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貝流士:「卡瑞利亞」序曲與組曲
對芬蘭人來說,卡瑞利亞是精神上的故鄉。民族史詩「卡列瓦拉」是由芬蘭語言學家艾里阿斯·隆洛特(Elias Lönnrot,1802-1884)收集芬蘭傳統的口頭詩歌編輯而成。
1892年,西貝流士(有關這位作曲家,請參閱本台「西貝流士」一文)與艾諾‧雅爾倪費耳德(Aino Järnefelt)結婚,新婚旅行時,夫妻倆造訪卡瑞利亞地區。西貝流士從卡瑞利亞地區的民謠與傳說得到許多靈感。
1893年,赫爾辛基大學維普利籍的學生,為了當年要上演的野外歷史劇,委託西貝流士譜寫戲劇音樂。這齣歷史劇,是以7個場景描述卡瑞利亞地區從13世紀到19世紀的歷史。西貝流士答應下來,為這齣戲劇譜寫戲劇音樂。戲劇音樂的正式名稱是「為支援維普利地區教育之慶典與抽獎會之情景音樂」。
1893年11月13日,這齣野外歷史劇在赫爾辛基上演,音樂則由西貝流士本人指揮演奏。發表後完全不受人歡迎,西貝流士自己認為這是失敗作品而予以廢棄。
後來他把其中的序曲以作品10留下來,再選出8曲做為「組曲」,並於戲劇上演後6天,在演奏會上演奏。現在CD上可以聽到序曲、8個景的音樂,與間奏曲。
1. 序曲
2. 第1景:卡瑞利亞之家,戰爭之消息。先是田園風格的重唱,後來
忽然出現暗示戰爭之激烈動機。
3. 第2景:建築維普利(Viipuri)城。
4. 第3景:立陶宛的公爵納立蒙在普里奧焦爾斯克省抽稅(Narimont,
the Duke of Lithuania, levying taxes in the province of Käkisalmi)
5. 間奏曲1
6. 第4景:維普利城的卡爾‧庫奴森( Carl Knudsen)。
《譚詩曲》,情歌。由男中音演唱。
7. 第5景:Käkisalmi門的Pontus de la Gardie。
8. 間奏曲2
9. 第6景:攻擊維普利城
10. 第7景:舊芬蘭之歸屬
11. 第8景:芬蘭國歌『我們的國家』
後來西貝流士又減為3曲,做為「組曲」作品11,現在我們通常聽到的
「卡瑞利亞」組曲,就是包含3首音樂的作品11。
「卡瑞利亞」序曲,作品10
中庸的快板(Allegro moderato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kGgs42FuhY
( Dr. Lucia Matos指揮The NIU Philharmonic)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28ew4vY1_Q
(Alexander Gibson指揮 Scottish National Orchestra)
與作品11的組曲比較起來,序曲上演的機會很少。中間樂段會出現組曲第1曲「間奏曲」的主題。
「卡瑞利亞」組曲作品11
包含3首曲子。在西貝流士的管弦樂曲當中,被演奏的機會還算多。第3曲「以進行曲風格」常常單獨提出來演奏。
第1曲:間奏曲(Intermezzo)中板(Moderat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sP_UeoURo4
(Maazel指揮 維也納愛樂,含第1,2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tIw5AkUEsE
(Charles Mackerass指揮 皇家愛樂)
劇中第3景,立陶宛的公主納立蒙在卡瑞利亞抽稅時代的場面所用的音樂。幾乎是從頭到尾反復同一個主題而成。
第2曲:譚詩曲(Ballade)以小步舞曲速度(Tempo di menuett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h7dXPfEtXw
(Charles Mackerass指揮 皇家愛樂)
劇中第4景,遊唱詩人在維普利城內歌唱的音樂。原曲要由男中音獨唱。
第3曲:以進行曲風格(Alla marcia)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Oqx2G7ulQI
(Maazel指揮 維也納愛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Iois3Gaegk
(Charles Mackerass指揮 皇家愛樂)
劇中第5景,16世紀場面的音樂。由兩個主題形成的進行曲。
上一篇:霍爾斯特:「行星」(下)
下一篇:華格納:齊格飛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