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01-11 12:27:32果子

輕薄桃花逐水流––解讀的變奏曲Ⅲ

五○年代臺灣的電影形成三分天下的情況,
政府雖然自1945年以來不斷推行「祖國化」的政策,
一方面將所有蘊含日本色彩的人事、地名、地標、
地物、書籍文件等等全部銷毀清除,
另一方面進行民族精神教育等國家/民族意識的改造工作,
但是政府對日本文化並非完全禁絕,
一反廢止報紙日文版的迅速果決,
日本電影倒是依舊蓬勃發展,
一直到六○年代,偶而的禁演並沒有動搖日片的市場,
自然,日式的「風情」也持續地被消費,
從場內的螢幕到場外的歌舞秀,東洋的肉體依舊活躍。

除了臺語片與國片外,
戰後臺灣電影院另一個大宗當屬美國產品,
一反殖民地時期透過日本間接認識西方,
戰後國府與美國的親蜜關係
使得各樣的美式文化產品隨之引進,
金髮碧眼、豐胸肥臀(女)、高挺、胸膛寬闊、紳士風度、
深邃的眼眸(男)等形象,
可以輕易、大量、快速地買票進場,
與長得和電影人物一樣的、支援我們、保護我們、
與我們同在自由陣營的美國大兵一起觀賞。
所謂的大膽穿著、大膽對白,自然衝擊島內風氣。
因此,大部份挑戰尺度的電影來自美片與日片,
連帶著國內的電影宣傳部份也跟著這股風氣而跑。

這樣舖陳的理由,
在於得以輕易地推想殖民帝國主義對臺灣電影的影響,
我們可以說雖然這些影片的道德、形象標準與我國有所差距,
但在殖民遺緒與強勢文化的壓力下,
這些電影還是沒有辦法阻擋,
擾亂了文化清潔運動想要淨化人心、清理文化的既有進程。
不過,資本主義邏輯似乎更能涵蓋解釋,
因為日本作為戰敗的前殖民主,
取而代之的美國實際上也支配著日本,
其所擁有的帝國餘暉根本不敵國府有意且強力的清理,
因此,「非不能也,不為也」的原因在於
獲利的需求勝過道德的考量。
不過,這又是為什麼呢?

如果我們說臺灣已進入高度資本主義階段,
或是用已納入跨國資本的傾銷市場來解釋,實在是太過籠統。
1949年以後為了替島內剩餘的農產品尋找出路,
以解決農村復員問題並賺取短缺的外匯,
臺灣重建戰前與日本的經貿關係,
使得日本獲得便宜的蔗糖,降低農業支出以發展工業,
臺灣得以外匯所得再投入生產,逐步累積經濟力量,
五○年代兩者在經濟上互相依存;
不只如此,政治上一反八年抗戰的互相對立,
日本成為國府在亞洲堅強的反共盟友,
經濟政治上的緊密聯繫使得文化上不再採取斷然禁絕的態度,
何況,文化娛樂事業並不直接妨礙統治正當性,
所謂殖民遺緒遂意指日本品味的市場規模,
在有利可圖的前提下引進能賺錢的電影似乎也就理所當然。
立基於此,回過頭來尋求帝國/跨國資本的移轉過程,
也就不會有前殖民主繼續文化殖民的理論謬誤,
而能在資本邏輯下,突顯國府自身的選擇與被迫選擇,
也較能明暸何以日片與美國片充斥於各大電影院。

不論是單從帝國主義來思考,
或是放入資本主義的框架解釋,
兩種方式皆點出一個重要的問題,
即是原先似乎對等的「電影」與「文清」已出現強弱之別,
電影的帝國/資本/娛樂的需求遠大於文化上的淨化,
在尚未釐清文化清潔運動之前,
兩者不對等的解釋將繼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