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路克:「精靈之舞」-自歌劇「奧菲與歐利蒂絲」
葛路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 1714-1787),誕生於巴伐利亞Erasbach(現在的德國),於現在的奧地利與法國活動的歌劇作曲家。他也有芭蕾音樂與器樂曲等作品,但現在以歌劇「奧菲與歐利蒂絲」(Orfeo ed Euridice)聞名。劇中間奏曲「精靈之舞」尤為有名。他是以歌劇改革者而留名於音樂史上,但1齣德語歌劇都沒有寫過。他完成的歌劇約有35齣,白遼士受到重要的影響。
葛路克的父親是林務官,後來移居波西米亞。葛路克在18歲時入學布拉格大學學習音樂與哲學。1741年譜作第1齣歌劇「阿爾塔舍爾舍」(Artaserse),之後就開始創作大量舞台音樂。這時期的作品,是相當保守的義大利莊歌劇。1754年在歐洲到處遊旅,後獲得瑪麗亞·特蕾莎的宮廷樂長職位,移居維也納。1756年羅馬教宗授予他黃金馬刺勳章,之後,他就稱為「葛路克騎士」(Ritter von Gluck)。
在居住維也納期間,他創作最有名的芭蕾音樂「唐璜」(Don Juan,1761年),與代表作歌劇「奧菲與歐利蒂絲」(1762年)。這些作品在樣式方面都有變化,而全面表示變化的頂點,在歌劇「阿爾切斯迭」(Alceste,1767年)。在這齣作品中,表面上就展開葛路克對歌劇新樣式的想法。他比較重視作品而不怎麼重視明星歌手,劇中取消乾枯朗誦調(recitativo secco)而換成依劇情構築的伴奏朗誦調(recitativo accompagnato),以避免打斷劇情。這種想法,後來就發展為歌劇改革。因而產生的流利而有戲劇性的作曲樣式,被認為是華格納樂劇的嚆矢。
葛路克與劇本作家卡爾查比奇(Ranieri de' Calzabigi)一起從事歌劇改革,其内容大致是:
(1)劇本重點要放在劇情的發展,不要有多餘支節。
(2)音樂旋律要自然配合戲劇内容或台詞。
(3)有效使用合唱與管弦樂。
在威尼斯與拿坡里很受歡迎的莊歌劇,到巴洛克後期與前古典主義時期,就顯現不少問題。在歌劇幕間表演的短劇-幕間劇漸有喧賓奪主之勢,歌劇本身也有問題。
當時在歌劇院受寵的是閹歌手(castrato),他們為了要表現其美聲,故意插入一些與原來情節沒有直接關係的喜劇場景,其中所演唱的詠嘆調,也常是佈滿花腔表現歌唱技巧卻毫無必要的歌曲。這時期的歌劇只把重點放在讓人聽歌手的歌喉,戲劇的發展擺在次要。於是,以前翡冷翠樂集的成員所指向的希臘古典劇的復興,就完全被忽略了。
在維也納,歌劇改革活動不大被群眾所理解,因此,葛路克就把活動的據點移到巴黎,並在當地首演歌劇「奧菲與歐利蒂絲」法語版與歌劇「伊菲姬尼在奧里德」(Iphigénie en Aulide)等名劇,把歌劇改革的理念具體化。然而,「伊菲姬尼在奧里德」等作品一上演,評論家的意見馬上分為兩派。支持葛路克者極為稱贊他的新樣式,另一派則大罵他的改革,並支持較為傳統的尼可拉•比契尼(Nicola Piccinni ,1728~1800)的歌劇。這件美學論爭被稱為葛路克•比契尼論爭。當時,葛路克正在譜作歌劇「伊非傑尼在特里德」。有人拿同一劇本委請
比契尼作曲,葛路克一聽説,馬上就把已寫好的音樂廢棄。葛路克從巴黎回到維也納,1787年去世。
歌劇「奧菲與歐利蒂絲」的劇中人物只有3人,奧菲是豎琴手(女中音或男中音),歐利蒂絲是他的妻子(女高音),還有愛神阿茉蕾(女高音),其他就是群眾,非常簡單。劇情清楚,而音樂則富於戲劇性表現,不像是在那個時代的音樂。而群眾的合唱非常活躍,幾乎可以説是在背後的主角。
