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03 14:49:47海鯨

少年孟子 中二A 陳毓旻

親子連線:
孟子曰:「曾子養曾皙,必有酒肉;將徹,必請所與;問有餘,必曰:『有。』曾皙死,曾元養曾子,必有酒肉;將徹,不請所與;問有餘,曰:『亡矣。將以復進也。』此所謂養口體者也。若曾子,則可謂養志也。事親若曾子者,可也。」
孟子說:曾子奉養父親曾皙時,每餐飯一定準備酒肉,父親吃完,要把剩下酒肉拿走時,也一定請問父親這些酒肉要給誰吃,如果在用餐時父親問說還有沒有多的,曾子不論有或沒有,都一定答說:『有』曾皙死後,曾元奉養父親曾子,也每餐一定準備酒肉,但是要把剩菜撤走時,並不問要給誰吃,如果曾子說這道菜還有沒有多餘的,曾元就會據實以告,沒有多餘的就回答說:『已經沒有了,父親喜歡的話,我再重新準備。』這只是能奉養父親口腹的行為。像曾子這樣的,則可以說是能奉養父母的心意,是奉養父母心意的行為了。我們要像曾子這樣侍奉父母,才算及格。
師生連線:
孟子曰:『夫道若大路然,豈難知哉?人病不求耳。子歸而求之,有餘師。』
孟子說:道就像大路一樣,哪裡會難以明白呢?人的問題只是在不肯用心探求罷了。你回去用心探索體會,就會有請教不完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