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03 09:46:10魯玉
【寫沛啪】動手寫作之前
在動了用英文撰寫沛啪的念頭之後,如果能有些準備的工作,可以讓寫作的過程順利一點。哪些是我們該準備的事情呢?我把它們歸納成以下幾個項目:
【一】備妥適當的工具書
用英文寫沛啪,需要的工具書可以分成三類:
(一)英文字典,尤其以英英字典最佳。英漢字典和網路字典最好避免使用,因為容易造成字彙的誤用。
(二)英語搭配(English collocation)辭典,這是用來依據詞性選擇適合的動詞、形容詞或副詞的辭典。
(三)有關科學寫作的參考書籍。這些有關scientific writing的書,中文與英文的都有,但是既然打算用英文寫作,買英文的當然會比較切合實際。買中文的科學寫作書籍然後寫英文,有點像用英語跟本國人談戀愛,為文很難切中要旨。
有關工具書選用的經驗,分享在另一篇文章「【寫沛啪】工具書」中(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bivsbu/3/1280554902/20070303152413/)。
【二】預設投稿的標的
預先想好打算要投稿的期刊。投稿的目標可以不只一個,可以排定優先順序,以免被退稿後才急著找備胎。但是切忌不能一稿多投,這個是犯了學術倫理的大忌。
如何確定一個期刊是不是適合的投稿標的,在Matthews, J.R 寫的「Successful Scientific Writing」第9頁有個自我檢核的清單:
1.該期刊的類別為何?收納的是研究報告、病例報告,還是綜論性的文章?
2.我的稿件與該期刊的屬性是否相符?有沒有包含在該期刊的scope之內?
3.我的標題是否為該期刊經常出現的類型?
4.該期刊的讀者羣(audience)主要為何?
5.該期刊的接受率/退稿率(acceptance/rejection rate)有多少?
6.該期刊使用的格式(format)為何?
7.該期刊發表(從投稿至刊出)所需的時間有多少?
8.該期刊照片或圖表的品質為何?
投稿期刊的影響因數(impact factor)重不重要?這個問題見仁見智,但是基本上如果有被接受的可能,沒有人會拒絕較高影響因數的期刊;但是相對的,自己也會秤秤斤兩,不會投到數字太高(意味著接受率也會很低)的期刊。畢竟諸如「Nature」、「Science」、「Cell」這種期刊可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碰的。有時候,不一定期刊的影響因數低,投稿就一定容易被接受。去年我就碰到這樣的經驗,一篇稿子連續被兩家期刊退稿之後,因為自認為研究的結果還有點意義,找了一家影響因數比較高的期刊再試一次,結果就成功了。我跟指導教授討論的結果,老師認為這種是完全只有「運氣」二字,主編通常會尊重審稿專家的意見,而誰審你的稿子,幾乎就決定了稿子會不會被接受。
【三】詳讀投稿須知
初步選定要投的期刊後,詳細閱讀投稿須知(Instruction to authors,ITA;亦有期刊稱其為Guide for authors或Author guidelines等),確認自己的研究內容與該期刊的文章屬性(scope)相吻合,同時了解撰稿的格式。前些日子我碰到一位同事,完全沒讀過投稿須知就寫了一大堆文字上去,結果現在必須全部「大翻修」。不但浪費時間精力,而且容易發生文章內容連結的訛誤。
哪裡可以找到投稿須知呢?在網路便捷的今天,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上網查詢你要投稿的期刊網站。在各期刊的首頁,幾乎都可以找到作者須知的連結。如果你手邊有期刊的紙本,期刊的封面裡或封底裡也會有作者須知。翻閱紙本時要留意的一點是:要查最近發行的期別,因為即使是同一個期刊,比較早年的格式也可能與現今規定的格式不同。
作者須知必須詳細閱讀,因為內容提供了投稿時必須了解的所有資訊,包括:投稿方式、稿件種類、稿件尺寸、內容編排順序、圖表形式、審稿方式、作者權益、抽印本索取、額外費用等。閱讀投稿須知的時候,可能會遇到一些文字編輯方面的術語,以下提供一些常見的術語作為參考:
new page:每個段落(摘要、前言…)從新的一頁開始。
