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具足因智、時智、相智
菩薩正行第43集~由 正禮老師開示:具足因智、時智、相智
菩薩正行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上一集我們說到「如來具足因智、時智還有相智」,什麼是相智呢?相智是說:在我們的世間跟出世間裡面——一切法裡面,它都有它的法相,就是任何法一定有它的法相,因為有法相才令人覺察。這個法相它的內涵是如何?它具有哪一些內涵?那也都屬於一切法的法相。如來祂就是對於這一些內涵,祂都能夠具足了知。就像我們前面所解說的:佛陀——也就是 如來,能夠在一念間破除智障與解脫障。可是什麼是破除智障的法相呢?什麼是破除解脫障的法相呢?那個就是菩薩所證,那也是屬於一切的法相,然而這個內涵是菩薩才能了知,是諸佛才能夠具足了知;乃至聲聞人或者是緣覺人他們所實證的解脫智的法相的內涵,佛陀也都能夠具足了知而沒有任何的遺漏。而菩薩也可以了知少分,如果證量具足時,他也能夠了知聲聞、緣覺他們所實證的法相,所以相智的具足,就是說只有如來祂才能夠真正具足這個相智。因為 佛陀祂才能夠對一切法的法相能夠具足了知,乃至所有究竟成佛時的佛地的智慧功德,那也只是諸佛才能夠了知,等覺菩薩跟妙覺菩薩,都還不能完全究竟了知;所以說只有如來才能夠說祂具足了相智,諸地的菩薩還不能說他具足相智,只能說他也有實證部分的因智。所謂的時智還有相智還不能具足,具足因智、時智與相智,只有如來才 能夠獲得這樣的智慧功德。而且佛陀祂是無有覆藏,沒有覆藏也是一件佛陀的功德,因為 佛陀能夠了知一切的宿命,所以祂以前經過怎樣的過程來修行,最後能夠成佛,而這個過程裡面,祂的經歷從凡夫一直到成佛的所有過程祂都了知。而且 佛陀祂對於這樣的過程裡面,祂過去所做的一些過失,祂也從不覆藏,這個也是諸佛如來祂所獨有的功德;因為如果說有一些菩薩,他即使不想覆藏,可是他不能發現,本質上他不能把它全部了知,因為他對於自己的缺失,還沒辦法完全了知,所以那還是有所覆藏。
世間人是剛好反過來,即使他知道了他也是要覆藏;譬如說自己犯了什麼樣過失,就是怕人知道就不敢講出來,要想盡方法來隱瞞,要編造種種的謊言來欺騙他人,那就是覆藏。可是 如來無有覆藏,所以我們在經典裡面經常可以看到 佛陀的本生,或者是在某些經典裡面,會說 佛陀過去以前曾經誹謗什麼樣的善知識,所以曾經掉到地獄去。我們經常可以看到 佛陀在經典裡面敘述祂自己過去的一些過失,用這些過失來勸勉一切的菩薩,或是說一些聲聞人,能夠不要重蹈覆轍。所以 佛陀並不是因為成佛之後,祂能夠具足了一切福德與智慧之後,然後就把祂過去菩薩修 行裡面的坎坎坷坷,或是作錯的事情全部覆藏起來,並沒有這樣子。這個跟世間人裡面的那一些史學家有所不同,有些史學家就會為君親來隱諱一些事情,就是覆藏 一些事情;可是我們如果看到經典,佛陀經常在說祂過去曾經犯了什麼樣的過失,可是後來因為怎樣的悔過之後,能夠最後成就佛道。所以我們可以知道,佛陀祂是 沒有任何的覆藏的,這個跟一般的世間人想要隱藏自己的過失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說只有 佛陀能夠對於自己的過去沒有任何的覆藏。而且不須守護,也就是 佛陀祂不需要去守護祂自己的身口意行,祂能夠隨心所欲地去說種種法,都不會有任何的過失,所以說無能說過——沒有人能夠指出佛陀的任何過失的。因為 佛陀祂對於一切世間的種種說法,祂都能夠知道。而且祂能夠守護祂的身口意行,而且這個身口意行,祂不需要守護的,祂是自然流露而不會有任何的過失。
