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03 23:40:30blueful

關於Das Parfum香水

Das Parfum文本大綱
*第一部:p15~p114 共100頁 佔全書46%
 第二部:p117~p156 共40頁 佔全書18%
 第三部:p159~p230 共72頁 佔全書33%
 第四部:p233~p237 共5 頁 佔全書3%

*第一部:
主角:讓-巴蒂斯特.葛奴乙
出生地:法國
與眾人物之關聯(跟他有關的人幾乎都不得好死):

《第一部》
母(拿菜刀切臍帶,被誤認為殺嬰,被判死刑)→奶媽香.畢喜(把他丟給神父)→泰利耶神父(覺得他被小嬰兒給「嗅」透,慌張丟棄)→賈亞爾太太(失去嗅覺而把他養到8歲)葛奴乙嗅覺啟發,後來賈亞爾太太死掉→皮革匠革利馬-在鞣革工廠工作到13歲,葛奴乙為了香氣殺了第一名少女,此時他還不知道如何保存香氣→香水師紀優塞培.包迪尼(自以為可以贏過另一個香水製造大宗培利西耶,買了他出的「愛與靈」香水想藉由模仿而致富)葛奴乙藉由送皮革得以要求包迪尼讓他留下來做事,造出「愛與靈」的香水並改良成「拿坡里之夜」,使包迪尼的香水大賣。他在包迪尼那裡學會如何認識各類原料名稱,並調配香水。包迪尼私心地要他記錄所有他所創造出的香水的配方,葛奴乙偶爾也故意出錯,怕包迪尼因為他太優秀而趕走他。學會以蒸餾法做香水,得知要到南方去才能學到更好的技術。橋倒塌,包迪尼與其妻子身上。→

《第二部》
前往奧爾良,蟄伏在全法國最遠離人群的「康塔爾的鉛彈」2000公尺高的火山頂上7年→在皮埃爾弗鎮回味這些年所接觸到的味道→被埃斯皮納侯爵「泰亞德」拿來利用發表「致死流體說」,裝昏而被送到蒙帕利埃→在香水業發達的蒙帕利埃,葛奴乙製造出「一個聞起來有味道的人」的香水得以活在「人群」之中,而成為上流社會的人→侯爵自以為可以攀登巴黎最高的山頂在上面待3天且反老還童下山,死→

《第三部》
前往香水及其原料、香皂、油的製造和買賣之都「格拉斯城」→物色到一名少女的特殊香氣,決定學習如何保存這種香氣的方法→在阿努飛夫人的香水廠工作,學習熱萃法、冷萃法等等→利用自製的「無辜的香水」博取同情,也利用「驅除劑」取得安寧→先實驗把狗的氣味留住製成香水成功後,連續殺了24名少女→當地第二執政官里希怕女兒珞兒也遭毒手,想把她嫁掉,卻仍失算→葛奴乙被抓且證據確鑿,被判死刑→行刑前葛奴乙所使用的香水使大家忽然覺得他不是兇手→覺得他不是惡魔而是天使,廣場上大家興奮著魔而雜交,里希也要求葛奴乙原諒他,城裡的人忽然把這件事都忘掉了,隨便找個替死鬼草草了事→

《第四部》
他在身上灑了一種香水,人們由敬畏變成慾望、由驚訝變成狂烈的仰慕,全部人衝向他,每個人都想擁有他的一部分,開始把葛奴乙的身體撕裂而生吞活剝,半小時後,葛奴乙便消失無蹤。

*由香水本文印証「為什麼要讀文學」?
  作者派區克‧徐四金(Patrick Suskind),1949年出生於德國史坦柏格湖畔(位於巴伐利亞)。父親是當地著名的記者。高中畢業後,拒絕服役,十九歲時逕自前往慕尼黑與普羅旺斯地區艾克斯的大學進修歷史課程。從那時起,他也已經開始從事散文及電影劇本的創作。

