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5-16 00:29:49五分珠

割喉戰,割了自己

割喉戰,割了自己


前陣子英國《每日鏡報》及《太陽報》展開割喉削價戰,兩份以八卦見長的媒體,分別將平日版零售價格下降三分之一,以搶攻市場大餅。

削價競爭並不是什麼新鮮事,1830年代美國《紐約太陽報》就掀起了這股風潮;而法國的吉拉丹也曾在1836年,以低於當時一半的售價販售甫創立的《新聞報》,該報低廉的價格立刻受到讀者歡迎,但也遭到同業極大的反彈,競爭者甚至邀其單挑決鬥,差點引來殺生之禍,不過,他的對手最後卻命喪吉拉丹的劍下。

「割候」的行銷手法,在台灣、香港、中國都曾發生過,他的好處如同英國《太陽報》在其創刊號的宣稱:「本報的目的是出售一份人人都能買得起的報紙,並提供有利的廣告媒介」。換句話說,這種手段一方面藉由降價讓資訊普及,另方面也能提高銷量獲得更大廣告利潤。

除了會同時引進色腥的報導手法來吸引讀者外,此種競爭方式有時也會傷了自己。1995年,香港由《蘋果日報》及《東方日報》領銜主演的「報業割喉戰」,因為市場的排擠作用,導致香港三報兩刊接連倒閉,600多名新聞從業人員因此失業在家。活下來的報紙雖然因價格下降而銷量上升,但卻也損失慘重。例如,《東方日報》一年後的業績,從營利4億元降至2700萬元的獲利,而玉郎集團的《天天日報》情況更為不堪,從7800萬元的獲利,轉而虧損7900萬元。

不過,割喉戰最大的損失並不在此,就怕賺進了鈔票,卻也賠掉了理想,整個社會亦少了多元的聲音。

其實,《太陽報》的前身《每日前鋒報》是份工人階級的報紙,然而1964年,老闆換成「國際出版公司」(IPC)後,風格丕變,不再強調階級意識,轉而重視娛樂八卦的軟性新聞,這種轉變使得《太陽報》一躍成為英國銷量最大的報紙。而原本抱持激進立場的《每日鏡報》也有類似的際遇,當其以利潤作為經營的主要思考後,往中間看齊,不敢有自己的政治立場,並且逐漸遠離對公共事務的關注,轉向娛樂與消費的資訊。

原來英國的媒體早就找到自己的第三條路,只不過,這第三條路可不好走,除了要先放棄理想,還得有能耐過關斬將、殺出重圍,看來那些沒有雄厚資本、經不起虧損的媒體老闆,最後不但會失去了理想,也可能沒有明天,割不了別人,反而割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