也就是說,佛陀祂不只把煩惱的現行把它滅除了,祂還把習氣的種子也都把它清除淨盡,所以說祂不需要守護祂的身口意行,祂能夠完全清淨地展露祂的身口意行,所以祂能夠不必守護而且無能說過,這是諸佛如來獨有的功德。菩薩就不能這樣子,菩薩在還沒有成就佛果的時候,事實上即使能夠滅除現行,可是還有很多的習氣種子;這習氣種子就需要透過長時間的修行,然後依於更深的智慧、無生法忍的智慧、修習一切種智的智慧,能夠逐步在跟眾生和光同塵的過程裡面,把習氣種子逐漸地滅除,所以菩薩還不能說他不守護的,因為菩薩還需要守護。聲聞緣覺那就更不用說了,因為聲聞人或是辟支佛他們還有現行,可是他們可以把現行滅除,習氣種子不必滅除,他們也沒有能力滅除;因為他們急求涅槃, 他們在實證之後還留在世間的時間太短暫了,所以沒有能力來滅除習氣的種子。所以習氣種子的存在,就使得二乘人他必須要守護,乃至二乘人還有一些煩惱的現 行,可是這個現行也是讓他必須守護,所以他才能夠把這些現行——煩惱的現行把它滅除掉;所以二乘人他需要守護的,因為他還要把現行滅除,習氣種子他是無所 能為的。菩薩可以滅除現行,那對於習氣種子呢,他還能夠更進一步去把它逐步地滅除,菩薩還是需要守護,因為他必須要守護他的心行,所以這個是菩薩跟佛陀的功德的差異之處,所以只有諸佛如來才能夠說祂不須守護而且無能說過。
接著經文又說:「悉知一切眾生煩惱,起結因緣、滅結因緣,世間八法所不能污。」也就是說:諸佛如來,祂能夠悉知一切眾生的煩惱。眾生有哪些煩惱諸佛如來都知道,眾生煩惱——眷屬、財富、健康、學業等等的事情產生種種的煩惱,諸佛如來都 知道。而且也會知道起結的因緣,也就是說每個眾生,對於煩惱所相應的內容,它是不大一樣的。什麼叫起結因緣的不大一樣呢?譬如說有些人可能是很貪,可是他 可能瞋是比較少的。譬如有些人被人家欺負、諷刺,他都無所謂、他都看得開;可是他對於他喜愛的東西,他會很貪著,那個就是這個眾生貪的重,可是瞋比較輕。 可是有些眾生是反過來,是貪比較輕,什麼事情他不會太貪愛,可是他自己擁有的絕對不能讓人家碰,如果你侵害到他所擁有的東西,他就起瞋——大起瞋心,就起 了煩惱的結,乃至會造作種種的惡業,那就是這個眾生的瞋重,貪稍微輕一些。也有眾生是貪瞋都重。諸佛如來就 能夠瞭解眾生他的起結的因緣,瞭解了起結因緣就能夠有智慧來讓眾生學得,或是安排一些滅結的因緣。譬如說有些阿羅漢,就是說一些阿羅漢他還沒成就阿羅漢果 的時候,佛陀觀察這個比丘,就跟他說你要把貪愛斷除,教他專門去修不淨觀。當這個比丘修學了不淨觀之後,他確實就能夠證得阿羅漢,因為他的起結的因緣就在 於貪,所以佛陀因為能夠觀察到這個比丘他的起結因緣在貪,所以祂教他專注於貪的斷除,他就能夠成就阿羅漢。有些比丘他是瞋恨心重,佛陀就說:「你去修習一些觀行,瞋恨心把它滅除掉。」 滅除掉之後他就成為阿羅漢了。這並不是說這些阿羅漢,他好像修阿羅漢只要滅一個東西就好,不是!而是說他的一些其他的結使沒有那麼重,可是他的最重的部分 在哪裡?佛陀能夠具足了知。所以 佛陀就能夠,觀察眾生的根性,能夠告訴眾生他的起結的因緣,然後告訴他滅結的因緣,能夠協助眾生能夠修證解脫的果證。
佛
陀也不受世間八法的染污。世間的八法就是大家所知道的,就是喜、怒、哀、樂、稱、譏、毀、譽。喜怒哀樂是我們眾生都有的,因為都有所以就稱為被染
污了,有一個什麼事情喜滋滋地,然後就飄動了、就得意忘形了,那就是被喜所染污了;或是怒,有一個事情被人家侵犯了,怒不可遏,就會去造作一些惡事,那個
