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5-30 02:30:53blueful
《戰國策》裡的成語
《戰國策》裡的成語
《楚策.四》美人掩鼻:寫楚懷王夫人鄭袖為了爭寵而讒害魏國美人的故事。她以偽善來掩飾嫉妒心,先討好善良的美人騙取信任,然後再挑撥離間,騙取殘暴的楚懷王的信任,設下圈套,讓美人慘遭劓刑,讓自己達到消滅情敵的目的。
《秦策.一》前倨後恭:這是一個根據蘇秦有關的傳說,雖然感覺有些誇張和臆測成分。當初蘇秦剛開始以連橫的理念遊說秦國失敗,就換用合縱的政策來遊說趙王,想不到因此獲得重任,受封為武安君,終於取得功名富貴而衣錦還鄉,嫂嫂從此對他就必恭必敬,不敢無理。也寫出了他對炎涼世態的感慨以及對人生在世的根本態度。雖然蘇秦砍起來像是熱中功名而一下倡導合縱,一下子又支持連橫,也或許這就是當時知識份子的可悲之處吧!如果不趕快找一個方法來讓自己成名,他恐怕就要餓死街頭了!不過他第一次失敗後仍能想其他的辦法自力,堅忍不拔的精神是令人敬佩的,也促使他不久後便受到重用,是他應得的。有關他「錐刺骨」的故事,更成為了後來大家朗誦在口中的三字經裡面,勸勉小孩子勤於讀書的故事。
《楚策.四》驚弓之鳥:五國合縱政策,是在楚孝烈王二十二年(前二四一年)。時楚孝烈王任合縱長,春申君主持其事。寫趙國使臣魏加勸阻楚相春申君任命臨武君為五國攻秦聯軍主將的經過。他用「驚弓之鳥」的寓言,說明敗軍不能再讓他帥領軍對抵抗敵人了。譬喻形象生動有理,但從抗秦大局出發,春申君還是接受了魏加的意見,五國聯君的主將後來改由趙將龐煖擔任。這則寓言是對受過驚恐後心有餘悸的精神狀態描寫得非常細緻。
《楚策.一》狐假虎威:楚宣王問群臣,事在楚宣王十八年(前三五二年)。楚國在楚悼王(宣王之祖父)時任用吳起為相,進行變法,國勢日強,「南平百越,北併陳、蔡,卻三晉,西伐秦。」宣王在位後,「秦始富強,而三晉益大,齊威王尤強」,但楚國力未頹。楚宣王任用昭奚恤為將,把百萬大軍的統帥全力全部交給他,北方各國害怕昭奚恤,這是事實。而當楚宣王躊躇滿志向大臣們提出「吾聞北方之畏昭悉恤也,果誠何如」的問題時,讒臣江乙便乘機進言,他用「狐假虎威」的寓言來說明北方各國並不是害怕昭悉恤,而是害怕楚王強大的軍事力量,以此來達到自已奉承楚宣王而貶低昭悉恤的目的。這個寓言後來成為「狐假虎威」的成語,用來比方仗勢欺人或藉他人的威勢來嚇唬人,與故事原意不同。
《魏策.二》三人成虎:龐蔥與太子質於邯鄲,事在魏惠王三十一年(前三四零年)寫龐蔥藉用一則寓言故事來勸諫魏王不要聽信讒言。市集上本來沒有虎,有人接二連三來謊報有虎,聽者從「不信」到「疑之」到「信之」。這說明謊言一再重複,便會使人受到眩惑而信以為真,魏王當時雖說「寡人自為知」,但他畢竟黨不住讒言的蠱惑,固龐蔥「果不得見」。「三人成虎」在戰國時代就是一句流行的成語,如秦策三即有用到此句。本文反映生活中確有這種扭曲的實際,值得令人深思。
《齊策.二》畫蛇添足:蛇本來是沒有腳的。第一個畫好蛇的人,就已經得到喝酒的權利了,可是他爲了表現自己,一定要給蛇添加腳,結果弄巧成拙,不但喝不到酒,反而給人們留下了話柄。這對不客觀事實、不根據客觀規律辦事的人,是一個很大的諷刺。
