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札特:小夜曲第7號D大調K250「哈夫納」
一個人的一生,或許以20歲為未成年與成年的分水嶺。莫札特就在20歲時,寫這首「哈夫納小夜曲」。這,可以説是形成莫札特未成年期最頂點的代表性作品。此曲就長度,或就配器規模來説,都超出小夜曲的範疇,而有交響曲的規模。對這首「莫札特最初的大管弦樂曲」,研究者R.郎頓(Aaron R Landon)評為「高超的技術能力與音樂天才,形成完整無缺的統一」。莫札特在這首作品中,匯集向來就有的小夜曲、嬉遊曲,以及交響曲、協奏曲等的樣式,邁向成熟期的偉大交響曲、管弦樂等作品,踏出成年音樂家的步伐。
莫札特在這段時期寫了不少小夜曲,其理由的一半,是薩爾斯堡在18世紀時盛行小夜曲。當時,小夜曲深入市民的生活中,夜晚娛樂、節日慶典,都會在街頭巷尾呈現其華麗的音響。薩爾斯堡小夜曲的特徵,有配器規模大,樂章數量多,有協奏曲風格樂章等,這些特徵在「哈夫納小夜曲」中可以看得很清楚。
此曲共有8個樂章,其中第2〜4樂章有小提琴協奏曲風格,有3個樂章是小步舞曲,以主曲調音樂為主體的明朗活潑作風為基調等等,都屬於當時小夜曲廣為具備的特徵。不過這些特徵只是作品樣式上的外框,重要的是莫札特超越這些,而有力的向前邁進。
這首小夜曲是為薩爾斯堡的富豪哈夫納家的女兒瑪麗亞•伊莉莎白(Maria Elisabeth, 1753~1781)寫的。莫札特家與哈夫納家,在父親雷歐波時就有親密交往。哈夫納家的主人齊格蒙•哈夫納(Sigmund Haffner,1699 - 1772)在1768年到1772年之間,當薩爾斯堡市長。
齊格蒙•哈夫納在34歲(1733年)時與安娜•伊莉莎白(Anna Elisabeth Kaltenhauser, 1712~1744)結婚,得8個兒女,但只有兩個女兒留下來。其中瑪麗亞•泰麗莎(Maria Theresia, 1740~1798)與Fr. X.懷薩(Franz Xaver Andreas Athanasius Weiser, 1739~1817)結婚,Fr. X.懷薩在哈夫納去世後,在1772〜75年之間接任薩爾斯堡市長。兩人的兒子伊格納•安東•懷薩(Ignatz Anton Weiser, 1701~85)擔任薩爾斯堡市參事會員,並寫神劇「第一位使者的罪責」劇本,年僅10歲的少年莫札特為此譜曲(K.35)。
1744年安娜•伊莉莎白去世,齊格蒙•哈夫納於1745年46歲時續弦,並得4個兒女。1772年齊格蒙•哈夫納去世,其子齊格蒙•哈夫納二世繼承哈夫納家。齊格蒙•哈夫納二世與莫札特誕生於同一年,因此兩人好像過從甚密。1776年齊格蒙•哈夫納二世的姐姐瑪麗亞•伊莉莎白要與南提洛(Tirol)的商人Fr・X・舒佩特(Franz Xaver Anton Späth, 1750~1808)結婚,婚禮要在7月22日舉行。於是哈夫納二世委請莫札特譜作在婚禮前晚舉行慶典時要演奏的「婚禮音樂(Brautmusik)」。這首「哈夫納小夜曲」就這樣誕生。莫札特還譜作音樂家進出場時所用的「進行曲」K249。這首進行曲直到演奏前日(7月20日)才完成,依此推測,小夜曲也很接近演奏日期才脫稿。
莫札特的父親雷歐波在進行曲與小夜曲的手稿上面,明記作曲目的與時期。這首小夜曲是為哈夫納家的喜事而寫的,因此常被稱為「哈夫納小夜曲」,但非莫札特所命名。
薩爾斯堡的宮廷顧問官希登荷分(Johann Baptist Joseph Joachim Ferdinand von Schidenhofen)在他的日記上寫道:「7月21日餐後,我前往聆聽婚禮的音樂演奏。這是哈夫納二世為其姐麗賽兒(瑪麗亞•伊莉莎白的暱稱)委作的。是莫札特譜作,在羅雷特教堂庭園演奏。」這時新娘瑪麗亞•伊莉莎白23歲,她在5年後去世,是年僅28歲。莫札特後來也為哈夫納二世寫「哈夫納交響曲K385」,但哈夫納二世也只活到31歲。
