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2-23 12:56:54blueful
山居筆記
《緣起》封皮淡青的嵐影,題著深紫的「山居筆記」。「筆記」?這個名詞讓我想到了這個叱吒風雲的文學作者寫了本遊記呢!
是的,它是一本遊記,以現代人望古代、從歷史的某一端走一遭,跳脫課本、遠離參考書,是中國人的省思,猶如「神州懺悔錄」,更與王魯湘及蘇曉康合著的「河殤」有異曲同工之妙。超脫帝王將相的英勇建國、興敗盛衰;文人雅士的飲酒吟詩,清高迷仕讀了它,對歷史,有了更深、更另層的見解。
《一個王朝的背景》這篇是描述有關清朝的點滴。中國自五千年來均以「帝王」自居,只要是異己便稱蠻夷戎狄,自恃地大物博呼風喚雨,無怪乎讓「外族」不滿了,說到清朝,康乾雍三代盛世使我們不得不敬佩欽羡;承德避暑山莊的設置更是延攬外族的另一種方式。曾經有人諫言修復每個朝代必修的長城,而康熙卻認為勞民傷財而作罷;我們以為康熙建「木蘭闈場」是因為康熙貪玩,但作者點出那是一種「大規模的軍事演習」;翻閱史書,不是武宗三天兩頭不上朝,就是萬曆藉口推諉以致於在位二十四年只上過三次朝,而且那三次都是一時興起,中午或半夜才叫醒群臣,破壞應卯制度,無怪乎國政敗壞。套一句歐陽脩的話:「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這位精力充沛的康熙帝似乎比想像中的還要出類拔萃,無論是典籍著作、丈量土地、翻譯外來書等等均數目眾多;雖然大興文字獄來箝制人民思想,但他仍功不可沒。再談雍正,氣勢明顯就削弱許多,而文字獄卻更猖狂,除了親自撰寫「大義覺迷錄」暗示不可詆毀大清,還把所有他認為有「反派」思想的人事物通通fire掉;到了乾隆時更變本加厲,再加上寵信佞臣和珅,使和珅成為古今中外歷史上最富有的人,這恐怕連比爾.蓋茲都要讓他三分呢!
《流放者的土地》「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是亙古不變的「佔有慾氾濫」。古代對犯人的懲罰可說是花樣百出。打殺是皮肉之痛,流放是心靈之傷。居上位者,每天無所不用其極百般猜測何時有人不利於他,而想拔除這個眼中釘;輕則用刑、重則誅連九族,幾乎是商鞅連坐法的應用。我想中國最長的河並不是揚子江,而是哀怨的血河吧!這些臨禍的知識份子只能在此時重新去體認生命的價值︰「愁劇須憑酒,時危莫論文。」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 在這個被「打入冷宮」的非常時期,就可以看出誰真的可以稱得上是「朋友」,而不是一傳眾咻,然後一哄而散。千百年來,多少流放者,到了異域,成了異鄉人,變成那裡的原鄉人,再去收留來自他故鄉的流放者,而視後來者為異鄉人。然後,異鄉人又變成原鄉人,喝那裡的水、食那邊的栗、埋在那兒的土地。這種心情的高潮迭起,化憂憤為看開、讓悲傷轉無奈,人事的瞬息萬變,豈容我們預料?
