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6 16:49:35菩提

(轉載)何謂天魔丶陰魔丶煩惱魔?

引用來自於: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9/2101-a09_028

學佛釋疑(二)第28集~由 正德老師開示:何謂天魔、陰魔、煩惱魔
學佛釋疑(二)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今天我們要來探討的題目是,有人問:何謂天魔、陰魔、煩惱魔?那麼對於在世間,隨順於苦樂追求五欲,而不知生死苦者而言,本身他就是處於天魔、陰魔與煩惱魔的掌控中,因此並不知道有天魔、陰魔與煩惱魔的存在。

就好像蘇東坡講過一句話:「不見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那麼人是在廬山裡面,當然就沒辦法看到廬山整個面目。如果說你是處於天魔、陰魔、煩惱魔中,就不會察覺說有這所謂的天魔、陰魔、煩惱魔的存在。又好像說孔子曾經說過:「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個意思也是一樣,如果處在天魔、陰魔、煩惱魔中,不會察覺有所謂的香、臭存在。這個簡單的譬喻知道以後,我們接下來就要來告訴大家說:那到底魔指的是什麼呢?魔的意思就是因為受到過度沉溺於五欲的影響,使得這個修行者,他因此就退捨了能引生能出離生死的善法欲。他本來是有生起善法欲,他要出離生死、要修解脫道,可是因為過度沉溺在五欲──財、色、名、食、睡中,所以說不能成就趣向解脫,乃至說不能成就解脫的善法;往那個方向去也沒辦法去,或者說繼續走,來成就解脫的善法。譬如說:斷我見、薄貪瞋癡,到三果四果解脫道的修證,那些障礙就稱為魔。

這魔事大概有哪些呢?有幾類呢?我們也略為大家舉例說明一下。第一類 以欲界而言,男女欲愛的煩惱就是魔事了。對修行者而言,他主要的目的就是要離開三界。離開三界的這種生死之苦,首要就是要有能力離開欲界,欲界的障礙就是男女欲愛;所以說如果修行者,他隨著女色而轉,就退捨了所安住的斷我見與斷我執的正知見。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就不能發起初禪,因為初禪的境界,它是屬於色界天的境界。你從欲界天,要能夠到達色界天的境界,你當然要能夠有能力來捨離欲界的境界。欲界的境界,最大的障礙就是男女欲愛;如果說隨著女色而轉,剛好就是遮障他,不能離開欲界的境界,當然就是不能發起初禪了。如果說他是要往解脫道的方向去的,他也一定不能斷我見,因為這個貪欲過重,他貪欲本身是在五蘊上受用;既然是隨著女色而轉,當然一定要在五蘊上受用。如果說斷我見是要去否認五蘊本身它的這個受用的真實性,對於五蘊的受用上,知道它是虛妄不實的,可是他在建立這個知見的時候,又隨著女色而轉,又墮入五蘊的受用上這種貪愛,當然就會退捨於解脫道的修證,這是第一種類別。

第二種類別就是於三寶──佛、法、僧三寶,或者於三世因果,或者於苦、集、滅、道四聖諦有疑。在這些法有疑的情況之下,就會退捨於善根的修集,退捨於菩薩六度的修學。我們知道說善根之首就是信根,如果說於佛、法、三寶有疑,可是卻是只聽信上師的話;只聽上師的話,那麼同時呢,這個時候就會不信因果。因為上師本身,他如果不是以三寶為尊崇,而是把上師本身推在三寶之上,認為上師是高於三寶的,表示他是沒有在依循三寶所傳授的法教在修學的。因為沒有任何一位佛弟子,他敢說他是超越三寶的;任何一位佛弟子都是遵從佛、法、僧三寶,在 佛陀所教導的法教中,遵循能夠真實依照 佛陀的法教修學實證的僧寶來修學的。所以如果說認為上師超越了佛、法、僧三寶,上師最尊貴,上師的法是超越於佛的,這種情況之下,他就會毀損他的信根,這樣就會不信因果;對於三世本身的因果,也完全會沒有辦法信受經裡面、佛陀裡面的教導。這個時候就會容易去接受戒禁取見的這種約束以及威脅,同時不能脫離。對於苦、集、滅、道的法有疑,他不知道五蘊的有就是苦。他被誤導了說,要把五蘊當作就是佛身,當然就是對苦、集、滅、道有疑啊!在這種情況之下,就會退捨於善根的修集,就沒有因緣來熏習 佛陀的第一義諦的了義正法的正知正見;這個樣子當然就沒有辦法,正確的修學菩薩六度。因為菩薩的六度,最重要是要知道說,菩薩的修學,最重要要從菩薩道開始,最後才能成就佛道。菩薩一定要經歷所謂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甚至於乃至十度的修學;要經歷所謂:信位、住位、行位、迴向位,次第修上去。如果說對佛、法、僧三寶等等有疑的話,他就會退捨於善根,以及真正菩薩道六度的修學了。

