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7-27 01:47:04越來越野風俗考

哎喲喂呀

國家機器下的社會改革運動

從【波蘭鐵人】、【麵包與玫瑰】、到【捍衛公理】三部電影,我們可以發現一種屬於國家體制下的社會改革運動的面向討論,無論是波蘭共產主義體制下一個歷經長期數年的工人運動,或是美國移民勞工問題,以及美國在六○年代以違憲為訴求反對種族隔離政策拒搭公車的黑人運動,三部電影中都反映了國家機器體制下的社會改革運動是如何透過組織化的反對運動而進行,而三者的反對者皆是屬於國家體制下的少數階級:勞工、少數族群,甚至是綜合前述二者的移民勞工。

阿圖塞指出國家霸權是意識型態機器,透過這個字眼「國家機器」我們可以來看霸權下當優勢佔有特權時相對的少數族群勞工如何在國家型態中爭取基本公民權、自由權、平等權等基本人權時,將會發現少數所受的不平等位置其實是資本階層結構下的底層位置。

從蘇聯霸權的腐敗、中國政權在六四事件的屠殺之後並走向經濟開放似乎已經往資本主義靠攏。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大革命的預言似乎已經實驗失敗,然而左派思潮聲音不再國家政治體的革命上打轉,轉而以國家體制下的改革為戰場,在現行國家體制中透過勞工運動來追求社會公平正義。然而國家機器下要如何進行反壓迫的社會運動呢?既然國家是霸權是機器,為何會有反抗運動,換言之反抗運動如何在國家型態中有一立足之地?

這便是一個吊詭的問題,如果國家是霸權,那是否就合理化壓迫者位置。我想這都不是一元的單一討論。應從如果國家是霸權機器,被壓迫者要如何去改變現況也就是透過體制內的社會運動改革以爭取合理待遇。準此來看,在這三部談論社會運動的電影中,我們可以發現不同歷史文化情境下社會改革運動的組織運作演練三則。

組織與運動

我們先從時間較遠牽涉歷史也較廣的美國黑人問題來看,教會組織的力量與個人領袖魅力兩者固然扮演了種要的運動組織策略,但從歷史中黑人接受西方福音,應轉而從中獲得情感上的紓解,長久下來凝聚的黑人族群意識透過知識份子牧師傳道內容融合了教義,其所發揮力量足以引起七○年代的美國發生數次反抗運動,無論是和平的不合作運動,或是加強提倡黑人優越感的麥爾坎X甚至是黑豹軍等七○年代的街頭暴力等,都解釋了美國黑色抗議之聲。(參考自《六○年代》一書,大衛柏格著,麥田出版。)

然而上述三種反抗聲音除了以教會組織進行的和平抗爭,其他則屬於遊走於非法體制外的街頭暴力與秘密組織式的分離主義。由此來看,國家體制內的抗爭似乎有其較安全的做法,便是透過合法組織進行策略化的路線。首開民權之聲由馬丁路德金為首的抗爭便是成功地透過教會組織運動,教會組織的理性運動日後將黑人送上爭取基本人權的社會位置,使得種族隔離的政策獲得修改,也在七○年代後使得越來越多的黑人得以躍升為中產階級。

族群問題

這樣的人權期許似乎是成功的,但是普遍來說,黑人的社會位置仍無法與白人一較長短,美國種族膚色問題仍嚴重,甚至是新的拉丁裔移民問題。

分離是罪惡的嗎?提倡分離主義集罪惡嗎?是否應該回來討論引起族群糾紛的那個核心方為理性,也就是自身如何看待異己的老問題。

從近期的電影魔戒三中大曝美國好萊塢電影背後仍有可怕的三K黨精神遺留,電影中暗藏隱喻將中東世界國家妖魔化、支持東西對抗、白人至上的種族自我中心便可窺見一二;電影中毫無東方或是其他人種膚色,而完全由盎古魯薩克遜民族為單一人類善良的代表,甚至透過東方符碼(象)詮釋獸人為所謂的惡的力量。

在族群問題上社會改革運動之路仍是漫長的。這牽涉到國家機器的政策方針,兩百年歷史的新國家美國如此,可以勉強算作一百年破碎歷史的台灣也不例外。同樣的自身與異己的差異問題在番人問題的少數族群、外籍勞工、甚至兩者衝突的勞工問題,也都不斷地舊調重唱,恐怕這都還不是在族群問題埋下問題火藥,而是政治經濟獨大的國家政策丟給社會改革者的新功課。

那如何要在國家機器下進行社會改革?此地土地上人兒們還在為自身利益爭戰不休的同時,這個提問似乎要先回到意識的核心吧,究竟是什麼要讓我們區別彼此?就差異政治來說,強調差異不是為了分離,而是透過理解差異來進行融合與合作吧?否則,別說三K黨、歷史上的希特勒了,只挑膚色的諾亞方舟也不是不可能的,就像是強調生物多樣性是避免物種面臨絕滅的菁英科學宣言似乎仍抵不過政治場域上權力鬥爭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