就是被怒的這個世間法所染污了;或說是因為一些事情不如意,就非常地哀傷、一蹶不振,那就是被哀這個法所染污了;或者是說有一個事情太快樂了、太稱心如意
了,然後他就依於這個樂去欺壓他人,因為他有他成就的快樂,就在這個地方起了慢,乃至用這個去傷害他人,這個就是被樂的法所染污了。稱譏毀譽就是被人家稱
讚了,他就得意忘形;或是被人家稍微譏諷一下,他就怒不可言,他就造作一些惡業;或是被人家誹謗、或是被人家稱讚-就是譽,他就得意忘形;或是被人誹謗,
他就生氣或是落寞統統都有,這個就是世間的八法。佛陀對於世間八法祂都完全不動,所以有人說 佛陀是八風吹不動。所以說
佛陀對於世間的種種的事相,祂都無動於衷,祂都知道這些因果的事相,所以祂了然於心,不受這一些世間八法所染污;不會因為世間人信不信佛陀而起煩惱,也不
會世間人是不是稱讚諸佛如來,或是誹謗諸佛如來而生起任何的煩惱,都沒有!所以說諸佛如來不受世間八法之所污。
我們接下來看,諸佛如來「有大憐愍,救拔苦惱,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身心二力,悉皆滿足。」諸佛如來有大憐愍,什麼是大憐愍呢?大憐愍就是說:諸佛如來如
果我們考慮祂的境界——祂的福德境界,事實上祂不需要在人間來示現成佛,因為人間是苦,連諸天都比不上,連欲界天都比不上。人間有種種的苦痛,譬如說:有
很多的不如意事,乃至經常有疾病,經常有煩惱;可是諸天就沒有這些病,乃至物資非常地充裕,不需工作、不需煩惱。可是
佛陀偏偏在人間來成佛,而且教導眾生成佛之道,因為這是佛陀的大憐愍,也就是憐愍一切的眾生不能成佛,憐愍一切眾生在這種苦的境界而自得其樂,憐愍一切眾
生在這麼苦的境界,不知解脫的法要,憐愍一切眾生在這麼苦的境界,不知有常恆不變異的第八識如來藏。所以說不知道有成佛之道,不知道有菩薩的正行;所以說諸佛如來祂福慧具足,祂的福德能夠盈滿一切世間,可是祂偏偏在人間來示現,跟我們一樣吃著人間的飲食,而不去受用欲界天的甘露,這個就是佛陀的慈悲啊!因為祂憐愍眾生,憐愍在人間的眾生,因為希望佛種能夠不斷,希望在五濁惡世的眾生,能夠出離五濁惡世、能夠修行菩薩行、能夠修習菩薩的正行來邁向成佛之道,這就是諸佛如來的大憐愍。
可是聲聞緣覺他就沒有這種大憐愍,其實他獲得了解脫的智慧,能夠究竟解脫生死流轉,可是他入不入無餘涅槃呢?他入無餘涅槃。入了無餘涅槃,請問他還有憐愍心來布施給眾生嗎?就沒有了!所以阿羅漢或辟支佛,他們成就了他的果證之後,他就入無餘涅槃去了,對於眾生他就不再憐愍了。因為他就自己解脫於生死,然後進入不生不死的涅槃,進入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眾生的苦痛不再理會了。這樣子能夠稱為有大憐愍嗎?顯然沒有嘛!那菩薩呢?菩薩也學習諸佛的大憐愍,所以有些菩薩他能夠具有初禪以上的定力的實證,譬如說 平實導師他具有初禪以上的禪定力,他是可以生到色界天的,可是他依於大憐愍心,所以說他繼續發願,乘願來到人間,來跟眾生和光同塵,來人間裡面跟眾生一起來擁護正法、弘揚正法,所以這個就是菩薩的大憐愍。可是這個大憐愍是跟諸佛如來來學習的,因為諸佛所獲得的功德跟解脫境界,是超越一切菩薩的,諸佛都能夠捨離這些功德受用而到人間,菩薩也要學習諸佛如來而回到人間——乘願再來。
這一節我們就先介紹到這邊,謝謝各位菩薩的收看。
阿彌陀佛!
上一篇:(轉載)具足智因、智果
下一篇:(轉載)具足身心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