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6-28 01:24:05越來越野風俗考
台灣南島語族的親屬稱謂:以海岸阿美族與北鄒為例
這是去年快樂但是舞煞煞的台灣南島語言學概論
文法很給她複雜
很有趣的難學,但是是一個好老師
比方說這是一個早上爬不起來但是卻又有很想去的課
但是她不會對這種顯然''有學習障礙''的壞學生惡眼相待
反而讓我學習興趣極高
親愛的麗莎,謝謝妳讓早上起不來的我過關了
台灣南島語言的親屬稱謂:以海岸阿美族與北鄒為例
一、 阿美族的親屬稱謂
母系社會的阿美族的親屬稱謂在長輩稱呼方面,稱呼媽媽為ina、爸爸為mama,叔舅為faki、姑姨為fai;祖母稱呼為mamu(一時找不到祖父的稱呼);在平輩稱呼則不分性別,而分輩分,比自己長的sibling稱為kaka、比自己年幼的稱為safa(在特殊場合會以salikaka集合稱呼所有的兄弟姊妹。)(黃貴潮1989)這便是阿美族主要的稱謂。
在親屬稱謂的分類上,從長輩的稱呼來看是屬於分辨直系與旁系之分、不分親屬聯繫人的性別,也就是父親與母親的旁系長輩的稱謂是同一稱謂原則,是屬於直系型稱謂(lineal type)(劉斌雄1966頁143-144)。在平輩稱呼上則僅有年長與年幼之分,根據Murdock的分類是以cousin的稱呼來分類,則為所有交表、平表與姊妹的平輩皆同稱,是屬於Hawaiian型,而與姊妹異稱則為Eskimo型。受限於語料,在這裡筆者不知道阿美族是否有不同於kaka與safa的詞來稱呼faki與fai的小孩,如果沒有應為Hawiian型。值得注意的是,兄弟姊妹稱呼並非以性別區分兄弟與姊妹,而是以長幼分行輩。
雖然沒有更多的語料基礎來證明學者分類類形區分,但是透過阿美族人黃貴潮的個人生命史的口述歷史資料(黃貴潮1989),來看日常生活重要儀式與集會,便發現阿美族的稱謂的語境(context),用稱謂來看阿美族社會裡人與人的關係的分區基礎,是以家庭(lroma)、年齡組織(kapot)、以及部落(oniyaro)為區分的主要概念。
雖然阿美族妻子稱為fafahe(有的地方稱fafahi)、丈夫稱為fa’inai(從男人fa’inajan而來,像是泰雅族則女人也會稱丈夫為「我的男人」)。但從日常生活用語中,阿美族母系社會中的ego,以女性為例,女子對外介紹其配偶時會稱呼丈夫為:「這個家的mama」(mama no lroma);有的情況下一個人的丈夫也會被他人介紹成「這個家的女婿kadafo」。這些都是依不同的語境情形而有不同的說法。一個家庭的兒子在儀式致詞時對親戚說「這個家的faki、這個家的ina」等等,有很多位faki時,甚至是稱呼為「polog no fakifaki」,表示「全部很多的舅舅們」。都是以家庭為親屬概念的稱謂語境。由此也可以了解阿美族的人我關係是透過「家」的概念來建構的。
如果在活動中有不同的部落的客人來,不能僅介紹自己的名字,還要加上自己是屬於哪一個部落的,所以一個從太麻里到都蘭部落去的客人要介紹自己是「太麻里的panai」。
而重要的年齡組織中的青年組(kapah)裡,稱呼青年幹部為mama no kapah,直譯成「青年組的父親」就有點奇怪,應該理解成mama這個詞彙具有一個單位中的長者的意思,在家庭就是家長,在年齡組織kapah裡的年紀最大就是mama no kapah。
Mama no kapah也就是年齡組織中的長者,過了這個年齡階段就進入老人組了,不再參與年齡組織中主要部分,換句話說,阿美族為一個母系社會,在血緣關係上是以母親的血緣為聯繫的基礎,可是在非血緣的凝聚上,例如男性的政治公共事務,則是透過mama no kapah統帥執行,但是要聽老人組mato’asay與頭目的指示,使得家、年齡組織以至部落的運作得以進行與延續。從mama的概念來看,可以一洗父親mama在阿美族母系社會中較無地位的說法.