headings:段落標題通常置中,上下各空一行。
double spacing:兩倍行高。
wide margin:上、下、左、右各留白2.5公分(1英吋)。
left-justified:文字靠左對齊。
ragged-right:文字右側不對齊。
typography:通常是「Times Roman」的12號字體。
symbol:特殊符號、羅馬字、化學式或數學式等。
【四】預先協調共同作者順序
這個部分往往是國內研究者之間難以啟齒的部分,至少在我周圍的領域是這樣的。一個構思良好而且有組織的研究工作,在事前應該大致完成研究內容的分工,所以每個成員負擔的責任與份量也大致成形。事實上,這往往也反映出將來發表沛啪的時候作者排序的趨勢。所以,作者的順序是研究開始前就要協調,而非等到投稿時才要做的事。不過,好像國內的研究者都覺得這件事情好像太現實(「怎麼還沒打仗就在分封?」),通常不太好意思事先講明。但是,未能預先溝通的結果,有時反而會造成事後不平而產生心結,影響日後合作的意願。
其次,作者的順序沒有絕對的準則可供依循。所謂作者職責(authorship)代表的是該名研究者貢獻智慧並對結果負責,而非僅有勞力上的付出。因此,作者的頭銜是神聖的,能列名作者的人,是參與實驗的原創概念、參與設計實驗以及分析數據者。撰寫沛啪或協助沛啪改寫的過程中,提供重要意見者,也可以依實際的貢獻程度列入作者。再者,對稿件做最後核定者(通常是研究計畫主持人或實驗室主管),也可以列入作者。所謂的第一作者,通常是研究團隊中資深、提供原創性以及實際貢獻最多者;第二、三…作者則依個人的貢獻程度依序排列。
實驗室主管即使沒有直接參與研究,往往也名列在作者群中。畢竟找錢、持家也是一種間接的貢獻嘛!更何況,遇到小心眼的主管,得罪了是沒好處的。去年我就曾經接到隔壁部門的主管電話,原因是那年的計畫中有一部分data是由她的部門的同事提供的。那位合作的同事自然有放在研究報告的作者中,可是我沒把同事的主管放進去。結果,電話中她就直接講明了應該放她的名字上去。碰到這種人,你會去惹她嗎?反正把她放在倒數第二個名字,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那只是聊勝於無,她爽就好了。
關於是否列入作者,容我引述2007年1月7日中國時報讀者投書中成大醫學院黃崑巖教授的文字作為呼應:
「.........我和現居美國匹茨堡的已退休的中央研究院何曼德院士曾共事多年,成為無所不談之交。他曾經透露常悶在心裡的一個感受:在台灣寫學術論文,常因在作者群上掛名或掛名前後的順位問題,引起不愉快或公開的糾紛,不知原因何在?
我答以這與學術界的倫理觀念有關,我們或者應稱它為出版倫理。它如果是屬於倫理的範疇,則在倫理觀念較為薄弱的我們整個社會來說,是一種文化弱點,不足為怪,何院士所觀察的事也就並不是個案。其實國內學術界不為人知的違反倫理的出版事件還很多,是料得到的。
我在喬治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執了教鞭二十年,這二十年最受益的生活經驗而值得回憶的,算是午餐時教師間的雜談。老師們都帶自己簡單的午餐與飲料,聚集在會議室交談。這雜談是自願的,並沒有任何外力或義務,是一個自然形成的生活經驗的交換。我在這交談當中,獲知一位女同事的出版倫理觀。
根據她的標準,凡是她不敢根據該論文發表的數據而做有意義的研討會,而且能有效地回答聽眾的質疑且為論文裡的數據自圓其說,就不會在該論文掛她的名,這是有關出版倫理的律己的極端。但如果我們追隨她的著者標準,大夥的名字排在著者群的論文一定減少很多,在國內尤其是如此。
如果只是提供檢體或試劑或一點意見,大可不必論文掛名,而在感謝詞裡面感謝即可,實驗的成敗與提供檢體或試劑的人無關。修改論文也視同類似。台灣更要不得的惡習,是主任的名字一定要掛上,難怪有時主任無法過目論文,因而自己都不曉得到底向外刊了幾篇論文呢!這種現象在國外也並非沒有,但只限於該領域的世界權威。.........」
通訊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作者欄中掛星星「*」的那位)是實際執行投稿行為,與期刊主編保持聯繫的人;在國內這個角色通常是由計畫主持人或指導教授扮演。雖然通訊作者常常吊車尾,可是在學術界的credit可是跟第一作者相當的呢!
