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弦樂四重奏曲第14號升c小調作品131
這首屬於貝多芬後期弦樂四重奏曲的作品,其編號雖然是第14號,實際上是在第15號之後譜作,在1826年完成的室内樂曲。此曲之後的弦樂四重奏曲,就只有第16號了。貝多芬後期弦樂四重奏曲各曲的樂章數,在第12號時還維持4個樂章,隨後逐曲增加1個樂章,到第14號,全曲就共有7個樂章,而且連續不斷的演奏,這有異於弦樂四重奏曲的常規。不過有人把第1樂章視為第2樂章的甚長的導奏,第3、第6樂章各為其次樂章的前奏曲,而把全曲7個樂章區分為第1、2樂章,第3、4樂章,第5樂章,第6、7樂章等4個部分,視為很大的4樂章架構。第16號則又回到4個樂章架構。誰會料到在年輕時醉心於莫札特的弦樂四重奏曲,以必要的最少音符表現感情世界為目標,開始創造自己世界的音樂家,到晚年會到達這種精煉的音樂境界。
此曲呈獻給約瑟‧馮‧舒圖塔海拇(Joseph von Stutterheim)男爵,但並非為某人或受某人訂曲而譜作。據説這是他會心之作,因而常對朋友説:「還好,創造力沒有比過去掉落多少」。許多人認為第13、14、15號3首弦樂四重奏曲,是貝多芬創作活動中登峰造極之作。舒伯特聽到這首作品後流涙,還説:「此後,我們還能寫什麼?」不過也有人持有不同看法。請參閲本台「貝多芬:弦樂四重奏曲第13號降B大調與「大復格」」一文末端。
第1樂章 不太慢的慢板並很富有表情的(Adagio ma non troppo e molto espressivo)
升c小調,2/2拍子,自由的復格曲。
(Juilliard String Quartet) https://youtu.be/zApj5uJvLZQ
第1小提琴開始唱主題,第2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依序以此主題登場,並繼續演奏以對位法構成的音樂。主題分為2分音符的前半與4分音符的後半,樂音中漂浮著無以敘述的孤獨感。這是自由形式的復格曲,以這麼穩靜的樂章開始一首弦樂四重奏曲,是極不尋常的事。
這主題在各樂器上,或依原來的形狀、或予以變化出現。4件樂器各自獨立演奏旋律,卻又互相充分連繫。基本上這是由4件樂器演奏的橫的音樂,但是也會到處聽到縱的美麗和聲讓聽者感動。
第2樂章 很活潑的快板(Allegromolto vivace) D大調,6/8拍子,自由的輪旋曲式。
(Juilliard String Quartet) https://youtu.be/77ec-er7OII
忽然從4件樂器齊奏的延長和弦,轉到遠離關係調的D大調,進入活潑明朗的第2樂章。輪旋主題活潑輕快,但仍舊不是充滿喜悅的音樂,而總有一絲陰影。插曲主題也由輪旋主題引出,因而不甚明顯。
第3樂章 中庸的快板─慢板(Allegro moderato – Adagio) b小調,4/4拍子。
(Juilliard String Quartet) https://youtu.be/XulcpvlDRcw
這樂章只有11小節,因而與其説是獨立的樂章,不如説是到下一樂章的過門樂句或間奏曲,也有人視為是下一樂章的前奏曲。
從具有淡淡透明感的第2樂章,忽然又以強音進入第3樂章。雖然連續演奏,卻讓聽者在一瞬間轉換情緒。
第4樂章 如歌但不太慢的行板(Andante ma non troppo e molto cantabile) A大調,2/4拍子。主題與6段變奏。
(Juilliard String Quartet)
https://youtu.be/kAX3gGs_NFk 1/2
https://youtu.be/LkoVXRhg97M 2/2
這是由主題與6段變奏構成的樂章。音樂從活潑明朗的第2樂章,又回到漂浮著孤獨感的第1樂章氣氛。主題是表現這種情緒的旋律。作曲者在這裡也追求他在晚年積極運用的變奏曲式技法。各段變奏相當維持與主題的關係而不多加變奏,這是他後期變奏曲的特徵。
這首作品的第1樂章,雖然運用對位法而成為很有內容的音樂,但成為全曲頂點的,似乎是這第4樂章而非第1樂章。這樂章雖説是變奏曲,但並不注重形式,倒是表現出清淨、寂寥、激烈、溫柔、亮麗等不同的感覺,但都有統一感,使此曲成為自由變奏曲的名作。
第5樂章 急板(Presto)E大調,2/2拍子。詼諧曲。
(Juilliard String Quartet) https://youtu.be/dyLFcCQ7J14
第4樂章的變奏曲以大提琴脆然的斷奏中斷,音樂移到第5樂章。主題有詼諧曲的諧謔風格。稍具悠然感的中間樂段會反復兩次。樂器間使用撥奏的對答,尤其在尾聲部大提琴使用近琴橋奏部分,似乎在音響方面做實驗。這樂章像交響曲的詼諧曲樂章,躍動而有推動力。
第6樂章 慢板有點近似行板(Adagio quasi un poco andante) 升g小調,3/4拍子。
(Juilliard String Quartet) https://youtu.be/aUscEwT2Bmc
在貝多芬全作品當中,這個調性很少見。接在狂熱的第5樂章之後,這慢板樂章轉入後期弦樂四重奏曲共有的透明感音樂。中提琴奏出有孤獨感與傷感的旋律。據説這旋律取自法國民謠。這樂章擔任間奏曲或下一樂章前奏曲的角色。
第7樂章 快板(Allegro)升c小調,2/2拍子,奏鳴曲式。
(Juilliard String Quartet) https://youtu.be/JeeFd0vnP-E
一聲較強音打斷慢板旋律,音樂轉入奏鳴曲式的終樂章。有激烈的第1主題與流暢的第2主題。曲中使用對位法的寫法。最後是有點類似「大復格」的緊張感,以及從孤獨感產生的悲傷與忿怒。
這是很適合這首大作的終樂章。相傳貝多芬自己説這首作品為最高傑作。的確其獨創性、自由變容與動人心弦的音樂,在弦樂四重奏曲的範疇中,應該是一首光亮的作品。
(美國弦樂四重奏團)
https://youtu.be/Gx2KlpV_ZOk
(The Lindsay String Quartet)
https://youtu.be/96G4ZnyHnLo (彩色分析)
上一篇:舒伯特的初期弦樂四重奏曲群
下一篇:舒伯特中期的3首弦樂四重奏曲
"到晚年會到達這種精煉的音樂境界"
其實他早就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