二、 鄒族的親屬稱謂
鄒族的親屬稱謂稱父親為amo、母親為ino,稱祖父為ak’i,也是男神的意思;稱祖母為ba’i,也是女神的意思。叔舅稱為amo tsoni,姑姨稱ino tsoni,是父母親稱呼後面再加上tsoni來稱呼不是原生父母的旁系長輩。Tsoni的意思是「一個」,這個情形和泰雅族用一、二的層級關係來稱呼較遠的旁系親屬很像。(番慣)
兄姐稱ohaeva,弟妹稱ohaesa,並可以加上是男的女的區分來說明是哥哥或是姊姊,例如哥哥可以叫做ohaeva no hahotsu.ngu.,姊姊叫做ohaeva no mamespingi。
在這裡僅以北鄒作為例子。但是以稱呼神來稱呼祖父母則是共同有的情形,在沒有資料來解釋原因前,也許可以看做鄒族人尊重老人的一個解釋。
鄒族的親屬稱謂系統同阿美族。但是在長輩稱呼方面,嚴格來說應該是有區分直系與旁系的區別,也就是直線型親屬稱謂。在稱謂的表現上來說,僅是用tsoni的形容詞來稱呼不是父親的叔叔伯伯等長輩,如果不是太嚴格的標準來看,也可以視為行輩型(generation type)。
三、 鄒族與阿美族的親屬稱謂比較—
以社會結構中男性ego的身份認同來比較
兩方的親屬稱謂結構大致相似,唯一的差別在於對於旁系長輩的稱呼上鄒族是以對父母的稱呼加上形容詞tsoni來區別。同樣的情形在稱呼家族時,則是在屋內 aemana這個字的前面加上tsoni成為家族tsoiaemana一字(北鄒語),換句話說,從字面上來看,鄒族的家族是指「在同一個屋內的人」,也就是「家人」的意思。例如在配偶vcongu.一詞前面加上前綴me-,形成結婚mevcongu一詞。
在社會結構上來看,兩族的社會社會繼嗣關係不同,阿美族為母系社會,鄒族為父系社會,但是兩者都有男性公共事務的公共空間,阿美族有著名的年齡組織,鄒族則有男子會所(kuba)。
從婚姻關係來看,阿美族是婚後從妻居。而鄒族雖然是父系繼承制度,但是婚後男子要加入nuvohu.za(指的是姻族、女性的家族)數年,男子在婚後先要到女子家中住一段時間,幫工數年,有兩年到三四年不等的說法,稱作ahojififiho,意思是「開始fifiho」,fifiho有「隨行」的意思,是指男人與妻子家中的男性成員一起工作勞動,這也是表示婚姻的第一個階段。(這是北鄒的情形,在南鄒則有不同的稱呼,在南鄒kanakanavu則無此換工暫時隨妻居住的習俗,而是另外一種叫做muacaca,意思是在男家或是女家之間來來去去。)
換句話說,鄒族的婚姻是在儀式後各種過程,然後才有自行遷出居住、孩子出生等各種生命事件。
因此,從社會結構,也就是從父系社會與母系社會來看,兩族的親屬稱謂的邏輯都是看似相同,都是直線型分類,都是以區分直系旁系為主,以家為主要的親屬關係的核心,以家庭為主與非親屬的部落互動。在傳統部落裡,同一個部落通常也就是親屬關係的組成,在禁婚關係中,以鄒族為例則是兒子不可以從母系姻族娶妻,但是可以從祖母家族娶妻(聶甫斯基1993)。由於沒有進一步的情境語料來看北鄒的親屬稱謂如何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也無法更進一步地來看父系社會與親屬的影響。
我們比較能夠知道阿美族的人我稱呼的語境脈絡是以家、年齡組織、部落作為關係的界定,而鄒族則無法更進一步地分析。但是鄒族的家庭觀念是由家內往外擴的延伸,這可從長輩稱呼上的相同來看,稱父親amo的兄弟姊妹、母親ino的兄弟姊妹時都是稱「amo tsnoi」、「ino tsoni」,彷彿不只是僅有一個爸爸或媽媽,是重視雙系的系統,也是較具開放型的家族概念。
鄒族的成員可能是家庭的amo,也可能是其他家庭的amo tsoni,前者是重要的等到年長時,又成為同住一個屋內的人的ak’i,ak’i是男神的意思,北鄒族的親屬稱謂暗示的是社會中人在家庭中的重要性,無論男女,無論是從amo到ak’i、從ono到ba’i都是一個人的生命成長階段,它也賦予一個人對家族的責任感與傳承延續的任務。
