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14 13:50:17小黑

我不是文藝氣質青年

我不是文藝氣質青年

幹,小的時候,不管走到哪裡,都會被人家說,挖,你好乖喔,會跟我爸爸媽媽說,你家有這樣的小孩好好喔,真聽話,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我國中畢業,鄰居的媽媽會看我會去哪裡玩,然後才讓他的小孩子「很放心」的去,我的一舉一動彷彿是別人眼中的「乖」的保證。

其實很幹,只不過是功課好一點,小學功課算什麼,國中功課要努力念才能拿分,而且我一直不注重分數,常常故意考爛,證明我不是「乖學生」,然後在各界壓力下,「被迫」坐在書桌前唸書。
不想讀阿,讀那麼多說,成績高又不代表什麼。於是我開始胡思亂想的道路。

國三開始,每天抱著收音機,聽流行音樂,聽那些無聊的國中生留言愛來愛去,坐在書桌前,念不下書,想著要怎麼證明自己不是「乖小孩」,開始看亂七八糟的小說,整天睡覺,坐在書桌也打瞌睡,白天只想看漫畫。

後來,覺得自己經歷好多無法發洩,滿腦子都是奇怪的點子開始發酵,於是開始書寫,拿國小的簿子胡亂塗鴉,開始寫信交筆友,開始上網聊天,過著每天在那邊「安安」的生活。

高中,高一時,慶幸自己在別人眼中不是「乖小孩」了,成績不高,可以在外面混到很晚,可以考前一晚才死命唸書念到睡著然後想辦法能過就好,上網喀打撞球,那時候其實還是很乖,比起現在,但是高中生活比我想像的還要無聊,我加入社團,開始搞亂七八糟的人際關係,去接觸鄉下小孩接觸不到的東西,一度認為功課成績一點也不重要,出社會了什麼都是你的,現在不重要。

這樣的生活讓我迷惘了,我開始看書,尋求心靈的慰藉,我開始延續國中時漫無目的的書寫,在大學聯考壓力下,丟下書本,捧起一堆別人口中說的文學名著,存在主義,浪漫主義,後現代,我更迷惘了,那種爆炸性的思考衝擊著「乖小孩」的我,我的確太乖了,乖到嫩,到一種境界。
於是我暴走,第一次聽搖滾,是在大學聯考前兩個月,愛上了那種音樂,開始滿腦子搖滾不死的念頭,計畫長髮,計畫旅行,計畫書寫,開始遙不可及卻可笑的夢想家路程,聯考理所當然的墮落,也沒重考,也不想落入考試讀書的世界。
一如計畫中的,我留了長髮,旅行不斷穿插在我的大學生活,卻也都沒走出這島國,也僅限於交通工具可以到達的地方,而且要有音樂或是星空。

成為偽文藝青年的道路上,抽煙,喝酒,搖滾,電影不可或缺的出現,而且是長期以來情人去死團員的秘密會員,我沒有發表太多的書寫,也僅止於個人的murmur,沒有任何創作,少數的底片膠捲在無意中迷失,驚覺我是半弔子,卻使不上力,偽乖小孩,偽文藝青年我,在這「乖小孩」「文藝青年」標籤底下虛無飄渺,什麼都不是。

在我對周遭環境怨恨之時,我對我自己的無力感到遺忘。
這是默哀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