第三點,我們說魔事是哪一些呢?就是關於出家眾本身,如果說出家眾特別貪愛利養、貪愛恭敬、貪愛名聲稱譽,那麼就會去為了追求利養、恭敬、稱譽而不知道滿足。在這種情況之下,就會引生許多的忿恨、覆惱以及狡詐,就會出現這些煩惱。當出生了這些煩惱以後,就會退失了出家所應該對治的煩惱。出家所應該對治的煩惱,就是首要是斷我見。為何而出家?就是想要求解脫。解脫的首要就是斷我見,就是要薄貪瞋癡,就是不能像世俗人一樣,在五欲中永遠繫著、永遠被繫縛。如果說為了追求利養、恭敬、稱譽,就會退失出家所應對治的煩惱;同時就會退失,出家所應莊嚴的解脫的事務。出家所應莊嚴的解脫事務,就是應當要修學八聖道、三十七道品。在這種追求利養、恭敬、稱譽,不能滿足的情況之下,當然就屬於魔事了。以上我們是列舉說這是受到陰魔、天魔、煩惱魔的掌控,而退失了趣向解脫的善法欲的幾類。

接下來我們要來為大家說:什麼是陰魔?陰魔就是五陰,五陰的魔障。有情本身他是由五陰組合而成,就是指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簡稱為五陰。那五陰為何是魔呢?因為有情的五陰,在三界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這樣子生死不能止息,這生死之苦就不能止息。所以如果說,是寶愛五陰中的意識心自我,然後我執煩惱又堅固難壞,這種情況之下又錯誤的認取說,這個五陰是清淨的,是自性法身的佛體;這種情況之下當然就是,讓這個五陰的未來世的生,沒有辦法止息下來;既然未來世生不能止息下來,當然生死之苦就不能止息。所以每一世的五陰,就是因為寶愛這個五陰,而造作了生死業而有,這種情況之下就稱為是魔事。

魔事是障礙什麼?障礙解脫於三界的生死。這個五陰一定要在三界中出生,出生又是來自於造作了三界中的生死業而有的,所以稱為陰魔。那麼五陰對於錯誤認知可是卻想要求解脫者而言,它就是魔障。因為五陰它是生死法所依之體,有生有死的法就是五陰。我們前面有為大家說過:出生五陰的法本身是不生不死的法,可是被出生的五陰,它是有生有死的,所以生死法所依的就是這個五陰。如果將生死法中的五陰,這個意識心,把祂錯認說祂就是常住不滅的,就會使得這樣的修行者,退捨於修學說,要怎樣來認知五陰是虛妄的這種正知見。因為五陰裡面的內容函蓋了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識陰就函蓋了意識心。如果說把意識心,當作祂是常住不滅的,就不能認為五陰就是虛妄的;而把五陰中的某一法,當作是常住不滅的,這樣的話就是會退捨於修學五陰虛妄的正知見,以及說會退捨於趣向解脫的斷我見善法。因為真正的世間的善法,我們說在世間中求福報的這個善法,它不是真正的善法;而真正的善法是屬於第一義諦的善法,就是趣向解脫的,能夠與第一義諦相應的,就是善法。所以斷我見本身就是脫離生死苦的首要,所以解脫道的善法首要,就是斷我見。如果說不能正確的認知什麼是我見的話,那麼就會變成著墨於五陰中的識陰,這樣就是退失於斷我見的善法。把這個要觀察五陰虛妄,才能夠破壞陰魔。所以我們知道,什麼是五陰魔以後,就要知道如何來脫離五陰魔。如果是你想要有一天你也能夠來修學真正的解脫於生死之苦的法的時候,就要來認識這一點。