《脆弱的都城》三國演義卷頭詞:「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每一吋土地上,都有一個故事,都有無數個印記。隨著時代的巨輪轉動,無論曾經滄海桑田,終將如海市蜃樓,煙消雲散。流放者多的東北也亦如此,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打在沙灘上。月盈則虧,水滿則溢,起落更迭乃是萬物循環之定理。它要人們記住曾有的失落、繼起的繁榮、再次的墮落,或是忽而地殼變動、沉睡海底。人定真的可以勝天嗎?恐怕不然吧!如果只是私心、私利,那很抱歉,恐怕只有被上天列為拒絕往來戶,猶九二一無聲的抗議。時代在變、思想在變,從三令五申到文化革命,從朝令夕改到大躍進,一次又一次,都是文化的覺醒、文明的演進。但,這真的是我們所要的嗎?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到底哪一個會遭到淘汰呢?城市的喧囂、燈紅酒綠早已侵蝕了人心,如何找出城市鄉村的平衡點?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生命的價值,在為替眾人服務,而不是為金錢忙碌。
《蘇東坡突圍》樹大招風、人怕出名豬怕肥,這在古代更為嚴重,因為自己的文采學功不如人,明鬥不夠就來暗的,在言語上搬弄是非,如此三人成虎、積非成是,黑的都說成白的了。蘇東坡沒被處死,是不幸中的萬幸。多少人有志不能伸、滿腔的熱血苦無發展。嘆世上沒有千里馬嗎?是伯樂不常有啊!李白云:「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誰也不是真的想成天瓊筵坐花、飲酒作樂,那是出自於無奈啊!看著自己被誣陷,遭受親友的漠視,死也死不出一個道理,也抓不住個從容赴死的理由,情何以堪!後來他體悟了,於是寫了:「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唯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害到公卿。」因為寧可庸庸碌碌平安一生,而不要過著生不如死的無尊嚴流亡生活。沈括背叛蘇東坡是不齒的行為;被群人陷害卻苦無良策,這真是歷史上的悲哀啊!在看透人世的狡詐歡謔,任何人的心都會趨於冷漠、都會想替自己的這種心情找一個出口。思緒乍然清明、往事煙消雲散,身居異鄉,偶發的靈感一寫不可收拾,洋洋灑灑、篇篇佳詠便應時而生,這何嘗不是文化史上的一波洪流?
《千年庭院》文革的「革命有理,造反無罪。」一夕之間成了眾所皆知的名言。罷工罷課,瘋狂地向舊教條挑戰,和千古的岳麓書院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無論時局再怎麼動蕩不安,始終秉持著教育的赤忱,而不是爲了進官加爵當誘餌來限制人民思想。自由的學風加上環境的山明水秀,光是硬體設備就很有看頭了,文學氣息日益昇騰,辦學人說什麼也要讓它傳承下去。教育是重要的,台灣的教育體制也不斷地在改進中。只是在這過程中,不單是某部分的人參與或決策。
《抱愧山西》書中提到山西其實是富有的省分,而不是刻板印象中的貧窮。懷抱理想欲實踐的人們,不約而同選擇了這片土地。「大家並不喜歡貧困,卻又十分擔心富裕。」我想,這句話的形容是很貼切的;否則,在共產大國蘇聯解體後,還能在故土將這種思想綿延下去實為不易。想大陸地廣人多,物資卻只流通於部分地區,因此當共產主義開始風行時打著:「只要支持我們,我們就給你們麵包和食物!」的口號,於是立刻受到廣大的迴響。而從今後,那片海棠便已滲透了某種危機,直到現在二十一世紀才有了一絲的覺醒。據說山西商人是頗負盛名的,懂得刻苦耐勞、講信修睦,不短視近利,也不好高騖遠;一步一腳印,穩紮穩打,又善於管理,才有今日的成果。但經過幾回歷史的摧殘,往昔的繁華已不復見。