戲劇的時間背景是希臘神話時代,地點是希臘與冥府。劇情是:
第1幕 神話時代,在現世與冥府。
奧菲喪妻,在有月桂樹的森林中,歐利蒂絲墓前悲傷。奧菲告訴神祇,只要能夠取回妻子,他也赴可怕的冥府。愛神阿茉蕾出現。阿茉蕾説:「全能之神朱庇特同情你,允許你進入冥界。但回到地上之前,絕不可以看她。」
第2幕 冥府。
在冥界入口,奧菲被亡靈們包圍,亡靈們阻擋奧菲之路。奧菲彈他的豎琴,唱道:「如果稍有因愛情而煩惱過的人,就該知道我的悲傷。」於是道路就開了。
冥界有美麗而澄澈的天空,還充滿著太陽光輝。精靈們引導歐利蒂絲到潺潺小河畔,奧菲牽著她的手,引她到地上,但依阿茉蕾的囑咐,一直不看她。
第3幕 回地上途中。
歐利蒂絲終於盼到奧菲來接她回去,沒想到他看都不看她一眼,她以為奧菲已不愛她了,心中不免起疑。她在岩石上坐下來,並懇求奧菲想起她。奧菲忍不住回頭看歐利蒂絲。一瞬間,歐利蒂絲命絕身亡。奧菲深為悲哀,想自盡死亡。這時愛神阿茉蕾再度出現,説:「你忍耐得很好,這樣已夠了。」並特別讓歐利蒂絲恢復生命。奧菲與歐利蒂絲互相擁抱,並感謝神明。
劇中最有名的音樂「精靈之舞」是岀現在第2幕第2景的間奏曲。歐利蒂絲與精靈們歌頌冥界愛麗絲(Élysées)花園的安靜與和平。她們在花園裡載歌載舞,但在甜美而平靜的曲調中,漂浮著一絲寂寞情緒。
樂曲採用3段體,由長笛與弦樂器演奏。雖然是跳舞的音樂,但節奏緩慢輕柔(Lent très doux)。旋律與伴奏部分糾纏在一起,交織出美麗的音樂。主部是F大調,3/4拍子。音符大多拖長,圓滑線很多。但偶有休止符現出節奏感。中間樂段轉入小調,引出哀愁感的旋律很美。音樂再現主部而結束。
(Jean-Pierre Rampal長笛,Plácido
Domingo指揮皇家愛樂管弦樂團)
https://youtu.be/0GF46cFVKmM
(Viviana
Guzman長笛,Orquesta Sinfonica de Providencia)
https://youtu.be/9TDnv4CMRX0
此曲的中間樂段後來被海飛茲改編為小提琴曲,以「旋律」(Melodie)風行全球。
(Jascha Heifetz小提琴) https://youtu.be/tenI_FyFeZ0
此劇在Youtube網站也可以欣賞全劇。
(Janet Baker, Elisabeth Speiser, Elizabeth Gale, Raymond Leppard/London Phil.)
https://youtu.be/EENw_ptgGcg
1959年,法國導演馬歇·卡謬(Marcel
Camus 1912 -1982)導演的法國、巴西、義大利合作電影「黒人奧菲」(「Orfeu Negro」,在香港的片名譯為「人生長恨水長東」,在台灣是否曾上演,片名為何未能查得。)上演。該片在當年第12屆坎城影展得金棕櫚獎,奧斯卡則得最佳外語片獎。本片有法語版與葡萄牙語版。故事内容,是把希臘神話「奧菲與歐利蒂絲」的故事舞台搬到巴西里約熱內盧的嘉年華會展開。片中由路易斯•波昂法(Luiz
Bonfá)所寫主題曲「嘉年華會的早晨」(「Manhã
De Carnaval!」,常被稱為「黒人奧菲」)甚受大眾喜愛。此曲最初是森巴舞曲,後來以波沙諾瓦(Bossa
nova)由全世界許多歌手翻唱。
Orfeu negro 電影
Manhã De Carnaval! 主題歌
Nicolas de Angelis - Orfeo Negro 吉他
(四重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