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20 10:15:24雲翁

德布西:「星夜」

 

「星夜」(Nuit d’Etoiles)是法國作曲家德布西(Claude Achille Debussy,1862- 1918)16歲以前的極早期,最初出版問世的作品。早期的德布西作品,幾乎全都是歌曲,這可能與他早年的音樂生活有關。他早年的音樂生活,是當歌手的鋼琴伴奏,而當時法國,歌曲正隆盛到頂點。

德布西在幼年期沒有受到正規的語言教育,這件事常成為德布西的情結,卻讓他在對語言方面,努力磨練其感性。他的目標是讓「語言」與「音樂」完全成為一體,而完善體現這個目標的作品,是歌劇「佩雷阿斯與梅麗珊德」。這部作品,讓「語言」與「音樂」的結合達到極點。

形成德布西這種作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遇到法國象徵主義詩人保爾‧魏爾倫(Paul Marie Verlaine,1844~1896)。德布西的真正音樂教育,是受諸魏爾倫的岳母(9歲時),因此他在年少時,在語詞方面一定受到她的影響。德布西不斷為魏爾倫的詩譜曲,同時也跟許多象徵主義詩人交往,在成長過程中,受到他們許多影響。

歌曲「星夜」的譜作年代諸說不一,1880年左右、1876年、1878年都有人說。出版是在1882年。歌詞選自法國象徵主義詩人西奧多‧龐維勒(Theodore de Banville,1823-1891)的詩作「韋伯最後的回憶」。法文。

這首詩的開頭,為了讓讀者進入詩的境界,有這麼一段文章:

「我踟躅在氣爽的庭園中。在草叢裏紫蘿蘭與玫瑰花盛開,
其甜蜜的香氣漂浮在四周空中。傳來甘美而和諧的聲音,
淡雅的光線照射周圍。那些花,幸福得顫抖嘆息。
忽然我發現,我自己本身就是我聽到的歌聲,而我已死了。
                                                     霍夫曼」

所謂象徵詩,簡單說是不直接描寫事物,而是提示可以喚起或連想事物的詞句,普遍暗示想描述的事物本質。像上面文章就是有點模糊。「光線」是什麼的光線,「聲音」是什麼的聲音都沒有交待清楚。讀者可以自己想像光線是星光或月光,聲音是鳥聲或蟲聲。整個場景是白天?傍晚?清晨?深夜?都沒說。或許這種模糊正是其好處。
 

 
「星夜」(Nuit d’Etoiles)
德布西作曲,龐維勒作詞

Nuit d’etoiles,
Sous tes voiles,
Sous ta brise et tes parfums,
Triste lyre
Qui soupire,
Je reve aux amours defunts,
Je reve aux amours defunts.
     星夜,
     在你布幔下,
     在你微風芳香下,
     寂寞的豎琴
     嘆息着,
     我夢見逝去的愛情。
     我夢見逝去的愛情。

La sereine melancolie
Vient eclore au fond de mon coeur
Et j’entends l’ame de ma mie
Tressaillir dans le bois reveur.
     清澄的憂鬱
     擴散到我心深處
     而我聽到愛人的靈魂
     在夢幻的森林中顫抖。

Nuit d’etoiles,
Sous tes voiles,
Sous ta brise et tes parfums,
Triste lyre
Qui soupire,
Je reve aux amours defunts,
Je reve aux amours defunts.
     星夜,
     在你布幔下,
     在你微風芳香下,
     寂寞的豎琴
     嘆息着,
     我夢見逝去的愛情。
     我夢見逝去的愛情。

Je revois a notre fontaine
Tes regards bleus comme les cieux;
Cette rose, c’est ton haileine,
Et ces etoiles sont tes yeux.
     我在我們的泉水裡
     又看到妳那藍空似的眼眸;
     那玫瑰花,是你的氣息,
     而這些星星,是你眼眸。

Nuit d’etoiles,
Sous tes voiles,
Sous ta brise et tes parfums,
Triste lyre
Qui soupire,
Je reve aux amours defunts,
Je reve aux amours defunts.
     星夜,
     在你布幔下,
     在你微風芳香下,
     寂寞的豎琴
     嘆息着,
     我夢見逝去的愛情。
     我夢見逝去的愛情。

Veronique Gens:http://www.youtube.com/watch?v=u3NvDPAGLto
Diana Damrau:http://www.youtube.com/watch?v=-Np0vFRymfI(豎琴伴奏)
女高音:http://www.youtube.com/watch?v=GdpTNEDTsvY&NR=1
男高音:http://www.youtube.com/watch?v=m_PdVLL9VU0
女聲合唱:http://www.youtube.com/watch?v=CP3P6vnIrUA
 


曲式很簡單,採A-B-A-B’-A,降E大調。

鋼琴伴奏的琶音,聽來像是閃爍的星塵。到「嘆息而寂寞的豎琴」就有個人感情進入,音樂的振幅加大,而到「我夢見」部分感情會高揚,音樂達到一個高潮,但第二次「我夢見」馬上轉為失落感。這段音樂隨着詩句的重複出現,也會忠實的反覆同一旋律。不過,每次回來鋼琴伴奏部分就有變化。雖然使用同一和弦,第2次的節奏像是載波逐流,第3次則聲樂部分也轉為最弱音,天空似乎更黑暗,而顯出滿天星星。

第2次B的部分(B’),開頭與第1次很像,但發展方法不一樣。「是你的氣息」部分,聽來有一股恍惚感。

以法語為歌詞的歌曲,聽起來很有溫柔雅致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