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浪克:雙鋼琴協奏曲d小調
今(2013)年除兩位歌劇大師200年誕辰外,也是兩位近代有名作曲家的逝世50週年紀念。一位是浦浪克(Francis Jean Marcel Poulenc,1899 -1963),另一位是辛德密特(Paul Hindemith, 1895 - 1963)。這次就談浦浪克的雙鋼琴協奏曲d小調(Concert en ré mineur pour 2 pianos et orchestre )。(請參閱本台「浦浪克:歌曲『愛的小徑』」、「浦浪克:長笛奏鳴曲」等文)。
法國作曲家浦浪克是法國6人團中的一人,其作品包羅聲樂、室內樂曲、宗教樂劇、歌劇、芭蕾音樂、管弦樂曲等主要音樂範疇。其作風竟讓有名的音樂評論家羅斯丹(Claude Rostand,1912-1970)說,他的音樂像「頑童與修士住在一起。」他在合唱曲方面較多傑作,也不少漂浮輕妙機智的作品。
浦浪克為各種鍵盤樂器譜寫5首協奏曲,『雙鋼琴協奏曲d小調』是其中的第3首。此曲受波利尼亞克公爵夫人(Winnaretta Singer, Princess Edmond de Polignac)的委託,於1932年作曲。依照寫浦浪克評傳的安利‧耶魯(Henri Hell)所說:「在開始的快板樂章有力的節奏當中,會聽到幾個斯特拉溫斯基的回聲,還聽到1931年作曲者在植民地博覽會中聽到的巴里島音樂的回聲。甚緩板依據莫札特的行板樣式,但中間樂段採圓舞曲較快的速度。在終樂章聽到經過熟慮的精神主題在戲耍,而這主題絕沒有遠離作曲者本身的心。這首需要一點技巧的雙鋼琴協奏曲,是一首只求愉快開心的作品。」
這首協奏曲,與浦浪克其他許多作品一樣,滿溢美麗迷人的旋律,灑脫的和聲與自由的調性。豐富而精緻的感觸表現,與充滿喜悅的心情抓住聽眾的心弦不放。一向對浦浪克的作品做嚴厲批評的法國鋼琴家、指揮家柯爾托 (Alfred Denis Cortot),對此曲下的評價,是他給浦浪克作品評價中最好的。這首雙鋼琴協奏曲沒有地方可展示誇耀的技巧,給聽者的精神負擔也不重,也沒有鋼琴與管弦樂劍拔弦張對峙的場面,只有音樂單純的暢流過去。浦浪克本人常說,「我總是喜愛旋律」,在此曲中,就會出現一段又一段聽來很快樂的旋律。比較嚴肅的聽眾,或許無法接受這首音樂,甚至所有浦浪克有點像開玩笑似的音樂。
此曲於1932年9月5日,在威尼斯國際音樂節由作曲者本人與Jacques Février擔任鋼琴,Désiré Defauw指揮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管弦樂團首演。
作曲者在樂譜上指定樂團弦樂器的數量,不得變更。還指定樂器配置位子,中央左邊放第1鋼琴,右邊放第2鋼琴,兩架鋼琴都要拆除蓋子相對。其左方平行排列第1小提琴與第2小提琴,右邊前排中提琴與大提琴,後排低音大提琴。中央鋼琴之後排列管樂器,其後是敲擊樂器。
全曲有3個樂章:
第1樂章 不太快的快板 (Allegro ma non
troppo)
d小調。奏鳴曲式。序奏部相當長,進入呈示部後呈現節奏活潑伶俐的第1主題,與也是很有節奏感的第2主題。發展部有觸技曲風格。然後兩架鋼琴提出完全新的旋律,並進入再現部。
第2樂章 甚緩板 (Larghetto)
降B大調。是典型的徐緩樂章,有很具個性的旋律與幻想感豐富的和聲。
第3樂章 終曲,甚快板 (Finale, Allegro molto)
開始於很尖銳的d小調不協和弦,但一會兒就回到D大調,而由鋼琴以觸技曲風格碰碰跳跳。鋼琴提出降b小調的主題。1927年,浦浪克等10個人曾合作譜寫兒童芭蕾音樂『姜奴的扇子』。浦浪克寫其中一段「田園詩曲」。其最後的旋律,會在這地方露臉。
(Anna
Hetmanova,Anastasia
Pozdniakova鋼琴,Remy
Abraham指揮史特拉斯堡愛樂管弦樂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q_jhYlYisc (第1樂章)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DUXsoQ7VaQ (第2樂章)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MAJB4yGDuc (第3樂章)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v0Ov-xJuug (第1樂章)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YlTFNibWXw (1/2,第1樂章)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GY72IrpzfM (2/2,第2、3樂章)
下一篇:艾爾噶:大提琴協奏曲
這學期要跟樂團協奏這首雙鋼琴協奏曲
請問可以引用您的內容在節目單做曲解嗎?
有可用處就請引用。
祝演奏成功。 2019-03-12 10:35:41
蠻刺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