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8 10:22:54Mr.Brook

影片欣賞 - 高雄電影節 -《五星級明日餐廳》

我總覺得在臺灣街頭看到的一身肥脂油的米其林輪胎和法國米其林餐廳只是剛好相似,好比上過品牌命名的課程就會瞭解,前者是化學再生在柏油路上跑的塑膠製品,後者是再精緻不過的廚藝表現方式,嘴巴開始有了一股化學塑膠味滋生,但米其林的由來經過證實,似乎兩者真的有關係。

 

能拿到米其林餐廳評價星級獎,是極為頂尖以及非常難摘下的榮耀與評價,也幾乎是許多餐飲業廚師們學習的標榜吧!因為是米其林餐廳,多數印象是材食材會千挑萬選、比較食材出處,耗費很多工時與精神在備料上,所以難免有物資浪費的嫌疑。

 

說嫌疑是我手上沒有研究數據,但把自家廚房或自己煮菜流程拿出來反省,就會體會關於不小心浪費所累積的社會資源就這樣被焚化爐燒掉,那繳稅金還是我們依法自願給政府合理提播使用。

 

這部影片使用《五星級明日餐廳》,不用「剩食餐廳」或「再回收餐廳」,意謂似乎在告訴關心餐飲業發展的人們:剩食的處理將是未來的話題與問題!若用後者命名應該直覺會想到流浪者吃垃圾之類的觀感;所以使用五星級代表將剩食回收再料理依然是屬於米其林五星級的標準美味。

 

搜集剩食的方式當然不是剩菜餿水,而是一般大賣場、超市、市場那些保存良好卻已經過期的食品,再次經過挑選而進入明日餐廳供廚師們重新設計餐點;我覺得米其林美食的特別在於「不停追求創意、新味蕾的悸動!」當然在多工程料理的繁瑣,部份營養難免在烹煮的過程中消失,但是創造新的味覺才是他們的精神所在,事情總是有正面觀感必有負面說詞。

 

我回想以前在學校學美術畫圖時,因為作品常被老師稱讚所以拿到黑板上「晾」,就創造同學們課餘時間拿作品請我當小老師評比,用說的有時很難講,此時覺得(當時應該算有點自負的心態)就拿鉛筆直接在別人的作品上開始修改直到滿意,心中的芥蒂一直放著;而米其林的精神接近如此,將過期過時已經失去味道的食物透過再烹飪搶救它的食物味道,再次端上餐桌,味道似乎沒有改變。

 

明日餐廳透過當地銷售不出去回收的食材再利用,就此省下購買食材的費用,只將投資額放在經營主廚團隊與管理身上,並且大膽使用社會邊緣人來此為餐廳的物流工作服務,給再生人新的機會回到社會人群;你很難設想看到一群街友、病態的社會人士,能到頂級米其林餐廳用餐的認真,依然會學習印象中端裝的乾淨衣著,泰然自若的與不同國籍的朋友交談闊論,不經意的給與他們新的自尊與正常的社會交流的接軌,讓他們不會沉溺在過往街友不幸的生活記憶;就這樣他們雖然特地跑去明日餐廳用餐仍無居留可去,但心中為這樣的社會福利與溫暖關心,和這些主廚們暢快分享美食感動的交談,讓他們有信心可以自己扭轉未來的人生。

 

關於一座城市的文明文化應該是貧富拉距不能過大,你無法理解在漂亮豪華的古城也看見落迫的街友徘徊;電影是由米蘭米其林主廚開起的全球第一家剩食餐廳為主題的故事!

 

我相信這來自米其林主廚團隊的美意與起領,對全球環保響應運動、避免物資浪費的行動精神將會大有助益!然後透過不經意的美意讓街友重回社會過正常生活,正是他們意想不到的社會回饋與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