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4-21 22:40:44尚未設定

恕與寬二字,常被人連在一起,所謂寬恕,即是心有餘地的表現;不滿是「生的
苦」的主要來源之一。

人們不了解「人人皆具獨立自主性,人人心境皆異,宇宙間,你此人,只你一
人。」,而不承認「他人想念、行為,不合己意,是當然。」,偏要拿自己做模
式,來衡量、要求別人。於是便陷自我於不滿的煩惱中了。

人要減低、排除生活中的不滿、不稱心、不如意,首先就得承認,人人都可能犯錯
誤,個個都難免有缺點,多反省自己,不苛求別人,煩惱必然將減少很多。如果能
把「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再放寬一些,縱使是自己做得
到的,也不強求別人做到;即使自己沒有犯過那種錯誤,也不苛求別人也不犯錯,
那就更調和,更易「化」了。因為一個最肯寬恕別人的人,最容易贏得別人的忠
忱;一個最會原諒自己的人,最難得到別人的諒解。

節錄自耕雲先生之觀潮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