《鄉關何處》「晴川歷歷漢陽處,芳草萋萋鸚鵡州。」崔顥獨自登高,一股被遺棄之感襲上心頭,「被誰遺棄?不是誰人,是宇宙。」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終要愴然而涕下,是不是就是這種感覺?作者離鄉多年,儼然已成游子,天天惦著故鄉;但真有機會回鄉,卻又有種「又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感覺,或許他沒有賀知章那種可以面對小孩兒問他何處來的勇氣吧!在異鄉遇到同鄉人,是多麼的歡欣!於是乎漂泊的感受更勾起了悵然的情緒,猶如飄浮不定的浮萍們都是生長在水裡;都是神州,卻不知根著何處、下一刻會出現在哪裡。緬懷曾是同鄉人歷代聖賢的偉大事蹟,點滴兒可以拿來自我安慰吧!故鄉土的故鄉人、故鄉事,令人欣慰亦汗顏。喜的是文明的進步、憂的是文革的創傷。於是,時代更替、興亡盛衰,亦在臉頰上留下歲月的痕跡。
《天涯故事》海南島,一個不被重視的「天涯」,卻默默承受北邊賜予它的冷嘲熱諷。這個鮮為人知的瘴癘之地,一直被認為是貶抑的最佳去處。不讓你在這片中原闊土繼續發展,又免去殺害臣民不公的流言,於是一個個的文豪,就在此消磨了大半輩子。與其說消磨,其實一開始或許還會那麼怨天尤人一陣,日子一久,嘴膩了、聽煩了,只得看看身處的環境是怎樣的一個地方。因為高高的皇子,或許早把你這號人物忘了,所以,還是乖乖的在此地活一陣吧。是呀!當你已逐漸熟悉、愛上這個地方時,背後便有人搧風點火,皇子御筆一指,要你兩岸三地奔波,讓你片刻也不得閒。瞧,這就是「萬人之上,一人之下。」制度下的蓄生憤懣,卻又無處申訴的淒涼。海南有海南的美、海南的嬌、海南的故事,敞開了雙臂迎接著流放者的雋永小詩。活在這裡,想得更寬更廣,什麼是名垂青史、中流砥柱、平冤昭雪?一切都將不重要了。
《十萬進士》科舉在中國歷史上一直佔有重要的地位。每個制度在初施行的幾年成效都都還算不錯,但時間一久,制度便起了化學變化,失去了公平、正義。例如某次大陸考題問道:「為何國家在追求一個中國時,除了外交,必要時不排除以武力犯台?」而正確答案是:「台灣本來就是屬於大陸的一部分。」由此可知,一項國家型的考試,是可以灌輸人民思想的,偏偏科舉又活了一千三百年之久,無怪被拿來做為非法途徑。從前布衣能卿相,但自九品官人法設立後,變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考試不再是為光耀門媚,而是為了一官半職,實為可笑。例如蘇洵的屢試不中,只好借兒子齊榜來沾風光。隨著聯考制度的廢除,各種升學管道紛立,是否也要詳加考量它的可行性及配套措施?急於推行的結果恐怕只是惹來更多的怨聲載道吧!
《遙遠的絕響》古代許多文人,所著名書,到頭來卻被殺害;他們生在那種群雄割據、爭權為重的時代,爾虞我詐、互相殘殺,這些都是歷史的黑暗面。作者對阮籍著墨許多,他是個奇人,明瞭世態炎涼,不拘古板禮俗。中國人被禮教束縛多年,不是說規矩不好,而是太形式化及呆板。有個故事提到某老翁深信堪輿術,出門行前均先翻看黃曆再行定奪。一日欲出門,翻看黃曆卻寫著「不宜出門」,老頭心想既然不宜出「門」,那就翻「牆」,總說得通吧!誰知那牆應聲倒地,就這樣壓在身上,家人聞聲欲來搭救,老翁卻指示家人不可輕舉妄動,拿出黃曆再看—「不宜動土」,那就改明個兒吧!誰知,要不了多久,老頭兒早一命歸西了。而這些文人也就和這老翁一樣,活在舊禮教的死胡同裡不知變通。何不跳脫出來換個方式尊禮教呢?而阮籍終究逃不過命運的捉弄,硬是逼他走上絕路;而那首不外傳的「廣陵散」,也就此成了絕響,無人再有幸聞之了。
《歷史的暗角》暗角?是指歷史遺漏了什麼嗎?在此作者是描述歷史上曾有的小人。這個名詞,似乎出現在歷史上不曾間斷。倘若沒有小人,那麼歷史就沒有它可歌可泣的地方;無奈總要添它個幾筆,「小人」於是形成,扮演著「欲重若輕」的角色。為何會有小人呢?外在環境及內在心態使然吧!一種要不得、惟恐天下不亂的心態,自己得不到的、看不慣的,就寧為玉碎。悖離正道、行邪路、短視近利。如同作者所說,小人不怕麻煩,常違反一些邏輯思考。先是見不得別人好,便想剷除,再趕盡殺絕以防東窗事發。當然,這些都是在仰人鼻息下所為,一但靠山倒了,又繼續尋找新目標,永遠身為反派角色,並博取他人的同情來掩飾、安慰自己。小人終究控制不了局勢,如紙包不住火,於是小人自食惡果,遺臭萬年,而他自己卻不知道。在他們作惡多端的時候,沒有人洞悉他們的技倆嗎?許多小人聯合,或許白的也變黑了吧!而這些為苦犧牲的聖潔靈魂,又該如何平冤昭雪呢?無論時代如何更替,正邪兩方永遠存在與對立,說「邪不勝正」嗎?有時候又不盡然。這些問題就留給時代的巨輪去咀嚼吧!既然無法避免,便由教育著手,去分野嫉妒與羨慕、是非善惡。或許這種人會日益減少(但不會消失),也算是一種對歷史的交待吧!