《燕策.二》鷸蚌相爭:「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比喻雙方僵持不下,結果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得利。蘇代借用這個民間流傳的寓言,來說明趙如果攻燕,趙、燕兩國的軍事力量都會削弱,那麼秦國便可以坐收漁翁之利了。形勢確立,比喻又生動,所以趙惠王覺得蘇代說的很有道理,就停止攻燕。
我們可以看到戰國策裡面有很多故事都是一個一個的小寓言。而通常都是臣子們不便當面指責君王的缺失,而用另外一種方法來「點醒」他。當然這其中也有一些故事是互相勾心鬥角的,例如「美人掩鼻」和「狐假虎威」。而那時候的小寓言多使用動物做比喻,所以有很多流傳至今的成語裡面就含有很多種動物。像燕國還算蠻靠近海邊的,所以有「鷸蚌相爭」的比喻,而楚國或魏國就比較內陸,自然動物也就會比較大隻,這符合了地域性。我們都知道戰國策是一本國別史,以記言為主,多以記戰過當時許多遊說諸侯的言辭。不是一人、一時、一地而作,而是後來經過劉向整理,才定名為戰國策,充滿相當多的史料,就連司馬遷寫史記,也有不少資料是參考這本書的。雖然它是「記言」的,但也就是因為記言,才能彰顯每個「人物」的個性。它擅於把人物置放在典型環境和矛盾衝突之中,來彰顯人物精神和內心世界,以那人當時所居的身分地位、所處的國家、還有個性,再加上合理或是誇張的敘述來增加戲劇張力,讓我們覺得那些人是真的有血有肉的。我們可以看到遊士遊說各國,展現出他們高超的辯論技巧及生動的比喻,這讓我覺得當時的國君應該都要悟性很高才對,不然應該聽不太懂。戰國策不僅讓我們知道當時所發生的歷史故事,更了解每個人主張的思想內容的不同,不只當時的人可以做為借鏡,就連現代也許都還適用。
《楚策.四》美人掩鼻:寫楚懷王夫人鄭袖為了爭寵而讒害魏國美人的故事。她以偽善來掩飾嫉妒心,先討好善良的美人騙取信任,然後再挑撥離間,騙取殘暴的楚懷王的信任,設下圈套,讓美人慘遭劓刑,讓自己達到消滅情敵的目的。
《秦策.一》前倨後恭:這是一個根據蘇秦有關的傳說,雖然感覺有些誇張和臆測成分。當初蘇秦剛開始以連橫的理念遊說秦國失敗,就換用合縱的政策來遊說趙王,想不到因此獲得重任,受封為武安君,終於取得功名富貴而衣錦還鄉,嫂嫂從此對他就必恭必敬,不敢無理。也寫出了他對炎涼世態的感慨以及對人生在世的根本態度。雖然蘇秦砍起來像是熱中功名而一下倡導合縱,一下子又支持連橫,也或許這就是當時知識份子的可悲之處吧!如果不趕快找一個方法來讓自己成名,他恐怕就要餓死街頭了!不過他第一次失敗後仍能想其他的辦法自力,堅忍不拔的精神是令人敬佩的,也促使他不久後便受到重用,是他應得的。有關他「錐刺骨」的故事,更成為了後來大家朗誦在口中的三字經裡面,勸勉小孩子勤於讀書的故事。
《楚策.四》驚弓之鳥:五國合縱政策,是在楚孝烈王二十二年(前二四一年)。時楚孝烈王任合縱長,春申君主持其事。寫趙國使臣魏加勸阻楚相春申君任命臨武君為五國攻秦聯軍主將的經過。他用「驚弓之鳥」的寓言,說明敗軍不能再讓他帥領軍對抵抗敵人了。譬喻形象生動有理,但從抗秦大局出發,春申君還是接受了魏加的意見,五國聯君的主將後來改由趙將龐煖擔任。這則寓言是對受過驚恐後心有餘悸的精神狀態描寫得非常細緻。
