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9 16:14:38黑輪

無聲的力量。


是的,我暫時逃離了那紛擾的城。

近期有太多的聲音和文字在我們眼前和耳邊流串,無論是我們想聽的或不想聽的,而我們也都因此做了選擇。我一直都不是個激進的人,常常也會苟同身邊和我立場、價值相左的言論,反正講歸他們去講,於我又何干呢?時間依舊流逝,我們當下也不會因此而有所損傷,聽過就算了,人生還有其他更重要的事,不是嗎?我最近要買房子,工作壓力也越來越繁重,常常已經到了分身乏術的地步,有時候只要在上下班的途中稍微塞車就開始不耐煩,每天下班就只想要看些無腦的書或影集讓自己的腦袋休息,這樣子在辦公室、車陣中、家中、度過的時間,組成了我的每一個當下。

現在,城市中的那些紛亂和我每天的生活彷彿是兩個平行世界

試問,當我連自己的生命都無法兼顧時,我要如何去為了更難以描述的未來奮戰呢?在台灣現在的社會,跟我一樣的人一定很多,每個人對於自己的生命應接不暇,甚至有時候只是為了求一頓溫飽都有困難,又有甚麼力氣可以為了未來發出怒吼呢?因為如此,我們被歸類為無聲的一群。

不過,我們真的無聲嗎?

當我走進銀行和郵局看著那些窗前的員工為我們處理著一件又一件的事務;當我在飲料店看著為我搖著飲料的店員;當我開著車看見在路邊賣玉蘭花的婆婆;當我到了海邊看到在外拍模特兒的攝影團隊,我都聽到了他們的聲音,這些聲音就不是聲音嗎?而我是否應該告訴他們我們的國家正在面臨重大的危機,我們都應該一起站起來打倒國家機器?

不,並不是這樣的。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他面對這個世界的方式,我們永遠不能為他人而活,我們不知道今天站在對面的人們曾經經歷過甚麼,就如同政府不知道人們正經歷著甚麼。尊重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獨立的思考,縱使我們的立場相對,我也應該尊重你有你的思考跟你所經歷過的每一分每一秒生命。這才是我所理解的自由,這才是我理解的民主。

現在的我,依然無聲。

無聲也有無聲的立場和選擇,我可以無聲的坐在辦公室聽著長官罵著那些奮戰的學生;我可以無聲的坐在車上聽著廣播名嘴說著謬論;我可以無聲的坐在電視機前看著不公正的媒體播報不實地新聞,我也可以在自己行有餘力時無聲地坐在學生群裡彷彿自己和他們一樣勇敢,但接著在稍微疲憊時就無聲的離開。是的,這說穿了是一種自私。就算我在百忙之中依然逐條研讀了服貿的條文,就算我在臉書上引用了贊成學生行動的文章,縱使我讓身邊的人知到了我的立場,但我眼裡依然只有自己,或自己所愛的。

「你面對你面對的,我面對我面對的。」

大四那年,我大學時期的最後一齣戲《非要住院》中有這麼一句台詞,離開大四近十年的歲月中,我常常想到這一句話,我也想用這句話做為最近紛擾的註解。對我而言就是如此,我不是聖人,誰都不是,我只想在意我所在意的,但我也尊重你(們)所在意的,每一個人的聲音都值得被聽見,但每一個人也都應該尊重別人的聲音。

縱使,有部分的人並沒有聲音。






上一篇:關於現實。

下一篇:回家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