最後,還想提的一個觀念是,要把別人的名字放進作者欄,當事人應有被告知的權利。前面提到,所謂authorship,是身為每位作者的人都要為這篇沛啪的結果負責。既然要負責,怎麼可以不告知人家,而要強迫人家一起來扛責任呢?這種情形我已經遇到過好幾次,這種狀況對方多半是善意的把即使只做了一點點事情的你也列在作者欄內,既然是善意,好像很難拿這個來責難對方。不過,我都會客氣的謝謝對方,但是也把自己的立場說明清楚,請對方以後預先告知,如果自認貢獻微不足道,也好推辭,以免作者名單過於冗長,沖淡了真正出力者的貢獻。
五、適當的文字處理軟體
這個部分通常比較不成問題,「Microsoft Words」應該是現在的主流。要提醒的是,在電腦時代裡,資料備份是不可缺少的動作,最好每寫到一個階段除了另存新檔還要留下紙本。別忘了莫非定律,你最怕的事,就是會在最不想發生的時候出現。
六、不受打擾的環境與時段
這個部份比較具個人色彩。每個人工作的習慣不一樣,適合工作的環境條件也不同。主要的考量就是找一個能讓自己靜下心來、不容易受到打擾的時段和地點,讓自己可以有一段持續寫作的時間。
拿我個人來說,因為白天的工作經常被實驗和雜務切割,比較難寫很多東西;回家後寶貴的幾個小時又要在留給家人與家務,所以我多半是利用半夜起來寫沛啪,一則手腳比較自由,小朋友不會勾勾纏;二則比較安靜,容易整理思緒。上班時間如果有比較長的實驗空檔,則比較適合找個僻靜的實驗室角落,利用零碎的時間,把隨身碟插上電腦來做小幅度修改的工作。
如果這些工作都已齊備,就可以準備開工了!
【一】備妥適當的工具書
用英文寫沛啪,需要的工具書可以分成三類:
(一)英文字典,尤其以英英字典最佳。英漢字典和網路字典最好避免使用,因為容易造成字彙的誤用。
(二)英語搭配(English collocation)辭典,這是用來依據詞性選擇適合的動詞、形容詞或副詞的辭典。
(三)有關科學寫作的參考書籍。這些有關scientific writing的書,中文與英文的都有,但是既然打算用英文寫作,買英文的當然會比較切合實際。買中文的科學寫作書籍然後寫英文,有點像用英語跟本國人談戀愛,為文很難切中要旨。
有關工具書選用的經驗,分享在另一篇文章「【寫沛啪】工具書」中(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bivsbu/3/1280554902/20070303152413/)。
【二】預設投稿的標的
預先想好打算要投稿的期刊。投稿的目標可以不只一個,可以排定優先順序,以免被退稿後才急著找備胎。但是切忌不能一稿多投,這個是犯了學術倫理的大忌。
如何確定一個期刊是不是適合的投稿標的,在Matthews, J.R 寫的「Successful Scientific Writing」第9頁有個自我檢核的清單:
1.該期刊的類別為何?收納的是研究報告、病例報告,還是綜論性的文章?
2.我的稿件與該期刊的屬性是否相符?有沒有包含在該期刊的scope之內?
3.我的標題是否為該期刊經常出現的類型?
4.該期刊的讀者羣(audience)主要為何?
5.該期刊的接受率/退稿率(acceptance/rejection rate)有多少?
6.該期刊使用的格式(format)為何?
7.該期刊發表(從投稿至刊出)所需的時間有多少?
8.該期刊照片或圖表的品質為何?
