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6-15 22:46:38越來越野風俗考
我的mahabharata。
mahabharata劇本分析與文化理解
誰的mahabharata?
PETER BROOK的mahabharata,用西方人來述說一個東方偉大的故事,當劇場版轉變成電影版時,不同膚色的運用使得這個故事成了一個失去原味的菜色,像是在台灣吃日本料理與義大利麵,我們在吃的是異國風情的佳餚,但不是最道地的。
翻譯本裡的故事,法國人的劇本,似乎成為原來的經典的情節大綱;就像是荷蘭時期用羅馬拼音所寫的新港文書,是翻譯後傳送福音所用的聖經節譯版本,不是原來的聖經,是某一種文化知識的視覺再詮。
我的mahabharata。
在彼得布魯克的劇場電影版中,在課堂上大家一起讀劇的經驗中,終於得以讀完這個久仰大名的劇作。在我的理解中,這個偉大的故事不只是印度人的故事,更是關於人的故事。
在有修與黑天的對話錄薄伽梵歌bhagavadGita中,重重地刺下對於生命的啟示:人的生命任務必須不逃避地去面對,這不只是你的戰爭,你只是一個佔居在此一肉身的靈魂,真正的道是執行你的任務,不要過多的慾望混亂了你的心,不要讓混亂蒙蔽了你的dharma。這樣的文化演練必定深深嵌入了印度人的心智中,左右了生活實踐,成為印度文化的氛圍,就像是Bordieu所謂的habitus,不同文化中的個人,以印度表演者的日常行為模式與西方芭雷舞者的行為模式作一個比較便有著不同的habitus。
印度教是在歷史發展中,將神聖與世俗作一個交融的宗教,宗教成為印度人的生活氛圍,猶如韋伯論西方人的新教倫理,將理性解釋為工具理性與x理性,將新教倫理詮釋為努力工作解釋為榮耀上帝的宗教理性;而印度人的宗教理性則是輪迴與業障框架下的道dharma(?)。
內化印度的哲學思考與生命觀
黑天是一種隱喻,那是自我內在與真理的對話。成為行動哲學。
印度文化中的種性制度與火葬(sati)都在故事中,還有轉世輪迴的觀念,還有命中注定的觀念。是故事加強此一文化概念呢?還是文化概念顯現史詩故事?
同樣信奉印度教的文化,就Geertz的巴里島鬥雞儀式研究,他將鬥雞活動視為一種日常生活中的集體儀式,透過儀式不斷的深層演劇(deep play)當地人的觀念。再另一本書中,劇場國家,將巴里島的戲劇是為一種巴里人認同戲劇角色,而提出theatre nation概念,他也指出當地人詞彙來說如果一個人沒有扮演好他的生命角色,就是’’怯場’’了。
人生就是一齣戲,用印度史詩mahabharata的薄伽梵歌中黑天對有修的開示,不就是這樣的啟示,你必須要扮演好你的角色,別說怯場了,連逃避演出都不行,冥冥之中,brama(那個唯一真理之神—梵)就是這齣戲的導演。
回不到劇場研究
如果說史詩中有文化的人物原型,印度史詩中亦然,而且它的重點不是一種非關生活的神聖性,而是放在世俗生活中的角色性格描寫,所以我們看見各種符號來強調一個人物性格,而且是用一個文化共享的意義符號來展示。
從視覺溝通來看表演藝術,便是將其視共享的意義符號系統的一種文化表達。當書寫者可以穿越時空時,那不只是西方人概念的魔幻寫實、超現實手法,更是當地人的概念,當神與凡人一樣具有七情六慾時,也是當地文化對於人觀神觀的觀念。
竟然回不了劇場研究,我可以理直氣壯地說:非西方表演研究太需要人類學觀點了,我無法以戲劇方法分析mahabharata,受過人類學訓練後,我完全以理解當地人觀點為本能,以理解異己為自身來思考,我在想像如果自己是印度人會是怎麼看待戲劇,完全忽視西方的疏離與理性,並且我也質疑此地移植「生活即劇場」的觀念時,生活如何像劇場?
台灣的生活絕對無法像劇場,是劇場人生活在劇場工作中,一般人生活在台灣人的生活中,都只是一種工作,而那從來不是劇場,是打拼的經濟掛帥的邊陲國家紛圍下的一個工作,是政經宗教國家下,而不是像巴里島人的劇場國家或是印度’’與神共生’’的dharma修行人生。所以我們有了文化創意產業,要納入經濟生計中,才有文化說服力的國家喔。
這就是我的人類學理性與教條訓練結果的mahabharata。
好像是跑到教堂前唱歌仔戲喲,真是尷尬。
誰的mahabharata?