那麼什麼是煩惱魔呢?煩惱魔指的就是說,能感召未來世五陰生死的煩惱。這些煩惱都會使得有情造作的身、口、意業,這些身、口、意業,都是跟這些煩惱相應;這些身、口、意業,會造成未來世的生死,所以這些煩惱,就是屬於煩腦魔所含攝。譬如說對五陰自我的貪愛,對五陰自我的貪愛,它就會在五陰所相應的財、色、名、食、睡受用上面去追求,那麼就不能棄捨於對五陰的虛妄性的認知;也就是說,你對五陰虛妄性的認知,你不能去建立,你就不能棄捨於說這個五陰它不是真實的;你不能棄捨於說對五陰的寶愛,所以對於財、色、名、食、睡五欲,我所的貪愛,也就不能去斷除。對於財、色、名、食、睡這個追求本身,是屬於五陰所擁有的,那也就是稱為我所的貪愛;對於眷屬、事業、名聞利養的我所的貪愛,本身也是因為五陰而有,因為五陰而有對於眷屬以及事業名聞利養的追求,同時有對於色界境界、無色界境界等等定境的貪愛,這個也是未來世五陰生死的煩惱。因為五陰的生死,不是只有在欲界,色界的生死、無色界的生死都是屬於三界的生死。所以假如說,對於能夠感召未來世的五陰生死的煩惱,不管是在欲界的煩惱,或者是說是屬於出生在色界的,或者是屬於出生在無色界的,它都是繫屬於三界的貪愛煩惱。因為這個貪愛煩惱會感召未來世的五陰在三界受生,這個部分是屬於三界的貪愛煩惱魔所攝。

另外一類的煩惱魔是什麼呢?就是說對於三世五陰之所從來,不能了知。這個部分是屬於不能了知三界生死的愚癡無明煩惱魔。除了前面所說的,這個三界的貪愛煩惱也是煩惱魔所攝以外,還有一種就是愚癡。也就是說對於三世中的五陰,到底是為何而來?為什麼會有這個五陰不能知道。是上帝創造的嗎?是自然而有的嗎?是純粹父母所生的嗎?如果說只是落在這些所知的話,那就是不能如實了知。不能如實了知說,這個五陰是因為有過去世,所造生死業的因,所以才有這ㄧ世的五陰。而這個五陰,不是因為業本身就能夠出生,ㄧ定要有一個本際——入胎識,自己的這個不生不滅的這個本識——如來藏,才有辦法藉因藉緣來出生五陰。所以不能了知的情況之下,這個叫作愚癡無明煩惱魔。

除了前面的三界的貪愛煩惱魔,以及這個愚癡煩惱魔以外,還有一種也是煩惱魔所攝,就是對於六塵本身違逆不順的境界生起厭惡,但是不能安忍。也就是說對於六塵境界,喜歡自己的境界中,喜歡的就是樂受的部分,對於違逆的苦受的部分不能忍;然後或者說,對於佛法清淨解脫的義理與世俗是相違背的不能安忍。因為佛法清淨解脫,它是要修無我法的、要斷我見的,不能在五蘊的我與我所上去著墨貪愛的,這個就是與世俗相違背的。但是對於這樣的真正的清淨解脫法不能安忍的這種情況之下,來輕賤佛門中的修行人,這個就是屬於導致三界生死的瞋恚煩惱魔。