《楚策.一》狐假虎威:楚宣王問群臣,事在楚宣王十八年(前三五二年)。楚國在楚悼王(宣王之祖父)時任用吳起為相,進行變法,國勢日強,「南平百越,北併陳、蔡,卻三晉,西伐秦。」宣王在位後,「秦始富強,而三晉益大,齊威王尤強」,但楚國力未頹。楚宣王任用昭奚恤為將,把百萬大軍的統帥全力全部交給他,北方各國害怕昭奚恤,這是事實。而當楚宣王躊躇滿志向大臣們提出「吾聞北方之畏昭悉恤也,果誠何如」的問題時,讒臣江乙便乘機進言,他用「狐假虎威」的寓言來說明北方各國並不是害怕昭悉恤,而是害怕楚王強大的軍事力量,以此來達到自已奉承楚宣王而貶低昭悉恤的目的。這個寓言後來成為「狐假虎威」的成語,用來比方仗勢欺人或藉他人的威勢來嚇唬人,與故事原意不同。
《魏策.二》三人成虎:龐蔥與太子質於邯鄲,事在魏惠王三十一年(前三四零年)寫龐蔥藉用一則寓言故事來勸諫魏王不要聽信讒言。市集上本來沒有虎,有人接二連三來謊報有虎,聽者從「不信」到「疑之」到「信之」。這說明謊言一再重複,便會使人受到眩惑而信以為真,魏王當時雖說「寡人自為知」,但他畢竟黨不住讒言的蠱惑,固龐蔥「果不得見」。「三人成虎」在戰國時代就是一句流行的成語,如秦策三即有用到此句。本文反映生活中確有這種扭曲的實際,值得令人深思。
《齊策.二》畫蛇添足:蛇本來是沒有腳的。第一個畫好蛇的人,就已經得到喝酒的權利了,可是他爲了表現自己,一定要給蛇添加腳,結果弄巧成拙,不但喝不到酒,反而給人們留下了話柄。這對不客觀事實、不根據客觀規律辦事的人,是一個很大的諷刺。
《燕策.二》鷸蚌相爭:「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比喻雙方僵持不下,結果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得利。蘇代借用這個民間流傳的寓言,來說明趙如果攻燕,趙、燕兩國的軍事力量都會削弱,那麼秦國便可以坐收漁翁之利了。形勢確立,比喻又生動,所以趙惠王覺得蘇代說的很有道理,就停止攻燕。
我們可以看到戰國策裡面有很多故事都是一個一個的小寓言。而通常都是臣子們不便當面指責君王的缺失,而用另外一種方法來「點醒」他。當然這其中也有一些故事是互相勾心鬥角的,例如「美人掩鼻」和「狐假虎威」。而那時候的小寓言多使用動物做比喻,所以有很多流傳至今的成語裡面就含有很多種動物。像燕國還算蠻靠近海邊的,所以有「鷸蚌相爭」的比喻,而楚國或魏國就比較內陸,自然動物也就會比較大隻,這符合了地域性。我們都知道戰國策是一本國別史,以記言為主,多以記戰過當時許多遊說諸侯的言辭。不是一人、一時、一地而作,而是後來經過劉向整理,才定名為戰國策,充滿相當多的史料,就連司馬遷寫史記,也有不少資料是參考這本書的。雖然它是「記言」的,但也就是因為記言,才能彰顯每個「人物」的個性。它擅於把人物置放在典型環境和矛盾衝突之中,來彰顯人物精神和內心世界,以那人當時所居的身分地位、所處的國家、還有個性,再加上合理或是誇張的敘述來增加戲劇張力,讓我們覺得那些人是真的有血有肉的。我們可以看到遊士遊說各國,展現出他們高超的辯論技巧及生動的比喻,這讓我覺得當時的國君應該都要悟性很高才對,不然應該聽不太懂。戰國策不僅讓我們知道當時所發生的歷史故事,更了解每個人主張的思想內容的不同,不只當時的人可以做為借鏡,就連現代也許都還適用。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