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03 23:36:07牛頭犬

〈過期筆記〉庫柏力克的幽靈

《大開眼戒》:復古又時髦的性焦慮

雖然佛洛伊德的性心理學說早已成為許多心理學家茶餘飯後的笑柄,但確實仍有不少人服膺於這種強調兩腿之間與兩眼之間相關性的理論。庫伯力克似乎也屬於這學說的膜拜者之一,在他最新的作品《大開眼戒》中,充斥著「性是一切問題的源頭」這種復古的論調,然而庫伯力克,這位有著超凡眼光與視野的電影大師,卻也更進一步,將這種探討性慾、潛意識、夢境與人格(本我、自我和超我)的論述基礎,轉移到他最熟悉擅長的焦慮情結上,讓這個陳腐老舊又有點荒謬的觀點,與現代人對於性的道德焦慮與罪惡感相互連繫上,而有了嶄新而不凡的藝術價值。

庫伯力克是出了名的焦慮大師,他的作品中充滿了對於能操控駕馭人類或人性的體制、狀態或力量的焦慮感,無論是科技、戰爭、權力、心理、道德觀及原慾,在他的電影中都有著讓人驚惶甚至窒息的恐懼感。《大開眼戒》這部以「性焦慮」為主題的電影,改編自1926年佛洛伊德派的奧地利心理學家史奈茲勒的小說,庫伯力克在1968年讀過之後就決定要將它影像化,過了近二十年的時代變遷後才實現。一本七十幾年前的著作,當然是夠復古了,但當滿報紙飛的盡是「誰在日落大道招妓」、「誰在倫敦公廁勾搭警察」、「誰在白宮圓形辦公室與女實習生玩雪茄遊戲」、「誰出櫃坦承自己性向」、「誰搞外遇導致婚姻破裂」...就可以發現,性焦慮與偷窺慾即使在走過了放縱與保守的年代,仍是時髦而新鮮的。因此,庫伯力克的這部新作,雖然頂著一個過氣的論調,但有著現代感的解讀,仍會讓人看得津津有味。

男與女之間有著一把天平,性與愛是砝碼,道德是衡量的指針。《大開眼戒》的故事,就從湯姆克魯斯與妮可基嫚所飾演的一對上層階級夫婦間的那把天平開始,一場耶誕節的豪門舞會,讓這把天平開始搖晃,妮可基嫚在吸了大麻後為激怒丈夫,說出了她心裡潛藏以久的性幻想,讓自己沉入了罪惡感中,也把丈夫推向了嫉妒與背叛的心理狂潮裡。於是湯姆克魯斯展開了一夜的性愛冒險與追逐,這場夢樣的奧德塞之旅,是本片的關鍵,象徵了一場探索本我與原慾的心靈歷程。庫伯力克對於「性」如同宗教般的神秘詭異難解,還有它那無所不在的超強駕馭力,在此展現出極強烈的焦慮感。而焦慮,當然也是從人所背負的道德觀與罪惡感重擔中來的,因此,本我慾望和超我制約間的複雜糾結,就交織出《大開眼戒》內在扎實的心理基礎。

呵呵!這部作品的豐富讓我都快不知從何說起,寫到自己都有點搞不清楚什麼意思了。無論如何,從性焦慮的觀點來看這部影片是非常有趣的,湯姆克魯斯那一夜充滿挫敗的性探險,以及第二天為彌補罪惡感而再度造訪;妮可基嫚滿是情慾、喜悅、快感與罪惡、痛苦、恐懼的夢境;華麗宮殿中肉慾橫流的性愛畫面,以及神秘又恐怖的專制強權勢力,都對於「性」教人貪戀與教人膽寒的兩面性有著深刻的寓意。然而小至一些細枝末節的旁襯角色,如勾搭妮可基嫚不成的匈牙利人、薛尼波拉克與他房中嗑藥昏迷的女子、湯姆克魯斯工作上所面對的女子(包括那個暗戀他的病患之女)、得了愛滋病的妓女(天啊!這還不夠焦慮嗎?)、服飾出租店的老闆與他未成年即賣淫的女兒、旅館中湮視媚行的男服務生,甚至是那個只見過數面就被當成性幻想對象的海軍軍官,真是處處都可見人對於「性」交雜著飢渴、挫敗、猥瑣、無奈或窺視的感受,面向完整而且視野龐大,著實驚人。

