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11-09 20:15:38果子

不能忽視的成績單--《歷史社會學的興起》

閱讀「文本厚度」很高的書是挺累人的一件事,這意謂書裡所蘊含的典故、文獻、論述的份量相當雄厚,Dennis Smith的《歷史社會學的興起》介紹14位學者的作品,那些書全部堆起來大概有半身高吧!
這本有點像學案體的導論性書籍,扼要地將每位作者的出身、時代背景與主要著作的內容敘述交待。由於意在探索歷史社會學這一研究取徑的可能性,因此作者會各選出一本著作加以詳細地介紹與評論,有時會感覺像是書評彙編或摘要總整理。
但畢竟Smith的功力不止於此。像是檢視歷史社會學的成績單一樣,他相當系統性地將該學門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可以讓人很快地有整體性的認識。他將學門的發展與當時歐美社會的政治經濟狀況聯繫起來,第一階段(戰後至六○年代中期)著重於體系的研究,這源自於社會學家對社會現狀的鞏固;第二階段(六○年代中期至八○年代)則開始轉向社的進程的探應,對「變化」或歷史的關照遠勝於上一階段,這與六○年代各種弱勢團體的發聲、對冷戰體系的不耐與不滿有極大關聯,因此權力、弱勢階級(團體)、以及資本主義的形成過程成為這個時期的主流;第三階段(七○年代中期迄八○年代末)正逢日本經濟力量大幅上升,歐美國家面臨優勢不再的憂慮景況,因而對於國家在經濟事務、軍事與政治上的影響力予以較多的考慮,並重新思考民主價值與社會正義的可能性。
雖然研究主題廣泛多元,但是該學門在研究方法上卻有相似的堅持。不論是從左派或右派出發,這些研究者都強調歷史流變在探索社的性質的重要性。Bloch描述14世紀前的西歐封建社的、Anderson從古代奴隸制一直追譽到近代絕對主義國家的興起,以及Braudel描述15-18世紀地中海世界的變與不變,都是直接從歷史研究思索資本主義興起的動力;E.P. Tompson、Elias等人不將階級與情感概念視為固定不變的事實,而是探應其「興起」與「進程」。即便如強調社會體係的Parsons等人,作者亦認為社會變遷在其後期著作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多。也因為如此,即使這些研究者在傳統上分別被歸類於社會學與歷史學,但在試尋找結構或規律的同時,又不忘強調歷史機遇的重要性,這種跨越兩個學門的思考成為該學門得成立的基礎。
在作者的帶領下,讀者不僅能輕易地了解歷史社會學的方法,同時對於這方面的既有成就能迅速地暸然於心;不論是讓初入門者藉此書目延伸閱讀,或是讓已有實作經驗者審思參考,這都是本恰如其份的書籍。這十幾位研究者的專注範圍各有不同,理論立場差異極大,作者刻意讓他們在相同的議題上針鋒相對,是筆者在閱讀當中感到獲益最多的地方。例如資本主義到底何時興起,就可以看到Blcoh繁盛的11到14世紀、Braudel的15世紀和Anderson的絕對主義國家,這些人強調資本主義的基礎是奠基於「前」資本主義,而Giddens則相反地注重這兩個時代的差異性,藉以凸顯工業革命後的一切變化。
  這個學門歷經沉寂到重振,時間還不到半個世紀。研究對象的多元嬗變,方法的不斷嘗試,甚至觀點歧異相左,種種澎湃的思考活動早從戰前就已展開。一門學術絕對是由紮實的思索和不斷辯難,才能創造出具創造性的豐碩成果,才能無懼於學科的界限與自尊,用開放的態度將結構的普遍特性和時間維度的思考相互結合。當歐美能展示出五○年代有什麼學說,六○年代有什麼試驗、七○年代有什麼伏流、八○年代有什麼轉向時,我們卻仍然缺少一本近五十年來的學術史。這是缺乏夠資格的人來寫,還是根本沒有足夠的東西能寫呢?

Smith, Denni,周輝榮、井建斌(等譯),《歷史社會學的興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