PETER BROOK的mahabharata,用西方人來述說一個東方偉大的故事,當劇場版轉變成電影版時,不同膚色的運用使得這個故事成了一個失去原味的菜色,像是在台灣吃日本料理與義大利麵,我們在吃的是異國風情的佳餚,但不是最道地的。
翻譯本裡的故事,法國人的劇本,似乎成為原來的經典的情節大綱;就像是荷蘭時期用羅馬拼音所寫的新港文書,是翻譯後傳送福音所用的聖經節譯版本,不是原來的聖經,是某一種文化知識的視覺再詮。
我的mahabharata。
在彼得布魯克的劇場電影版中,在課堂上大家一起讀劇的經驗中,終於得以讀完這個久仰大名的劇作。在我的理解中,這個偉大的故事不只是印度人的故事,更是關於人的故事。
在有修與黑天的對話錄薄伽梵歌bhagavadGita中,重重地刺下對於生命的啟示:人的生命任務必須不逃避地去面對,這不只是你的戰爭,你只是一個佔居在此一肉身的靈魂,真正的道是執行你的任務,不要過多的慾望混亂了你的心,不要讓混亂蒙蔽了你的dharma。這樣的文化演練必定深深嵌入了印度人的心智中,左右了生活實踐,成為印度文化的氛圍,就像是Bordieu所謂的habitus,不同文化中的個人,以印度表演者的日常行為模式與西方芭雷舞者的行為模式作一個比較便有著不同的habitus。
印度教是在歷史發展中,將神聖與世俗作一個交融的宗教,宗教成為印度人的生活氛圍,猶如韋伯論西方人的新教倫理,將理性解釋為工具理性與x理性,將新教倫理詮釋為努力工作解釋為榮耀上帝的宗教理性;而印度人的宗教理性則是輪迴與業障框架下的道dharma(?)。
內化印度的哲學思考與生命觀
黑天是一種隱喻,那是自我內在與真理的對話。成為行動哲學。
印度文化中的種性制度與火葬(sati)都在故事中,還有轉世輪迴的觀念,還有命中注定的觀念。是故事加強此一文化概念呢?還是文化概念顯現史詩故事?
同樣信奉印度教的文化,就Geertz的巴里島鬥雞儀式研究,他將鬥雞活動視為一種日常生活中的集體儀式,透過儀式不斷的深層演劇(deep play)當地人的觀念。再另一本書中,劇場國家,將巴里島的戲劇是為一種巴里人認同戲劇角色,而提出theatre nation概念,他也指出當地人詞彙來說如果一個人沒有扮演好他的生命角色,就是’’怯場’’了。
人生就是一齣戲,用印度史詩mahabharata的薄伽梵歌中黑天對有修的開示,不就是這樣的啟示,你必須要扮演好你的角色,別說怯場了,連逃避演出都不行,冥冥之中,brama(那個唯一真理之神—梵)就是這齣戲的導演。
回不到劇場研究
如果說史詩中有文化的人物原型,印度史詩中亦然,而且它的重點不是一種非關生活的神聖性,而是放在世俗生活中的角色性格描寫,所以我們看見各種符號來強調一個人物性格,而且是用一個文化共享的意義符號來展示。
從視覺溝通來看表演藝術,便是將其視共享的意義符號系統的一種文化表達。當書寫者可以穿越時空時,那不只是西方人概念的魔幻寫實、超現實手法,更是當地人的概念,當神與凡人一樣具有七情六慾時,也是當地文化對於人觀神觀的觀念。
竟然回不了劇場研究,我可以理直氣壯地說:非西方表演研究太需要人類學觀點了,我無法以戲劇方法分析mahabharata,受過人類學訓練後,我完全以理解當地人觀點為本能,以理解異己為自身來思考,我在想像如果自己是印度人會是怎麼看待戲劇,完全忽視西方的疏離與理性,並且我也質疑此地移植「生活即劇場」的觀念時,生活如何像劇場?
台灣的生活絕對無法像劇場,是劇場人生活在劇場工作中,一般人生活在台灣人的生活中,都只是一種工作,而那從來不是劇場,是打拼的經濟掛帥的邊陲國家紛圍下的一個工作,是政經宗教國家下,而不是像巴里島人的劇場國家或是印度’’與神共生’’的dharma修行人生。所以我們有了文化創意產業,要納入經濟生計中,才有文化說服力的國家喔。
這就是我的人類學理性與教條訓練結果的mahabharata。
好像是跑到教堂前唱歌仔戲喲,真是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