阿美族的母系社會則是較封閉型,父親mama與舅舅faki有明顯的區分,表示親屬位置的不同,faki是母系家族同一血緣的成員,在結婚後成為別人家庭的mama,但是仍以faki的身分參與母系家族的活動。mama是家庭的kalafo(女婿),也是意見領袖,很會訓話的人;透過年齡組織,男性成員集中參與以部落為整體的非家族的部落活動,透過每一個家族的父親們與年齡組織運作。然而,每一個男性成員都可以有各種身分,他也許是某一個家庭的mama、另外一個家庭的faki,但是他卻固定屬於一個年齡組,年齡組的稱呼是固定。
因此從身分認同這個概念來比較鄒族與阿美族的親屬稱謂,可以從父親與舅舅的稱呼差異來看,我們可以比較出兩族的家庭與部落認同的差異,母系社會的阿美族的男性身分認同 與父系社會的鄒族男性身分認同有一些差異,鄒族是從家庭擴展外延到部落中,阿美族固然有同樣的情形,但是阿美族的男性身分認同是雙重認同,它在家庭與非家庭間有著兩種身分,一個是faki,一個是mama,唯有年齡組織的認同(例如大港口海岸阿美有「我是la-電腦的mayao」)是固定的.
因此,筆者在這裡大膽假設阿美族的男性身分認同,應該是從個人往外經年齡組織的命名而發展,而不是像鄒族是從個人、結婚、家庭家族的amo往外擴展。
因此,筆者大膽假設鄒族的兩性認同是像同心圓似地由內往外擴展,在社會結構上是家庭而部落,而阿美族的部落認同則較鄒族多元 ,是透過社會結構上的年齡組織將部落組織起來。
參考資料:
黃貴潮
1989 宜灣阿美族三個儀式活動的紀錄。黃宣衛編譯,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劉斌雄
1966 親屬稱謂的研究與發展。文化人類學選讀。李亦園編,台北市:食貨出版
社,頁139-152,1980。
黃天來
1988 台灣阿美語的語法。豐原市:作者自印。
聶甫斯基著,白嗣宏等譯。
1993 台灣鄒語語典。台北市:台原出版社。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
2001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四卷:鄒族。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文法很給她複雜
很有趣的難學,但是是一個好老師
比方說這是一個早上爬不起來但是卻又有很想去的課
但是她不會對這種顯然''有學習障礙''的壞學生惡眼相待
反而讓我學習興趣極高
親愛的麗莎,謝謝妳讓早上起不來的我過關了
台灣南島語言的親屬稱謂:以海岸阿美族與北鄒為例
一、 阿美族的親屬稱謂
母系社會的阿美族的親屬稱謂在長輩稱呼方面,稱呼媽媽為ina、爸爸為mama,叔舅為faki、姑姨為fai;祖母稱呼為mamu(一時找不到祖父的稱呼);在平輩稱呼則不分性別,而分輩分,比自己長的sibling稱為kaka、比自己年幼的稱為safa(在特殊場合會以salikaka集合稱呼所有的兄弟姊妹。)(黃貴潮1989)這便是阿美族主要的稱謂。
在親屬稱謂的分類上,從長輩的稱呼來看是屬於分辨直系與旁系之分、不分親屬聯繫人的性別,也就是父親與母親的旁系長輩的稱謂是同一稱謂原則,是屬於直系型稱謂(lineal type)(劉斌雄1966頁143-144)。在平輩稱呼上則僅有年長與年幼之分,根據Murdock的分類是以cousin的稱呼來分類,則為所有交表、平表與姊妹的平輩皆同稱,是屬於Hawaiian型,而與姊妹異稱則為Eskimo型。受限於語料,在這裡筆者不知道阿美族是否有不同於kaka與safa的詞來稱呼faki與fai的小孩,如果沒有應為Hawiian型。值得注意的是,兄弟姊妹稱呼並非以性別區分兄弟與姊妹,而是以長幼分行輩。
雖然沒有更多的語料基礎來證明學者分類類形區分,但是透過阿美族人黃貴潮的個人生命史的口述歷史資料(黃貴潮1989),來看日常生活重要儀式與集會,便發現阿美族的稱謂的語境(context),用稱謂來看阿美族社會裡人與人的關係的分區基礎,是以家庭(lroma)、年齡組織(kapot)、以及部落(oniyaro)為區分的主要概念。