  然而,這位知名作者的生活並不為眾人所知。雖然人們對他推崇備至,他盡可能的避免公開露面,幾乎不接受任何採訪,也不接受別人對他的致敬和讚揚。1981年徐四金以一齣《低音大提琴》初試啼聲,旋即受人矚目;直至今日,該劇本仍大受歡迎,同時,也是德語系國家地區上演最多場次的舞台戲劇作品。到了1985年的長篇小說《香水》問世,在文壇上掀起了極大的轟動,也因而成為國際性的重量級作家。1987年出版的短篇小說《鴿子》,更肯定了他身為作家更新敘述手法的能力。1991年出版《夏先生的故事》,由於配合名畫家桑貝的多幅彩色插圖,更使這本自傳意味濃厚的小說呈現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風貌,甫一推出,立即進入暢銷書前十名。

  徐四金的最新作品為1995年發表的短篇小說集《棋戲》。這位『當代文學奇人』的作品雖然不多,但已足以讓他成為耀眼的風格作家,同時也蘊含古典精神的敘述高手。以上資料出處:http://www.wisknow.com/version/ad/lm004_author.html

* 「嗅覺,千絲萬縷的線索」:本書被稱為是「嗅覺小說」一點也不為過,因為,讀完這本小說後似乎讓人恢復了敏銳的嗅覺……。從寫實/自然主義以來,視覺效果佔據了美學欣賞的絕大部分,再加上電影、電視、動畫的技術從旁推波助瀾,嗅覺意識在文學閱讀裡嚴重萎縮,甚至比不上觸覺及聽覺的描述。

*「複雜的人性」:操控群眾的精彩結局很容易被解釋為是指涉希特勒,其實,廣泛地來看,倒不如說是警告所有過去和現在的法西斯或群眾運動,如癡如醉的群眾狂歡縱欲可能發生在一場政治演說、一場足球賽、一場音樂會或是一次嘉年華會之中。在《香水》,徐四金將悲劇主角葛奴乙(Grenouille)創造成一個舉止像吸血鬼般的怪物、長相如鐘樓怪人般醜陋、百毒不侵的惡魔,集西方妖魔鬼怪於一身,然而他也是個有創意的天才兼墮落病態的鬼才;讀者不妨問一下自己,為什麼在他二十六次謀殺之後,仍會對他產生同情,甚至使讀者有參與謀殺共犯的感覺?其實,道德是相對的,葛奴乙周遭的人比他更邪惡,各個工於心計,從母親、神父、孤兒院到老闆都憎恨、輕視或利用他;葛奴乙在非人的折磨環境下苟活著,本身就是險惡環境下的犧牲者,那麼,他所犯的罪惡顯然變得不是最惡的了。

*它能當作消遣文學(Trivialliterature)般的犯罪、歷史、情色、政治、恐怖小說來閱讀;也可以就故事的一些主題來深入探討群眾運動(群眾犯罪的責任歸屬)、天才的危險(操縱群眾)、香水的引申義(任何外在裝飾的形式)。由於這種多層解讀的可能性,讓《香水》被視為典型的後現代小說。以上資料出處:誠品好讀2001年10月,第15期,頁56~57,文/彭雙俊。

《文學與人生之間的關聯》
沈雁冰在「名家談文學」一書中(頁222~226,牧村圖書有限公司出版)的「文學與人生」一篇中提出:
  西洋研究文學者有一句最普通的標語:是「文學是人生的反映(Reflection)」人們怎樣生活,社會怎樣情形,文學就把那種種反應出來。……所以可說「文學背景是社會的」。「背景」就是所從發的地方。……文學與人生的關係,單是說明「社會的」,還是不夠,可以分下列四項來說一說:

(一)人種 人種不同,文學的情調也不同。東方民族多含神秘性,因此,他們的文學也是超現實的。法國作家描寫人物,寫他們的感情,非常熱烈。
(二)環境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環境,就有那時代環境下的文學。著作家處處暗中受著他的環境的影響,絕不能夠脫離環境而獨立的。
(三)時代 英文Epoch,連時代的思潮,社會情形等都包括在內。
(四)作家的人格 大文學家的作品,哪怕受時代環境的影響,總有他的人格融化在裡頭。法國法朗士(Anatole France)說,「文學作品,嚴格地說,都是作家的自傳。」

  梁遇春在「名家談文學」一書中(頁227~237,牧村圖書有限公司出版)的「文學與人生」一篇中提出:在Conrad《人生與文學》他說:「文學的創造不過是人類的動作的一部分,若使文學家不完全承認別的更顯明的動作地位,他的著作是沒有價值的。」(請參照《香水》一書譚石的導讀)