《結語》劉墉曾說:「歷史沒有錯誤,它只是發生,永不回頭。」以我們現代人的眼光回顧歷史,說殺父弒母是錯,篡位偷盜是錯,如果你真成了當時的主角,又該如何自處?歷史太繁複、人物太瑣碎,你唯一能夠掌控的,是你自己。只要行得正、坐得端,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對歷史,就算是有一個交待了。
是的,它是一本遊記,以現代人望古代、從歷史的某一端走一遭,跳脫課本、遠離參考書,是中國人的省思,猶如「神州懺悔錄」,更與王魯湘及蘇曉康合著的「河殤」有異曲同工之妙。超脫帝王將相的英勇建國、興敗盛衰;文人雅士的飲酒吟詩,清高迷仕讀了它,對歷史,有了更深、更另層的見解。
《一個王朝的背景》這篇是描述有關清朝的點滴。中國自五千年來均以「帝王」自居,只要是異己便稱蠻夷戎狄,自恃地大物博呼風喚雨,無怪乎讓「外族」不滿了,說到清朝,康乾雍三代盛世使我們不得不敬佩欽羡;承德避暑山莊的設置更是延攬外族的另一種方式。曾經有人諫言修復每個朝代必修的長城,而康熙卻認為勞民傷財而作罷;我們以為康熙建「木蘭闈場」是因為康熙貪玩,但作者點出那是一種「大規模的軍事演習」;翻閱史書,不是武宗三天兩頭不上朝,就是萬曆藉口推諉以致於在位二十四年只上過三次朝,而且那三次都是一時興起,中午或半夜才叫醒群臣,破壞應卯制度,無怪乎國政敗壞。套一句歐陽脩的話:「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這位精力充沛的康熙帝似乎比想像中的還要出類拔萃,無論是典籍著作、丈量土地、翻譯外來書等等均數目眾多;雖然大興文字獄來箝制人民思想,但他仍功不可沒。再談雍正,氣勢明顯就削弱許多,而文字獄卻更猖狂,除了親自撰寫「大義覺迷錄」暗示不可詆毀大清,還把所有他認為有「反派」思想的人事物通通fire掉;到了乾隆時更變本加厲,再加上寵信佞臣和珅,使和珅成為古今中外歷史上最富有的人,這恐怕連比爾.蓋茲都要讓他三分呢!
《流放者的土地》「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是亙古不變的「佔有慾氾濫」。古代對犯人的懲罰可說是花樣百出。打殺是皮肉之痛,流放是心靈之傷。居上位者,每天無所不用其極百般猜測何時有人不利於他,而想拔除這個眼中釘;輕則用刑、重則誅連九族,幾乎是商鞅連坐法的應用。我想中國最長的河並不是揚子江,而是哀怨的血河吧!這些臨禍的知識份子只能在此時重新去體認生命的價值︰「愁劇須憑酒,時危莫論文。」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 在這個被「打入冷宮」的非常時期,就可以看出誰真的可以稱得上是「朋友」,而不是一傳眾咻,然後一哄而散。千百年來,多少流放者,到了異域,成了異鄉人,變成那裡的原鄉人,再去收留來自他故鄉的流放者,而視後來者為異鄉人。然後,異鄉人又變成原鄉人,喝那裡的水、食那邊的栗、埋在那兒的土地。這種心情的高潮迭起,化憂憤為看開、讓悲傷轉無奈,人事的瞬息萬變,豈容我們預料?
《脆弱的都城》三國演義卷頭詞:「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每一吋土地上,都有一個故事,都有無數個印記。隨著時代的巨輪轉動,無論曾經滄海桑田,終將如海市蜃樓,煙消雲散。流放者多的東北也亦如此,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打在沙灘上。月盈則虧,水滿則溢,起落更迭乃是萬物循環之定理。它要人們記住曾有的失落、繼起的繁榮、再次的墮落,或是忽而地殼變動、沉睡海底。人定真的可以勝天嗎?恐怕不然吧!如果只是私心、私利,那很抱歉,恐怕只有被上天列為拒絕往來戶,猶九二一無聲的抗議。時代在變、思想在變,從三令五申到文化革命,從朝令夕改到大躍進,一次又一次,都是文化的覺醒、文明的演進。但,這真的是我們所要的嗎?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到底哪一個會遭到淘汰呢?城市的喧囂、燈紅酒綠早已侵蝕了人心,如何找出城市鄉村的平衡點?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生命的價值,在為替眾人服務,而不是為金錢忙碌。
《蘇東坡突圍》樹大招風、人怕出名豬怕肥,這在古代更為嚴重,因為自己的文采學功不如人,明鬥不夠就來暗的,在言語上搬弄是非,如此三人成虎、積非成是,黑的都說成白的了。蘇東坡沒被處死,是不幸中的萬幸。多少人有志不能伸、滿腔的熱血苦無發展。嘆世上沒有千里馬嗎?是伯樂不常有啊!李白云:「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誰也不是真的想成天瓊筵坐花、飲酒作樂,那是出自於無奈啊!看著自己被誣陷,遭受親友的漠視,死也死不出一個道理,也抓不住個從容赴死的理由,情何以堪!後來他體悟了,於是寫了:「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唯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害到公卿。」因為寧可庸庸碌碌平安一生,而不要過著生不如死的無尊嚴流亡生活。沈括背叛蘇東坡是不齒的行為;被群人陷害卻苦無良策,這真是歷史上的悲哀啊!在看透人世的狡詐歡謔,任何人的心都會趨於冷漠、都會想替自己的這種心情找一個出口。思緒乍然清明、往事煙消雲散,身居異鄉,偶發的靈感一寫不可收拾,洋洋灑灑、篇篇佳詠便應時而生,這何嘗不是文化史上的一波洪流?
