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15 20:30:56魯玉

別急著「Google」









 

  今天遇到兩件事情,都跟用 Google 搜尋資料有關。

  其一,一位碩士班二年級的學妹來我們機關做實驗,問我知不知道培養基中某種成分的濃度。

  其二,我們這個部門最年輕的一位同事要幫前輩做一個動物實驗,但是不確定要用哪一種途徑將病毒送入動物體內,換言之,就是不知道用哪種接種方式。情急之下,就從隔壁辦公室過來找我想辦法,順便發一下前輩的牢騷,編排前輩不幫他解決問題。

  對於這兩位研究領域的新血,我的質疑都是:「你查過相關的 paper 了嗎?」

  想當然爾,兩位的回答都是否定的。但是他們都表示曾經用 Google 查過但一無所獲。

  我在電腦螢幕前坐下,點上NCBI (Nait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網站,只花了五分鐘就把他們的問題解決了,而且方法有憑有據,可以在正式報告裡面引用。

  這就是我不解的地方。在我接受的訓練裡,要做科學問題的探討,參考資料的主要來源自然就是正式的文獻報告。從正式的科學文獻著手,才能在合於邏輯的情境下找到有助解決疑問的資料。如果我有生命科學的相關問題,一定先去 NCBI 找 PubMed 資料庫,再不然就去找國際上相關知名社群或研究機構的網站。真的無計可施的時候,才會死馬當活馬醫,到一般的搜尋引擎碰碰運氣。如果一開始就馬上「Google」、「Yahoo」,那不是跟上蘋果日報查 paper 沒有兩樣嗎?

  我不是說 Google 不好、沒路用,我只是在說身為一個科學工作者,使用的方法要有優先順序,才像個行內的人做事的樣子。搜尋引擎輸入關鍵字後出現的網址五花八門,真正合乎需要的專業資訊往往很有限,一個一個過濾宛如大海撈針。比較合理的方式是先到專業的學術資料庫查詢,這些資料庫的文獻都是一定程序蒐錄的正式科學文獻報告,相較於搜尋引擎的包山包海,這些文獻相對較於專業,內容也比較有用且可信。

  虧那個學妹的指導教授還跟我相同,真搞不懂現在學生受的訓練是什麼?



 

 

圖檔引用自http://widget.dicdot.com/wp-content/uploads/2009/06/google_new_logo.jpg

上一篇:守時對我很重要

下一篇:遵守時間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