投稿期刊的影響因數(impact factor)重不重要?這個問題見仁見智,但是基本上如果有被接受的可能,沒有人會拒絕較高影響因數的期刊;但是相對的,自己也會秤秤斤兩,不會投到數字太高(意味著接受率也會很低)的期刊。畢竟諸如「Nature」、「Science」、「Cell」這種期刊可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碰的。有時候,不一定期刊的影響因數低,投稿就一定容易被接受。去年我就碰到這樣的經驗,一篇稿子連續被兩家期刊退稿之後,因為自認為研究的結果還有點意義,找了一家影響因數比較高的期刊再試一次,結果就成功了。我跟指導教授討論的結果,老師認為這種是完全只有「運氣」二字,主編通常會尊重審稿專家的意見,而誰審你的稿子,幾乎就決定了稿子會不會被接受。
【三】詳讀投稿須知
初步選定要投的期刊後,詳細閱讀投稿須知(Instruction to authors,ITA;亦有期刊稱其為Guide for authors或Author guidelines等),確認自己的研究內容與該期刊的文章屬性(scope)相吻合,同時了解撰稿的格式。前些日子我碰到一位同事,完全沒讀過投稿須知就寫了一大堆文字上去,結果現在必須全部「大翻修」。不但浪費時間精力,而且容易發生文章內容連結的訛誤。
哪裡可以找到投稿須知呢?在網路便捷的今天,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上網查詢你要投稿的期刊網站。在各期刊的首頁,幾乎都可以找到作者須知的連結。如果你手邊有期刊的紙本,期刊的封面裡或封底裡也會有作者須知。翻閱紙本時要留意的一點是:要查最近發行的期別,因為即使是同一個期刊,比較早年的格式也可能與現今規定的格式不同。
作者須知必須詳細閱讀,因為內容提供了投稿時必須了解的所有資訊,包括:投稿方式、稿件種類、稿件尺寸、內容編排順序、圖表形式、審稿方式、作者權益、抽印本索取、額外費用等。閱讀投稿須知的時候,可能會遇到一些文字編輯方面的術語,以下提供一些常見的術語作為參考:
new page:每個段落(摘要、前言…)從新的一頁開始。
headings:段落標題通常置中,上下各空一行。
double spacing:兩倍行高。
wide margin:上、下、左、右各留白2.5公分(1英吋)。
left-justified:文字靠左對齊。
ragged-right:文字右側不對齊。
typography:通常是「Times Roman」的12號字體。
symbol:特殊符號、羅馬字、化學式或數學式等。
【四】預先協調共同作者順序
這個部分往往是國內研究者之間難以啟齒的部分,至少在我周圍的領域是這樣的。一個構思良好而且有組織的研究工作,在事前應該大致完成研究內容的分工,所以每個成員負擔的責任與份量也大致成形。事實上,這往往也反映出將來發表沛啪的時候作者排序的趨勢。所以,作者的順序是研究開始前就要協調,而非等到投稿時才要做的事。不過,好像國內的研究者都覺得這件事情好像太現實(「怎麼還沒打仗就在分封?」),通常不太好意思事先講明。但是,未能預先溝通的結果,有時反而會造成事後不平而產生心結,影響日後合作的意願。
其次,作者的順序沒有絕對的準則可供依循。所謂作者職責(authorship)代表的是該名研究者貢獻智慧並對結果負責,而非僅有勞力上的付出。因此,作者的頭銜是神聖的,能列名作者的人,是參與實驗的原創概念、參與設計實驗以及分析數據者。撰寫沛啪或協助沛啪改寫的過程中,提供重要意見者,也可以依實際的貢獻程度列入作者。再者,對稿件做最後核定者(通常是研究計畫主持人或實驗室主管),也可以列入作者。所謂的第一作者,通常是研究團隊中資深、提供原創性以及實際貢獻最多者;第二、三…作者則依個人的貢獻程度依序排列。
實驗室主管即使沒有直接參與研究,往往也名列在作者群中。畢竟找錢、持家也是一種間接的貢獻嘛!更何況,遇到小心眼的主管,得罪了是沒好處的。去年我就曾經接到隔壁部門的主管電話,原因是那年的計畫中有一部分data是由她的部門的同事提供的。那位合作的同事自然有放在研究報告的作者中,可是我沒把同事的主管放進去。結果,電話中她就直接講明了應該放她的名字上去。碰到這種人,你會去惹她嗎?反正把她放在倒數第二個名字,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那只是聊勝於無,她爽就好了。
關於是否列入作者,容我引述2007年1月7日中國時報讀者投書中成大醫學院黃崑巖教授的文字作為呼應:
「.........我和現居美國匹茨堡的已退休的中央研究院何曼德院士曾共事多年,成為無所不談之交。他曾經透露常悶在心裡的一個感受:在台灣寫學術論文,常因在作者群上掛名或掛名前後的順位問題,引起不愉快或公開的糾紛,不知原因何在?