《千年庭院》文革的「革命有理,造反無罪。」一夕之間成了眾所皆知的名言。罷工罷課,瘋狂地向舊教條挑戰,和千古的岳麓書院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無論時局再怎麼動蕩不安,始終秉持著教育的赤忱,而不是爲了進官加爵當誘餌來限制人民思想。自由的學風加上環境的山明水秀,光是硬體設備就很有看頭了,文學氣息日益昇騰,辦學人說什麼也要讓它傳承下去。教育是重要的,台灣的教育體制也不斷地在改進中。只是在這過程中,不單是某部分的人參與或決策。
《抱愧山西》書中提到山西其實是富有的省分,而不是刻板印象中的貧窮。懷抱理想欲實踐的人們,不約而同選擇了這片土地。「大家並不喜歡貧困,卻又十分擔心富裕。」我想,這句話的形容是很貼切的;否則,在共產大國蘇聯解體後,還能在故土將這種思想綿延下去實為不易。想大陸地廣人多,物資卻只流通於部分地區,因此當共產主義開始風行時打著:「只要支持我們,我們就給你們麵包和食物!」的口號,於是立刻受到廣大的迴響。而從今後,那片海棠便已滲透了某種危機,直到現在二十一世紀才有了一絲的覺醒。據說山西商人是頗負盛名的,懂得刻苦耐勞、講信修睦,不短視近利,也不好高騖遠;一步一腳印,穩紮穩打,又善於管理,才有今日的成果。但經過幾回歷史的摧殘,往昔的繁華已不復見。
《鄉關何處》「晴川歷歷漢陽處,芳草萋萋鸚鵡州。」崔顥獨自登高,一股被遺棄之感襲上心頭,「被誰遺棄?不是誰人,是宇宙。」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終要愴然而涕下,是不是就是這種感覺?作者離鄉多年,儼然已成游子,天天惦著故鄉;但真有機會回鄉,卻又有種「又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感覺,或許他沒有賀知章那種可以面對小孩兒問他何處來的勇氣吧!在異鄉遇到同鄉人,是多麼的歡欣!於是乎漂泊的感受更勾起了悵然的情緒,猶如飄浮不定的浮萍們都是生長在水裡;都是神州,卻不知根著何處、下一刻會出現在哪裡。緬懷曾是同鄉人歷代聖賢的偉大事蹟,點滴兒可以拿來自我安慰吧!故鄉土的故鄉人、故鄉事,令人欣慰亦汗顏。喜的是文明的進步、憂的是文革的創傷。於是,時代更替、興亡盛衰,亦在臉頰上留下歲月的痕跡。
《天涯故事》海南島,一個不被重視的「天涯」,卻默默承受北邊賜予它的冷嘲熱諷。這個鮮為人知的瘴癘之地,一直被認為是貶抑的最佳去處。不讓你在這片中原闊土繼續發展,又免去殺害臣民不公的流言,於是一個個的文豪,就在此消磨了大半輩子。與其說消磨,其實一開始或許還會那麼怨天尤人一陣,日子一久,嘴膩了、聽煩了,只得看看身處的環境是怎樣的一個地方。因為高高的皇子,或許早把你這號人物忘了,所以,還是乖乖的在此地活一陣吧。是呀!當你已逐漸熟悉、愛上這個地方時,背後便有人搧風點火,皇子御筆一指,要你兩岸三地奔波,讓你片刻也不得閒。瞧,這就是「萬人之上,一人之下。」制度下的蓄生憤懣,卻又無處申訴的淒涼。海南有海南的美、海南的嬌、海南的故事,敞開了雙臂迎接著流放者的雋永小詩。活在這裡,想得更寬更廣,什麼是名垂青史、中流砥柱、平冤昭雪?一切都將不重要了。
《十萬進士》科舉在中國歷史上一直佔有重要的地位。每個制度在初施行的幾年成效都都還算不錯,但時間一久,制度便起了化學變化,失去了公平、正義。例如某次大陸考題問道:「為何國家在追求一個中國時,除了外交,必要時不排除以武力犯台?」而正確答案是:「台灣本來就是屬於大陸的一部分。」由此可知,一項國家型的考試,是可以灌輸人民思想的,偏偏科舉又活了一千三百年之久,無怪被拿來做為非法途徑。從前布衣能卿相,但自九品官人法設立後,變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考試不再是為光耀門媚,而是為了一官半職,實為可笑。例如蘇洵的屢試不中,只好借兒子齊榜來沾風光。隨著聯考制度的廢除,各種升學管道紛立,是否也要詳加考量它的可行性及配套措施?急於推行的結果恐怕只是惹來更多的怨聲載道吧!