也就是說,這三種煩惱魔有函蓋了,就是會導致三界生死,它都是由煩惱魔所攝,就是三界愛的貪愛以及愚癡以及瞋恚的煩惱。三界中的貪瞋與無明煩惱,所造作出來的身、口、意業,它都會感召未來世的五陰果報的。縱然說是修定到天界,修定,或者是持戒,或者是修布施,到天界裡面去享天福;或者是修了禪定以後,能夠實際證得初禪以上的證量,到了色界天去享有較長的壽量;或者說有能力修了四空定,生到無色界,非想非非想天,有八萬大劫的壽量,都是屬於三界中,生死輪迴的苦所含攝。也就是有生有死就有苦,所以這一些都是障礙能夠脫離生死苦的這個部分,就屬於魔。

如果不能了知說,只要在三界中有生死,那就是苦,不能這樣的來正確認知。而所造的身、口、意業都是繫縛在三界生死苦中的,這些相應的煩惱,那就是煩惱魔。所以如果說打坐修定,要讓意識心住於一念不生的境界,這樣子正是我們所說的無明煩惱所攝,這個就是煩惱魔。如果說不能正確認知的話,就會不知道有煩惱魔的存在。如果不能了知說,意識心祂是屬於生死法所攝,祂是五陰中所含攝的(識蘊所含攝的ㄧ法),要在一念不生中的境界,讓祂長時安住,認為這樣子就是解脫,那麼這正是無明。所以說煩惱魔的內容,是屬於前面所說的。

那什麼是天魔呢?天魔的部分是:對於精勤修學這種殊勝的解脫善品的修行者,他想要超越了陰魔、煩惱魔、死魔這三種魔障時,會有生在欲界第六天的他化自在天的天主,稱為天魔波旬——他能夠在欲界裡面得大自在,這個天魔波旬他發現到,有人想要修學解脫道或者修學禪定,脫離這個欲界了以後,他就會作出障礙,來發起種種的擾亂事業,這個我們稱為天魔。

他所作的種種擾亂事業,最明顯的就是男女欲愛,因為對於這個修禪定者而言,他要能夠發起初禪,就是ㄧ定要自己能夠脫離欲界男女欲愛的繫縛,所以男女欲愛是一個障礙。如果自己不能徹底的除掉這個欲愛心的話,那麼天魔波旬發現到有人在修初禪,有人快要證得初禪的時候,知道這個人就會脫離欲界,脫離他的掌控,他就會來發起種種擾亂事業,他就會在境界中以男女欲愛,來擾亂這個修禪定人的心。

或者說有人要修解脫道,他是以智慧修解脫道的,他斷我見,甚至於到最後發起初禪,然後要證得三果,這個時候也會受天魔波旬來以男女欲愛來擾亂。或者說修佛菩提道的菩薩,他也是一樣,在七住位斷我見,斷我見證得實相心如來藏以後,如果往無生法忍上次第修,當他在要發起初禪的時候,也仍然會受到天魔波旬所擾亂。

什麼樣的人才能感知陰魔、煩惱魔、天魔呢?因為我們前面有說過,如果是都在生死煩惱中的人,永遠是沒有辦法察覺陰魔、煩惱魔、天魔的存在的。只有真正進入佛法中,以八識論如來藏正法建立正知正見,而且真實的如法修行的修行者,才會察覺到有五陰魔、煩惱魔以及天魔的存在。

以這種情況之下,他要怎麼對治呢?修行者以無常、苦、空、無我的解脫智慧,或者說般若實相的智慧,來對治消除魔的干擾與障礙。對於消除五陰魔而言,就要能觀察,以正知正見建立以後來觀察:五陰本身是虛妄不實的,五陰是無常、是苦、是空的,它是沒有真實我的。這樣的智慧就能對治五陰魔。對於煩惱魔呢?就來觀察一切法,都是沒有真實自性的,這個意識心相應的這些煩惱,都是因緣所生;同時要知道說,能夠出生這些法的如來藏心,祂也沒有這些煩惱的現象。所以以這樣的般若實相智慧,來對治消除煩惱魔。同時要知道說,涅槃寂淨的本際就是如來藏,就能消除天魔。

這個是我們為大家解說的,所謂陰魔、煩惱魔、天魔的內容,今天就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