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18 16:13:05blueful

哪堪「更哪堪」


*「有些人一但錯過就不再」(劉若英.後來)
但有些人終是必須錯過。
錯過,不是只有擦肩而過的閃逝來不及慰留,
更有你知道要留卻無法留住的憾恨與惘然。
不再,其實早就是個必然的預示,
只是我們都倔強地不願承認罷了。
生命中總有著這惘惘的威脅,
也才有美,也才有怨,
特別是別離的哀怨。
江淹.別賦說:「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離情不也是種分別?
於是,思悠悠,恨也悠悠。

*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
不懂,為什麼寫景就等於寫情。
直到拿了詞來映證,發現寫景的詞句,都暗暗含情。
透過鋪陳、象徵、烘托意境而漸逼出的情意,
讀來倍覺哀傷。
就拿南唐李璟的〈攤破浣溪紗〉一詞來看: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
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干。

傅庚生先生說:「意以為全闕固脈注於一『殘』字耳。
『菡萏香銷翠葉殘』,是荷殘也;
『西風愁起綠波間』,是秋殘也;
『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是人在殘年對殘景的不堪看也;
『細雨夢回雞塞遠』,是夢殘也;
『小樓吹徹玉笙寒』,是曲殘也;
『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干』是淚殘也。」
全詞皆殘啊,點了才明白。

另,王夫之薑齋詩話「以樂景寫哀,倍覺其哀樂也。」
哀到極致,為脫離哀痛,
就想要以曠達的心、釋然的角度去切入哀傷的事,
看能不能暫時跳脫這傷人的境地。
而自我安慰的結果,往往哀戚依舊,甚或更倍,
迂環不絕。

*討厭宿命式的迴圈,重覆與循環。
因為要抽身,很難。
小調預示著我無法掩飾或改變我生命本質的基調,
頂多只是讓溢出的,以瀟灑帶過,
試圖的掙扎反而成為可笑的罪過。

詞選課,老師曾問到:
「你們願意做一個感覺細膩的人,感別人所不能感,
但是卻必須乘載巨大的情緒波動的這種負擔嗎?」
其實大部分的人都是願意的,
連老師自己也大聲說了「我願意」,
而我卻迷惑了。
想抽身離去,
但也許終究是嘴上瀟灑。
哪堪更哪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