《遙遠的絕響》古代許多文人,所著名書,到頭來卻被殺害;他們生在那種群雄割據、爭權為重的時代,爾虞我詐、互相殘殺,這些都是歷史的黑暗面。作者對阮籍著墨許多,他是個奇人,明瞭世態炎涼,不拘古板禮俗。中國人被禮教束縛多年,不是說規矩不好,而是太形式化及呆板。有個故事提到某老翁深信堪輿術,出門行前均先翻看黃曆再行定奪。一日欲出門,翻看黃曆卻寫著「不宜出門」,老頭心想既然不宜出「門」,那就翻「牆」,總說得通吧!誰知那牆應聲倒地,就這樣壓在身上,家人聞聲欲來搭救,老翁卻指示家人不可輕舉妄動,拿出黃曆再看—「不宜動土」,那就改明個兒吧!誰知,要不了多久,老頭兒早一命歸西了。而這些文人也就和這老翁一樣,活在舊禮教的死胡同裡不知變通。何不跳脫出來換個方式尊禮教呢?而阮籍終究逃不過命運的捉弄,硬是逼他走上絕路;而那首不外傳的「廣陵散」,也就此成了絕響,無人再有幸聞之了。
《歷史的暗角》暗角?是指歷史遺漏了什麼嗎?在此作者是描述歷史上曾有的小人。這個名詞,似乎出現在歷史上不曾間斷。倘若沒有小人,那麼歷史就沒有它可歌可泣的地方;無奈總要添它個幾筆,「小人」於是形成,扮演著「欲重若輕」的角色。為何會有小人呢?外在環境及內在心態使然吧!一種要不得、惟恐天下不亂的心態,自己得不到的、看不慣的,就寧為玉碎。悖離正道、行邪路、短視近利。如同作者所說,小人不怕麻煩,常違反一些邏輯思考。先是見不得別人好,便想剷除,再趕盡殺絕以防東窗事發。當然,這些都是在仰人鼻息下所為,一但靠山倒了,又繼續尋找新目標,永遠身為反派角色,並博取他人的同情來掩飾、安慰自己。小人終究控制不了局勢,如紙包不住火,於是小人自食惡果,遺臭萬年,而他自己卻不知道。在他們作惡多端的時候,沒有人洞悉他們的技倆嗎?許多小人聯合,或許白的也變黑了吧!而這些為苦犧牲的聖潔靈魂,又該如何平冤昭雪呢?無論時代如何更替,正邪兩方永遠存在與對立,說「邪不勝正」嗎?有時候又不盡然。這些問題就留給時代的巨輪去咀嚼吧!既然無法避免,便由教育著手,去分野嫉妒與羨慕、是非善惡。或許這種人會日益減少(但不會消失),也算是一種對歷史的交待吧!
《結語》劉墉曾說:「歷史沒有錯誤,它只是發生,永不回頭。」以我們現代人的眼光回顧歷史,說殺父弒母是錯,篡位偷盜是錯,如果你真成了當時的主角,又該如何自處?歷史太繁複、人物太瑣碎,你唯一能夠掌控的,是你自己。只要行得正、坐得端,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對歷史,就算是有一個交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