毀。】(《優婆塞戒經》卷六)這個單元,重點當然就是在於菩薩必須要具足、要堅固四個法。

換句話說:第一個、當我們因為過去的福德不具足,而這一世有受大苦難的時候,我們絕對不能捨離如法之行。這也是之前經文有提過了,不能為了要顧惜自己的身命,而在客塵煩惱上去造作惡行,去虧損眾生、虧損自己的道業。所以即使受大苦時也不會自怨自艾,能夠深細的知道也信受「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能夠改往修來,眼前繼續努力的修學相應佛菩提道的善法,因為「欲知來世果,今生(眼前)作者是」。

除了這個之外,如果反過來講,你得大自在的時候,還能夠修忍辱。你是一個大富大貴之人,你是一個董事長,可是你不以富貴為憍、為慢,你遠離七種憍、七種慢;遠離相應這一個外我所這一些物質色法的七種憍,遠離心性上的七種慢,包括那一些慢、過慢、慢過慢、增上慢、卑慢,還有這些邪慢,乃至最重要的我慢,你都遠離。對於眾生的不如理的對待,你能夠常修忍辱;既然三界諸法都是無常之法,我去跟眾生爭執這一些,那未免把菩薩拉低下來了,那對自己佛道的修行也沒有助益。

第三個、身處貧窮,常樂施與。一樣的,如果這一世的福德因緣造成這一世的話沒有能夠出生在一個富貴的家庭;可是一樣的,依於前面第一點受大苦時,雖然這時候貧窮不算是大苦,可是也知道貧窮是由於過去世沒有勤於布施、沒有廣植福田,沒有遇到大善知識、大福田;依於這樣的了知,而願意能夠常樂施與、平等施與。那如果是手頭資糧有限,那就深自知道必須要經常供佛,以佛為無上福田,以善知識為其次的福田;能夠這樣子作,下一世自然就不會再缺乏菩提道上的資糧。

第四個、盛壯之年常樂出家。這一點比較困難!不過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把它換一個角度來想,這裡的出家未必是指剃髮著染衣才叫作出家,這裡的出家是樂於出三界家。換句話說,您或許不是出家眾,您不是比丘、比丘尼,乃至您未要出家沙彌、沙彌尼,您不是式叉摩那;可是依前面我們幾個單元所說的,您深知世間法、三界法都不是久住常安之法,雖然這一世有福德、有因緣,乃至這一世或許即使是貧窮,可是能夠趁著自己年紀還輕的時候,這一世還有比較長遠的時間能夠修行,能夠培植此世乃至後世、後後世的福德智慧四種修進一步的修習的時候,那你就經常要常處於雖然不能剃髮著染衣披袈裟,可是時時樂於在根塵觸的當下住在四念處,分別簡擇何謂如法而住、何謂不如法而住,慢慢地勤於四種修,常常樂於即使身未出家,心卻樂於出家。佛在這裡所說的道理,大致上是如是。深細的部分,一樣提醒菩薩們要回去參閱一下平實導師的《優婆塞戒經講記》第七輯相關的部分。

時間的關係,這一集我們先演說到這裡。

祝願各位菩薩們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