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0 22:06:41雲翁

莫札特:嬉遊曲D大調,K.136

                
 

嬉遊曲D大調,K136(125a)是莫札特在16歲時,為弦樂四重奏所寫的最有名的嬉遊曲作品。由於在薩爾斯堡譜寫,因此有時把K.136~138合稱「薩爾斯堡交響曲」,此作品是其中一首。

嬉遊曲乃是在室內以小編制樂器演奏的樂曲。是為了當時貴族的沙龍等場地輕鬆演奏而所作,因此聆聽者也輕鬆聽聽就可以了。在莫札特的時代,能夠「隨時聽音樂」是件很奢侈的事情。因此有自己的樂團,又能夠請有名的音樂家寫曲取樂是特權階級的娛樂。不過也因此才會留下我們現在所欣賞的名曲。

莫札特的小夜曲類作品,依其作曲時期,大致可以分為5個時期考慮,而1771~1774年(15歲~18歲)可視為第2期。這時期剛好是他第2次旅行義大利回來,在故鄉薩爾斯堡專心作曲,也是規劃第3次義大利旅行的時期。

莫札特在不到36年的短暫人生當中,有10年以上的時間,也就是幾乎1/3的人生在旅行。尤其在薩爾斯堡時代,到過許多國家,一方面展現「神童」的彈琴技術,另一方面認識多方音樂與音樂家,增廣見聞。莫札特似乎認為旅遊會讓人有豐富的感情,因此看不起固步自封在薩爾斯堡而不旅遊的人。因此,薩爾斯堡的封閉性,似乎成為他離開故鄉,在維也納另創天地的原因之一。

不過這種想法在當時並不算很特別。歐洲在18世紀後半,人的交流非常活潑。尤其是音樂家,經常在宮廷或者是貴族公館之間走動。莫札特也活在這種世界,一次又一次在各大都市間旅行,也許可以説,莫札特的人生根本就是旅行。

莫札特的第1次旅行在1762~66年之間,這次他們一家4口(父母、長女安娜與當時6歲的莫札特)一起到處旅行,旅行的目的主要是他的父親要把「神童」莫札特推介到歐洲各地。第2次旅行則在1766~71年之間,這次旅行,只有父子兩人,幾場在義大利的音樂會都獲得成功,在米蘭還上演歌劇,更接到譜寫歌劇的訂單。

1771年3月28日父子兩人回到故鄉薩爾斯堡,一回來莫札特就專心作曲,顯然這是在義大利受到的影響推動了他。這時期,在機會音樂方面,也是一段很難得的實驗時期。在這段時期,他就寫了K.136~8的3曲,而且當時他還只有16歲。這些作品看來很簡單,卻相當精緻,證明他的確是在音樂史上燦然發光的一位天才。

譜作這些作品前後,他在弦樂四重奏曲上就停止使用對位手法(不過,偶而還使用),給第1小提琴主導角色,其他各聲部則負責伴奏部分。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他受當時譜寫許多嬉遊曲的約瑟夫·海頓(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的影響。有人主張由於K.136~138等3曲顯示很強烈的義大利音樂的影響,因此稱為不使用管樂器的「義大利風格序曲」較適當。

在莫札特的時代,並沒有夜曲(notturno或serenata)、輕組曲(cassation)、嬉遊曲等區別,兩位海頓兄弟:法蘭茲·約瑟夫·海頓(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與約翰·米歇爾·海頓(Johann Michael Haydn,1737-1806),有些弦樂四重奏曲就有嬉遊曲的名稱,米歇爾則在室內樂曲就有嬉遊曲、夜曲等命名。到現在,這些音樂只有在室內演奏或室外演奏之別,其形式則沒有很大的差異。

嬉遊曲是貴族或富豪家裡,有什麼慶典時,在宴會中演奏的音樂。因此配器規模不大,通常以小曲6首左右構成。莫札特留下來的嬉遊曲,有20曲以上。1772年譜寫的K.136~138等3曲,都是弦樂四重奏曲,還缺少嬉遊曲不可或缺的小步舞曲而以3樂章形成。因此莫札特本身並不把這3曲稱為嬉遊曲。據研究,這3曲的嬉遊曲一詞,是有人在莫札特的手稿上補上去的。莫札特研究者愛因斯坦説:「這些樂曲上記載的嬉遊曲一詞,不可能是他自己所寫。」的確,這些作品較有交響曲的性格,而較少「嬉遊曲」(Divertimento)一詞所代表的「消遣」的娛樂音樂的性格。