小夜曲第7號D大調K250(K6.248b)共有8個樂章,全曲演奏時間在1小時前後,可能是莫札特的管弦樂曲中,最長的一首。
第1樂章 雄偉的快板-甚快板(Allegro maestoso-Allegro molto),D大調,4/4-2/2拍子。樂曲一開始,是4/4拍子雄偉的快板的導奏。這種開始,很適合結婚典禮前夜的華麗氣氛。莫札特在後來寫的交響曲,其導奏很多是思維風格的慢板。樂章主部是2/2拍子的甚快板。
第2樂章 行板(Andante),G大調,3/4拍子。從這樂章開始加進獨奏小提琴,因此,第2、第3、第4連續3個樂章呈現小提琴協奏曲的樣式。
第3樂章 小步舞曲 (Menuetto), g小調,3/4拍子。這是很傑出的小調小步舞曲,似乎可預見將來交響曲第40號的第3樂章。在中間樂段,獨奏小提琴還無拘無束的活躍。
第4樂章 輪旋曲 快板(Rondeau: Allegro),G大調,2/4拍子。結合典雅、快活、大眾性與靈感的美麗樂章。這樂章有時候會單獨演奏。獨奏小提琴在這裡甚為活躍,也許超越莫札特其他小提琴協奏曲的任何一樂章。這樂章因克萊斯勒改編為由小提琴與鋼琴演奏的樂曲而有名。
(Fritz Kreisler 小提琴 Franz Rupp鋼琴) https://youtu.be/fwOWKyvPJGY
第5樂章 優雅的小步舞曲(Menuetto galante),D大調,3/4拍子。協奏曲樂章只到第4樂章,從這個樂章恢復第1樂章的調性與配器。這是第2首小步舞曲,中間樂段轉為小調,泛起些許暗淡情緒。
第6樂章 行板(Andante)A大調,2/4拍子。形式自由,不過也可以説是輪旋曲式與變奏曲融合而成的樂章。這一點與第4樂章有共同的創意。這樂章平穩而優雅,聽來就有幸福感。
第7樂章 小步舞曲 (Menuetto),D大調,3/4拍子。有兩段中間樂段的第3首小步舞曲。
第8樂章 慢板-甚快板(Adagio - Allegro assai)D大調,4/4-3/8拍子。有慢板導奏的奏鳴曲式。導奏的氣氛有點像海頓的交響曲。奏鳴曲部分很有節奏感,是一首大家都很開心而徹底明朗的終曲。
(Ton Koopman指揮 阿姆斯特丹巴洛克管弦樂團)
https://youtu.be/16Rn-uhmcRU
(Sir Charles Mackerras 指揮布拉格室內管弦樂團)
https://youtu.be/mZTsKujnmls
這種演奏會常在庭院中舉行,因此不使用大提琴,以利行動。當時演奏小夜曲的樂師,大都要一面演奏進行曲進場就席。奏完退席時也一樣。為此,莫札特另外寫一首進行曲供此需要,並與小夜曲成對。
進行曲 K249
(Ton Koopman指揮 阿姆斯特丹巴洛克管弦樂團)
https://youtu.be/LiWCJaVNrHg
雄偉的(Maestoso),D大調,4/4拍子。1776年7月20日寫於薩爾斯堡。
交響曲 D大調
莫札特以這首小夜曲的第1、第5、第6、第7、第8等沒有獨奏小提琴的樂章,改編為有5個樂章的交響曲。但這首交響曲並不是有名的「交響曲第35號D大調K385「哈夫納」」。改編時,父親雷歐波加進原曲沒有的定音鼓聲部,也經莫札特本人做整體修改。此曲可能是1780年3月18日,在莫札特家舉行的音樂會中演奏。
5個樂章形式的交響曲,除了此曲以外,只有K62a一首,這也是從小夜曲改編而來。
莫札特為哈夫納家作曲的小夜曲有兩首。在這次談的第7號K250後6年,也就是1782年7月另外寫了一首小夜曲。這第2首小夜曲的小步舞曲已散失。莫札特為1783年3月23日的音樂會,把第2首小夜曲改編為交響曲,這就是「交響曲第35號D大調K385「哈夫納」」(「哈夫納交響曲」)。此曲之後,除去第37號的6首交響曲被稱為「莫札特的6大交響曲」而甚得愛樂者喜愛。
下一篇:佛瑞:帕望舞曲
Fritz Kreisler 改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