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9 22:50:39Mr.Brook

我見 電影《孤味》

看著《孤味》的電影海報採家族女人們合照設計,是一個月前我停留在電影院前對它特別的印象;所謂的「孤獨」是在人群中仍然要走自己的步調,不一定有人懂你的人生、或是委屈與決定;而其中的孤味,更明顯的透露一位年輕小女人如何獨自拉拔一個家庭成長,不依靠先生而成為一家之主,用自己的手藝賺錢,衍變成那種大女人在時代下求生存的堅強毅力。

戲中七十歲的她在女兒眼中是如此強勢,讓女兒們分分喘不過氣,竟然為了許久沒盡家長責任與義務的過逝父親喪禮,公然跟她拌嘴,覺得母親應該要視大體,不應該再記仇計較;讓缺乏父愛的女兒們在懷念父親的印象中迷航,在愛情、婚姻殘留母親婚姻陰影、模仿父親追求自由的樣子,失去安全感,又期待找到自己歸屬。

她們總覺得自己認識那樣一丁點父親親切的印象,只為一點溫情記憶,就覺得是自己的母親不夠小女人,用強勢趕走父親,辦喪禮過程成了女兒們對母親的各種怨懟:母親為什麼不放手成全父親於另一個女人的黃昏之戀,讓那個女人十多年背著小三罪名到對方死亡,仍沒有結果與名份。

她們母親在最後告別式前晚,選擇對女兒們說了白色謊言:將當初她先生如何偷自己父親的印章,變賣房產而背債務的錯誤,害自己父親破產、氣到重病死亡、娘家親情分離,扭轉成偷印章是自己的主意;替女兒們留下最好的父親印象,讓女兒們能在自己獨自拼湊的父親印象裡滿足;也簽下離婚協議書燒給離逝的先生,打算成全先生與他的女人晚年的愛情。她的行為就是大女人會做的決定,小女人的犧牲觀念,但最後還是讓孤獨留給自己承擔。

誰叫她當初還是小女人的她,戀愛時情話好騙,騙到她的愛情呢,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原諒先生花心,為他生下一個又一個孩子,還是扛下生計責任扶養長大。

在人與人互動撞擊中,我看出沒有完美最好的決定,畢竟最後她還是決定讓女兒們誤會與恨她多一些,心中又湧起熟悉的孤獨;好讓逝者喪禮可以圓滿,在女兒追憶中瀟灑又無牽掛的離去。

從電影開始到結尾,每當她遇到衝突選擇時,她就唱那首《孤味》解愁,應該也是她的性格衍申出來最熟悉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