雖然阿美族妻子稱為fafahe(有的地方稱fafahi)、丈夫稱為fa’inai(從男人fa’inajan而來,像是泰雅族則女人也會稱丈夫為「我的男人」)。但從日常生活用語中,阿美族母系社會中的ego,以女性為例,女子對外介紹其配偶時會稱呼丈夫為:「這個家的mama」(mama no lroma);有的情況下一個人的丈夫也會被他人介紹成「這個家的女婿kadafo」。這些都是依不同的語境情形而有不同的說法。一個家庭的兒子在儀式致詞時對親戚說「這個家的faki、這個家的ina」等等,有很多位faki時,甚至是稱呼為「polog no fakifaki」,表示「全部很多的舅舅們」。都是以家庭為親屬概念的稱謂語境。由此也可以了解阿美族的人我關係是透過「家」的概念來建構的。
如果在活動中有不同的部落的客人來,不能僅介紹自己的名字,還要加上自己是屬於哪一個部落的,所以一個從太麻里到都蘭部落去的客人要介紹自己是「太麻里的panai」。
而重要的年齡組織中的青年組(kapah)裡,稱呼青年幹部為mama no kapah,直譯成「青年組的父親」就有點奇怪,應該理解成mama這個詞彙具有一個單位中的長者的意思,在家庭就是家長,在年齡組織kapah裡的年紀最大就是mama no kapah。
Mama no kapah也就是年齡組織中的長者,過了這個年齡階段就進入老人組了,不再參與年齡組織中主要部分,換句話說,阿美族為一個母系社會,在血緣關係上是以母親的血緣為聯繫的基礎,可是在非血緣的凝聚上,例如男性的政治公共事務,則是透過mama no kapah統帥執行,但是要聽老人組mato’asay與頭目的指示,使得家、年齡組織以至部落的運作得以進行與延續。從mama的概念來看,可以一洗父親mama在阿美族母系社會中較無地位的說法.
二、 鄒族的親屬稱謂
鄒族的親屬稱謂稱父親為amo、母親為ino,稱祖父為ak’i,也是男神的意思;稱祖母為ba’i,也是女神的意思。叔舅稱為amo tsoni,姑姨稱ino tsoni,是父母親稱呼後面再加上tsoni來稱呼不是原生父母的旁系長輩。Tsoni的意思是「一個」,這個情形和泰雅族用一、二的層級關係來稱呼較遠的旁系親屬很像。(番慣)
兄姐稱ohaeva,弟妹稱ohaesa,並可以加上是男的女的區分來說明是哥哥或是姊姊,例如哥哥可以叫做ohaeva no hahotsu.ngu.,姊姊叫做ohaeva no mamespingi。
在這裡僅以北鄒作為例子。但是以稱呼神來稱呼祖父母則是共同有的情形,在沒有資料來解釋原因前,也許可以看做鄒族人尊重老人的一個解釋。
鄒族的親屬稱謂系統同阿美族。但是在長輩稱呼方面,嚴格來說應該是有區分直系與旁系的區別,也就是直線型親屬稱謂。在稱謂的表現上來說,僅是用tsoni的形容詞來稱呼不是父親的叔叔伯伯等長輩,如果不是太嚴格的標準來看,也可以視為行輩型(generation type)。
三、 鄒族與阿美族的親屬稱謂比較—
以社會結構中男性ego的身份認同來比較
兩方的親屬稱謂結構大致相似,唯一的差別在於對於旁系長輩的稱呼上鄒族是以對父母的稱呼加上形容詞tsoni來區別。同樣的情形在稱呼家族時,則是在屋內 aemana這個字的前面加上tsoni成為家族tsoiaemana一字(北鄒語),換句話說,從字面上來看,鄒族的家族是指「在同一個屋內的人」,也就是「家人」的意思。例如在配偶vcongu.一詞前面加上前綴me-,形成結婚mevcongu一詞。
在社會結構上來看,兩族的社會社會繼嗣關係不同,阿美族為母系社會,鄒族為父系社會,但是兩者都有男性公共事務的公共空間,阿美族有著名的年齡組織,鄒族則有男子會所(kuba)。
從婚姻關係來看,阿美族是婚後從妻居。而鄒族雖然是父系繼承制度,但是婚後男子要加入nuvohu.za(指的是姻族、女性的家族)數年,男子在婚後先要到女子家中住一段時間,幫工數年,有兩年到三四年不等的說法,稱作ahojififiho,意思是「開始fifiho」,fifiho有「隨行」的意思,是指男人與妻子家中的男性成員一起工作勞動,這也是表示婚姻的第一個階段。(這是北鄒的情形,在南鄒則有不同的稱呼,在南鄒kanakanavu則無此換工暫時隨妻居住的習俗,而是另外一種叫做muacaca,意思是在男家或是女家之間來來去去。)
