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書拼貼,我的繽紛童年
5月底,為創作坊的大小朋友寫了一封信,談閱讀與生活,順勢也簡單的回顧了自己的兒時閱讀風景,一瞬間,閱讀記憶鋪天蓋地而來,才發現,這一路閱讀旅程好熱鬧。
真正對書有記憶,是一套厚紙板經典童話,到底有那些故事,已不可考,讓人無法忘懷的是那每一翻頁的厚實與重量;《第一次上街買東西》,是記憶中的第一本繪本,鮮明的色彩與畫面在30年之後,依舊牢牢印在心底,漢聲出版的一系列繪本,成為我與世界接軌的出發。
小學風靡一時的中國童話與漢聲小百科,古典與現代交融,是知識累積的開始;接著,驚人的圖書館系列登場,100本自然圖書館,各50本的科學以及人文圖書館,為我的書櫃挹注了更多元的風貌;再加上小牛頓,原來我的閱讀範疇,如此寬廣。
進入懵懂的青少年階段,小說開始走進生命,一系列依舊是漢聲出版的青少年小說,《紅色羊齒草的故鄉》、《守著孤島的女孩》、《馬路十字軍》、《不殺豬的一天》……青少年的多情與叛逆,期待在書頁中找到解答; 羅蘭.英格斯.懷德的小木屋系列, 隨著她遷徙、成長,彷彿自己也經歷了一場西部拓荒冒險。
文字之外,童年的閱讀風景也包含了一本本有著繽紛封面與黑白內頁的漫畫,爸爸從小為我和弟弟尋找各類書籍,當然也發現了孩子人際圈中的流行文化,小時候在學校傳閱漫畫是會被處罰的,和漫畫有關的一切,彷彿都被貼了「不良」的標籤;爸爸雖不覺得漫畫會造成人生的不良影響,但也不願意我們為了看漫畫而成為與乖巧好學對立的一方,於是他有了折衷作法,他親自為我們購入成套的漫畫,光華商場那一間間窄小悶熱的書店,也成為我們童年深刻的記憶;他親自領軍,我們可以在層層疊疊的書海中,自由翻尋,抱回一袋袋未完待續的故事,然後等待再次造訪那擁擠而熱鬧的城樓。
定居中壢超過十年了,記憶裡還留著鮮明的一幕,約莫是國小國中時期,每個月,總有一兩個周末,全家一起搭車到中壢,吃個晚餐,逛逛百貨,下公車第一個停留,一定是車站附近的書店,我們各自散開,尋找角落讀喜歡的書,離開的時候,沉甸甸的提袋裡,新的故事正要開始。
閱讀,不僅僅是為了累積知識,走進文字的世界,聆聽不同的故事,讓我們看見不一樣的生命風景。
(閱讀 ,改變了生命風景)
http://mypaper.pchome.com.tw/joyhi5877/post/1367023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