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31 20:10:51五分珠

公共化的三張支票


公共化的三張支票



公視董事長的選舉總算告一段落,但這也是考驗新任董事長兌現支票的開始,陳董事長在選前接受媒體訪問時曾表示,「期許公視能擴大規模為公共廣電集團,以整合資源,發揮更大影響力,回應社會的期待」。這是他競選前的承諾,也是選後必須實踐的諾言。

不過,未來要兌現支票的不只是陳春山,新聞局長林佳龍更是不能例外。林佳龍雖然多次在不同場合公開表示未來將逐步將台視、華視公共化,然而,今年六月,行政院卻仍丟出「模稜兩可」的「無線電視事業公股處理條例」,將政治責任轉嫁到立法院,假使屆時立法院作出兩台私有化的決定,無法完成林佳龍對媒體公共化的宣稱,那麼,這筆帳該算在誰的頭上?!

如果「建立公共廣電集團」真是林佳龍改革媒體的重要價值,那麼就該行動多於口號,積極地進行黨內遊說、誠懇地與在野黨溝通,第一步就是要讓「無線電視事業公股處理條例」朝向兩台公共化的結果邁進,接著修改公共電視法促成未來公共廣電集團的整合與整併,兌現經常高掛嘴上的支票。

「聽其言、觀其行」是民間社會對任何政治人物都必須抱持的態度,「言行合一」則是有擔當的政治人物不可逃避的政治責任,對一個自我期許甚高的政治人物而言,兌現每一張開出的支票是一種最起碼的自我要求。林佳龍的「言」與「行」距離到底有多遠,是必須受到社會團體檢驗與關注的。不過,林佳龍的「公共廣電集團」支票能否兌現,並不只是林佳龍的誠信問題,這還關係到阿扁總統2000年總統大選時的媒體公共化主張,這張支票沒有人會忘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