換句話說,鄒族的婚姻是在儀式後各種過程,然後才有自行遷出居住、孩子出生等各種生命事件。
因此,從社會結構,也就是從父系社會與母系社會來看,兩族的親屬稱謂的邏輯都是看似相同,都是直線型分類,都是以區分直系旁系為主,以家為主要的親屬關係的核心,以家庭為主與非親屬的部落互動。在傳統部落裡,同一個部落通常也就是親屬關係的組成,在禁婚關係中,以鄒族為例則是兒子不可以從母系姻族娶妻,但是可以從祖母家族娶妻(聶甫斯基1993)。由於沒有進一步的情境語料來看北鄒的親屬稱謂如何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也無法更進一步地來看父系社會與親屬的影響。
我們比較能夠知道阿美族的人我稱呼的語境脈絡是以家、年齡組織、部落作為關係的界定,而鄒族則無法更進一步地分析。但是鄒族的家庭觀念是由家內往外擴的延伸,這可從長輩稱呼上的相同來看,稱父親amo的兄弟姊妹、母親ino的兄弟姊妹時都是稱「amo tsnoi」、「ino tsoni」,彷彿不只是僅有一個爸爸或媽媽,是重視雙系的系統,也是較具開放型的家族概念。
鄒族的成員可能是家庭的amo,也可能是其他家庭的amo tsoni,前者是重要的等到年長時,又成為同住一個屋內的人的ak’i,ak’i是男神的意思,北鄒族的親屬稱謂暗示的是社會中人在家庭中的重要性,無論男女,無論是從amo到ak’i、從ono到ba’i都是一個人的生命成長階段,它也賦予一個人對家族的責任感與傳承延續的任務。
阿美族的母系社會則是較封閉型,父親mama與舅舅faki有明顯的區分,表示親屬位置的不同,faki是母系家族同一血緣的成員,在結婚後成為別人家庭的mama,但是仍以faki的身分參與母系家族的活動。mama是家庭的kalafo(女婿),也是意見領袖,很會訓話的人;透過年齡組織,男性成員集中參與以部落為整體的非家族的部落活動,透過每一個家族的父親們與年齡組織運作。然而,每一個男性成員都可以有各種身分,他也許是某一個家庭的mama、另外一個家庭的faki,但是他卻固定屬於一個年齡組,年齡組的稱呼是固定。
因此從身分認同這個概念來比較鄒族與阿美族的親屬稱謂,可以從父親與舅舅的稱呼差異來看,我們可以比較出兩族的家庭與部落認同的差異,母系社會的阿美族的男性身分認同 與父系社會的鄒族男性身分認同有一些差異,鄒族是從家庭擴展外延到部落中,阿美族固然有同樣的情形,但是阿美族的男性身分認同是雙重認同,它在家庭與非家庭間有著兩種身分,一個是faki,一個是mama,唯有年齡組織的認同(例如大港口海岸阿美有「我是la-電腦的mayao」)是固定的.
因此,筆者在這裡大膽假設阿美族的男性身分認同,應該是從個人往外經年齡組織的命名而發展,而不是像鄒族是從個人、結婚、家庭家族的amo往外擴展。
因此,筆者大膽假設鄒族的兩性認同是像同心圓似地由內往外擴展,在社會結構上是家庭而部落,而阿美族的部落認同則較鄒族多元 ,是透過社會結構上的年齡組織將部落組織起來。
參考資料:
黃貴潮
1989 宜灣阿美族三個儀式活動的紀錄。黃宣衛編譯,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劉斌雄
1966 親屬稱謂的研究與發展。文化人類學選讀。李亦園編,台北市:食貨出版
社,頁139-152,1980。
黃天來
1988 台灣阿美語的語法。豐原市:作者自印。
聶甫斯基著,白嗣宏等譯。
1993 台灣鄒語語典。台北市:台原出版社。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
2001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四卷:鄒族。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