不過如果你真覺得看部電影要想東想西的是件麻煩事,這部片仍能夠滿足你。庫伯力克的吹毛求疵讓影片呈現出超凡的美感與質感,攝影、燈光與佈景精緻得教人不可思議,庫伯力克的場面調度、景框佈局也可見到巧思處處。他非常恰當地使用對比色彩與燈光,突顯出人物的表情動作,強調出心理的矛盾感受;而長長的跟拍鏡頭以及濾光鏡的使用,則營造出迷宮般的恍惚及神秘感。此外,本片燈光與場景刻意塑造出的人工氣氛、音樂風格的拼湊,還有克魯斯黑夜漫遊及追查真相過程的黑色電影味道,都頗有法國新巴洛克的感官享樂至上理念,提供了相當的娛樂感受。

影片最後,湯姆克魯斯與妮可基嫚真情面對面,攤開了他們精神與慾望的出軌(很聰明的都沒有肉體出軌),回歸到「愛」之上。「你還愛我嗎?」「永遠。」「別說永遠。」...「現在有件事是我們迫切要去做的。」「是什麼事?」「做愛(Get Fuck)。」看似保守與回歸的收尾,因這兩段有趣的對白,變得曖昧又顛覆,彷彿是說:愛是人性的依靠,但卻是無法捉摸的,而性雖然常是問題的根源,卻也常是問題解決之道?一個過了氣的理論與故事,在庫伯力克的經營下,變得富饒興味而且複雜微妙,就可知大師之所以為大師,道理在那兒了!


《AI人工智慧》
今年,我們看到了...
歐容以《乾柴烈火》向心儀的偶像法斯賓達致敬,
小泉堯史以《黑之雨》緬懷永遠的導師黑澤明,
史蒂芬史匹柏則以《AI人工智慧》悼念不朽的摯友庫柏力克,
真是大師們陰魂不散的一年...

《AI人工智慧》證明了對一群頂尖的藝術工作者來說,複製一種風格並不算難事,史蒂芬史匹柏帶領著他的長期搭擋─攝影指導傑努茲卡明斯基及配樂家約翰威廉斯,成功地重現了庫柏力克電影中的獨特印象,有時幾乎會讓影迷們以為,為這部影片擔任幕後操刀的人,是真的庫柏力克鬼上身了。

史匹柏小心翼翼地仿製大師的風格(他的長拍、特寫、疏離感、神秘性、暗夜奧德賽),向大師的經典取法,用心良苦的確令人感動,但不知怎麼的,即使每個細節都再精緻不過了,就還是少了點庫柏力克帶著傲氣的優雅,而史匹柏電影中永不妥協的政治正確與煽情主義,不僅鈍化了它的犀利,而更像是個緊箍咒,束縛住整部片所能開展出的視野,以及所能探掘的深度。因此,在影片的首尾都掛上庫柏力克他老人家的大名,似乎算不上是恭維。

這樣說實在有些殘酷。整體而言,史匹柏的《AI人工智慧》絕不是一部有形無神的作品。至少,他清楚地點出了人類在科技進化下的焦慮,既想要當操縱一切的神,卻又惶恐自己是否能夠完全掌握(本片的故事構想,正可與《2001太空漫遊》形成對照),渴望著無盡的愛,卻忘記了自己的愛是如此偏頗、脆弱。另外,史匹柏練到爐火純青的煽情大法,雖然無可避免地將影片情節簡化到真的就像個童話故事,但還是很有效地驅使觀眾去認同這個故事(雖然最後段落真的處理得有點脫軌拉雜),甚至為它而感動灑淚。

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忍不住要想,如果由庫柏力克來拍,又會是怎樣的景況?不過就眼前的成品來看,史匹柏的《AI人工智慧》,並不因為通俗簡化而失去它的可看性,至少,尋求庫柏力克超越性眼光的影迷,還可以從史匹柏認真模仿的影像風格中,回味大師經典的種種,也算是值回票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