莫札特也只指定弦樂4聲部,即小提琴兩部、中提琴、低音。究竟是各聲部只有一人的室內樂曲,或是各聲部有多人的合奏曲或由弦樂團演奏的樂曲,還有所謂「低音」是由什麼樂器以何種形態演奏都成為疑問,後來引起好多次的論爭。

所謂「低音」,大概指大提琴或低音提琴,然而也有可能是其他樂器。依當時的用語,「低音」一詞是指各種低音樂器,即使限定在弦樂器,也有數種配器法。譬如只用大提琴,或只用低音提琴,或兩者都使用,甚或加上低音管以補強?即使排除可能性比較小的低音管,剩下的3種可能性,都會關係到演奏人數與樂曲種類。

如果只用大提琴,則為各聲部只有一人的室內樂曲,屬於弦樂四重奏曲。如果只用低音提琴,則不關由多少人演奏,屬於室外音樂的夜曲類。如果大提琴與低音提琴都用,則為弦樂五重奏曲或弦樂合奏曲。據各種研究,這些嬉遊曲應該是使用大提琴,並咸認這3曲原來就是弦樂四重奏曲。不過,這3首作品也十分可以當弦樂合奏演奏,也經常以弦樂合奏形態演奏。只是以這種形態演奏時,聲部間的應答必須保持室內樂曲的親密性,偶而出現的對位法處理,必須有明快造型。這需要有強力的指揮與充分的練習時間,因此以多人數演奏此曲並不容易。

K.136的作曲時間,在1772年1月到3月之間,是莫札特初期的室內樂佳作。他雖然被稱為天才,但在初期作品中,也有相當多的稚拙音樂。然而,還是偶有即使到晚年都寫不出來的自由闊達、如有神助的作品。如交響曲第25號g小調、第29號A大調、鋼琴協奏曲第9號「吉娜姆」(Jeunehomme)等就是。

嬉遊曲K.136共有3個樂章,其第1樂章,在莫札特的作品中特別有名。

第1樂章快板(Allegro)D大調,4/4拍子。奏鳴曲式。
一開始就是快速如飛的旋律。第1小提琴在其他樂器刻出的節奏上,以全音符與二分音符奏出下降的清爽主題。

K.136有典型的嬉遊曲形式,3個樂章依急-緩-急的次序安排,拍子也採4/4-3/4-2/4等莫札特常用的排列。第1樂章開始處是下降形態的主題,這是當時的室內樂曲常常使用的形狀,由莫札特運用起來精緻簡潔,不像是「嬉遊」的主題。這主題在第5~8小節變奏再現。3個樂章都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各部分都會重複一次。

第2樂章行板(Andante)G大調,3/4拍子。奏鳴曲式。
這是完全與第1樂章成對比的樂章,徐緩而典雅。

第3樂章急板(Presto)D大調,2/4拍子。奏鳴曲式。
這是短短3分鐘左右的樂章,卻是很出色的音樂。在跳躍之後,繼續擴張的第1主題,在音階上跑上跑下幽默的第2主題,還有活潑的小結尾,這些樂段一個接一個飛過,其開展部,還會看到類似復格的手法。

 

(Academy of St. Martin-in-the-FieldsChamber Ensemble)https://youtu.be/e9LqOkSeUlY

(台北愛樂少年樂團)https://youtu.be/Z5Fv5mRvBA0  (只有第1、第3樂章)

(Ricardo Muti指揮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https://youtu.be/YDSiU3BpDTQ

(Seiji Ozawa指揮SaitoKinen Orchestra)https://youtu.be/HBHwIfbIjQU

亦請參閱本台「莫札特:嬉遊曲D大調,K.334」一文。

Scott Lin 2020-01-19 16:34:36

https://m.youtube.com/watch?v=jlZgnzuOAf0
解析曲式
可以知道莫札特的作曲思維

版主回應
謝謝來訪。 2020-01-21 15:58:18
Scott Lin 2020-01-19 16:30:35

絃樂團的比賽曲目中
最有人氣的一首
去年親愛國小以此曲在維也納拿下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