《自我內在的探索》一開始是神父發現神父自己被「嗅」光了,讓讀者知道他有嗅覺這方面的才能,他一開始對任何名詞都背不起來對事物的記憶都是利用嗅覺來把名詞安上去,於是他漸漸發現用味道比別人用視覺的記憶還要強烈。為了蒐集保存那令人著迷的香味,他一步一步地學習如何製作「香水」,從快速地做出「愛與靈」的配方得到包迪尼的青睞後,前往南方學習更完善的製造香水的方式,以避免先前的失誤——那個沒有辦法好好保存下來的少女的味道。他把自己的嗅覺認知到發揮淋漓盡致,除了和世人以交相賊的方式活著來換取自己最大收益,他逐漸懂得如何去製作可以左右人心、操縱群眾的香水,直到他搜集了26種「香水」之後,從來沒有被人「愛過」的他,最後仍以一種操縱群眾的方式來得到他所認為的一種「由愛生恨」的愛。(請參照頁數52行2~7、頁76行2~3、頁81行5~14、頁88行11~17、頁97、頁164~165等等)。

《外在世界的體認》出生時的沒有體味,而被人視為是異己,從母親、神父、孤兒院到老闆都憎恨、輕視或利用他,他在非人的折磨環境下靠味道審視自己及觀察他人的來尋求自保,只為了要追求一個目標,藉以發明香水來控制那些曾經加諸在他身上痛苦的鄙夷的人類們。所有和人的相處,別人都只是要利用他而已,而他也甘心被利用,順便進行著自己的大事。和他有關的人最後幾乎都沒有好下場,他似乎比那些人要技高一籌,他懂得適時保護自己,取得別人的信任來換取自己的苟活。(請參照頁數33~36、頁96行17~頁97、頁110行5~14、頁111行1~5、頁138~140、頁141、頁234行2~6)。

《生命永恆之追尋》當他使用香水讓大家瘋狂的時候,文章寫道:「他一直想要的,也就是,要別人愛他,在做到的最後一刻卻變得無法忍受。因為他並不愛他們,他恨他們!他突然知道,他絕不會因愛得到滿足,而是由恨——他對他們的恨,和他們對他的恨。但是,他對他們的恨卻得不到回應。」他使用了他所製造的香水讓大家聞到那味道,而產生想要把他吃掉的衝動,因為他自己本身是沒有味道的,最後的自殺(我覺得這算是自殺的一種)可以被視為生命永恆之追尋(請參照頁數120行1~7、頁121行13~頁122行1~6、頁126行~頁127行11、頁150行3~頁151行7、頁179行10~12、頁181行8~頁182行11、頁221~225、頁234行7~11、頁233~237)。

文學概論,涂公遂著,五洲出版社,頁301:「就藝術的意義來說,文學也是一種藝術。是語言的藝術,是文字的藝術,也是思想的藝術和情感的藝術。所以,凡是一切關於藝術的研究、原理、解釋、批評的說法,無不可以應用在文學方面。特別是談到藝術的起源、特性、美學的諸問題,沒有不是包括文學和其它藝術在內的。……同時,文學與同一範文以內的其他藝術如圖畫、音樂、舞蹈、戲劇、雕刻、建築等等,卻又是各自獨立而各賦有特性的藝術。沒有人會將這些藝術視為同和文學一致的東西,就猶如圖畫和音樂的並不一致一樣。這樣說來,它們究竟為了什麼而同被認為是藝術,而又為什麼而被認為各有獨特性格,其中的同與異的顯然界何在……」

順著香水風潮,想起以前曾在文概課小組報告談論起這篇文章,就拿出來跟大家分享吧。原報告完成於2003.11.16
野猴子 2008-01-12 21:57:14

很有料的文章

關於香水中葛奴乙孤處在洞穴一段,
給我的感覺是一個人反覆的賞味自己,
徹底的啃食內在過後,前所未有的單薄感油然而生,
對於權力外衣的渴望也從此燃生

這給了人物拾起權力的動機,也映照了創作者普遍的心路歷程:
一種完足的消化自過後的性情轉變

人狼 2006-12-10 01:28:09

這篇報告挺不錯的

以前有作家曾經說過他對於香水這本書有某種厭惡感,
因為”作者過於敏銳的嗅覺”令人不寒而慄
這是一個不錯的誇獎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