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21 21:00:48牛頭犬

閱讀經典II:【長路】The Road

「或許,遠伸漫覆的波濤之外,確有另對父子在枯灰沙灘上行走,懸隔汪洋,披覆澀利煙塵就另片海岸睡臥,又或站立著,衣衫襤褸,正對白日淡薄無感,一如蒼陽情態漠然。」‧【長路】‧毛雅芬譯‧戈馬克麥卡錫著

「And perhaps beyond those shrouded swells another man did walk with another child on the dead gray sands. Slept but a sea apart on another beach among the bitter ashes of the world or stood in their rags lost to the same indifferent sun.」‧【The Road】‧Cormac McCarthy

從大學時代起,我就有在床頭擺本書的習慣,之所以會這麼做,或許是我把老師當初的忠告:『要善用零碎的時間閱讀』中的「零碎時間」,誤聽成了「臨睡時間」吧!剛開始,我擺的書大多是推理小說或文學作品,睡前讀個一兩頁,睏了翻身熄燈就睡,如果不幸失眠,或是過敏性氣喘發作,就乾脆亮著燈,一直讀到恍神睡去。
 
不過碰上了幾次讀得欲罷不能,結果非得一路翻到終局,導致幾乎徹夜未眠的痛苦情況後(最常發生的就是讀阿嘉莎克莉絲蒂的小說,印象最深的就是半夜三點讀完【微物之神】整個人揣揣不安而失眠),我就習慣擺上幾本硬的、澀的,或者沒有強烈故事連續性的書,看個幾頁就開始覺得整個人充滿文藝氣息,醺醺然就只想闔上眼見周公。
 
不過這幾年來,因為工作緣故,臨睡時間的閱讀變得吃力而且奢侈,有時讀得興起,卻還要提醒自己:再不睡,明天起床就有得瞧了。幸運地,我找到了另一個適合閱讀的時機:捷運。
 
捷運平穩,常是一位難求,而且往往都要搭上半個小時,與其站在那兒看一堆不順眼的人進進出出,還不如看書。而且,時間在閱讀的過程中總是過得飛快,翻沒幾章就差點忘了下車,有時候甚至還會想抱怨,目的地到得太快呢!
 
但有個缺點就是,閱讀過程裡許多很私密的情緒,一不小心就會攤在眾人面前。
第一次想要查譯者的評價 2018-04-06 16:08:52

小說讀到三分之一,終於忍不住擺下書,上網查看是不是有人和我一樣,因為這本小說而深刻感受到譯者能力的重要性!覺得自己一心想要尾隨主角父子進入故事情節中的情感,不斷被翻譯的文字所攪亂。真心覺得,這個譯本糟透了!

小西瓜 2011-01-18 12:53:08

請原諒我囉唆,但看見「譯者也很辛苦」等語,還是想表達一下:最好的翻譯,是閱讀者幾乎沒有感受到它的存在,而是全然沈浸在作品內容裡。至於譯者辛不辛苦,在所不問。

小西瓜 2011-01-18 12:33:56

我看小說,喜歡的是它的故事,而不是喜歡譯者耍弄中文詞彙。《長路》我每次看原版都會哭,但我保留了一本麥田毛雅芬版,做為警惕。我個人推想,出版界的人對這個譯文叫好,可能有兩個原因:第一脫離市場太遠(這樣不利賣書);第二出於自我防衛。更早以前前皇冠出過一本《日出時讓悲傷終結》,時報出過《康熙》,均為「擬態文言文」的譯筆,相當難進入。我驚訝的是麥田沒有學到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