我答以這與學術界的倫理觀念有關,我們或者應稱它為出版倫理。它如果是屬於倫理的範疇,則在倫理觀念較為薄弱的我們整個社會來說,是一種文化弱點,不足為怪,何院士所觀察的事也就並不是個案。其實國內學術界不為人知的違反倫理的出版事件還很多,是料得到的。
我在喬治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執了教鞭二十年,這二十年最受益的生活經驗而值得回憶的,算是午餐時教師間的雜談。老師們都帶自己簡單的午餐與飲料,聚集在會議室交談。這雜談是自願的,並沒有任何外力或義務,是一個自然形成的生活經驗的交換。我在這交談當中,獲知一位女同事的出版倫理觀。
根據她的標準,凡是她不敢根據該論文發表的數據而做有意義的研討會,而且能有效地回答聽眾的質疑且為論文裡的數據自圓其說,就不會在該論文掛她的名,這是有關出版倫理的律己的極端。但如果我們追隨她的著者標準,大夥的名字排在著者群的論文一定減少很多,在國內尤其是如此。
如果只是提供檢體或試劑或一點意見,大可不必論文掛名,而在感謝詞裡面感謝即可,實驗的成敗與提供檢體或試劑的人無關。修改論文也視同類似。台灣更要不得的惡習,是主任的名字一定要掛上,難怪有時主任無法過目論文,因而自己都不曉得到底向外刊了幾篇論文呢!這種現象在國外也並非沒有,但只限於該領域的世界權威。.........」
通訊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作者欄中掛星星「*」的那位)是實際執行投稿行為,與期刊主編保持聯繫的人;在國內這個角色通常是由計畫主持人或指導教授扮演。雖然通訊作者常常吊車尾,可是在學術界的credit可是跟第一作者相當的呢!
最後,還想提的一個觀念是,要把別人的名字放進作者欄,當事人應有被告知的權利。前面提到,所謂authorship,是身為每位作者的人都要為這篇沛啪的結果負責。既然要負責,怎麼可以不告知人家,而要強迫人家一起來扛責任呢?這種情形我已經遇到過好幾次,這種狀況對方多半是善意的把即使只做了一點點事情的你也列在作者欄內,既然是善意,好像很難拿這個來責難對方。不過,我都會客氣的謝謝對方,但是也把自己的立場說明清楚,請對方以後預先告知,如果自認貢獻微不足道,也好推辭,以免作者名單過於冗長,沖淡了真正出力者的貢獻。
五、適當的文字處理軟體
這個部分通常比較不成問題,「Microsoft Words」應該是現在的主流。要提醒的是,在電腦時代裡,資料備份是不可缺少的動作,最好每寫到一個階段除了另存新檔還要留下紙本。別忘了莫非定律,你最怕的事,就是會在最不想發生的時候出現。
六、不受打擾的環境與時段
這個部份比較具個人色彩。每個人工作的習慣不一樣,適合工作的環境條件也不同。主要的考量就是找一個能讓自己靜下心來、不容易受到打擾的時段和地點,讓自己可以有一段持續寫作的時間。
拿我個人來說,因為白天的工作經常被實驗和雜務切割,比較難寫很多東西;回家後寶貴的幾個小時又要在留給家人與家務,所以我多半是利用半夜起來寫沛啪,一則手腳比較自由,小朋友不會勾勾纏;二則比較安靜,容易整理思緒。上班時間如果有比較長的實驗空檔,則比較適合找個僻靜的實驗室角落,利用零碎的時間,把隨身碟插上電腦來做小幅度修改的工作。
如果這些工作都已齊備,就可以準備開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