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8-07 12:47:02貝爾
(續)南海十三郎
先說謝君豪呢?抑或先說南海十三郎呢?
還是先說南海十三郎這個劇吧。
印象中比較深刻的有幾幕,其中一幕是唐滌生拜師那一幕。
話說當時才二十七歲的南海十三郎,已經成為薛覺先劇團的開戲師爺,他寫的劇,讓薛覺先的事業更上一層樓。而南海十三郎亦成為了一時無兩、炙手可熱的劇作家,許多粵劇老倌也想他為自己寫劇本,不少後進也想拜他為師。
那是一個重視師道、講義氣的年代。
那時,讀書學習並不普遍,許多人少年甚至幼年失學,稍為長進的,就會挑選一門手藝學習,希望有一技旁身,解決生活問題。
想學會一門手藝,是要去「求」回來的,在那個年代,知識就是力量,手藝技術也是知識,所以為了自己的飯碗著想,大師傅都會把自己的技藝收藏好,不肯讓別人輕易學去;再說,大師級人馬也怕自己收個資質愚鈍的徒弟,惹人笑話。那時候,想要跟隨一位師傅學習,既講誠意也講天份,有時也要繳交學費(封紅包),甚至出動後台勢力講求人脈關係。總之,一般人想要認真拜師學藝本就不容易了,更何況要向當時得令炙手可熱的大人紅劇作家南海十三郎拜師?
父親偶爾會說從前事,他說來港之後,祖父就送他去五金工廠當學徒,那時候當學徒也是一種拜師,學的雖然只是謀生技能,但拜師的時候還是得斟茶給紅包,工資很低,必聽「聽教聽話」刻苦耐勞。這種日子熬上五至七年大概就可以滿師,轉工也好自己開個小小山寨廠也好,那就算是「出頭」了。
學一種謀生技能要花上五至七年,那要學習一門藝術又要花上多少時間呢?
南海十三郎的脾氣本就古怪,對這位向他拜師一心求教的年輕人(其實當時他自己也很年輕)諸多刁難,冷嘲熱諷不在話下,唐滌生卻一一忍耐,只望能拜得名師;後來南海十三郎戲弄他,更說絕不會收任何徒弟,唐滌生飽受戲弄侮辱,還忍著氣轉身離開,偏偏十三郎叫他把心中的惡言說出來,唐滌生一氣之下大罵十三郎是自大狂,更在盛怒下立誓將來一定要比南海十三郎更有本事,名聲更為響亮。
這時南海十三郎才從容接受這位徒弟,原來唐滌生為了學藝而委曲求全,有學問有誠意對戲劇有熱情,偏偏就是少了自信和傲氣,南海十三郎所作的,正是激起他的傲氣,讓他放膽確立目標。
南海十三郎不許唐滌生叫他師傅,只讓他叫自己做「大哥」。當時以為南海十三郎也有謙虛的一面,可是看到後來才明白是怎麼回事。
一九三七年中日戰爭全面展開,幾年後戰事漫延至廣州,當時南海十三郎打算轉往後方繼續寫劇本激勵士氣,唐滌生也想跟在他身邊繼續學習,不料十三郎卻大罵他一頓,說自己從來沒欣賞過他,說唐滌生在外面別亂認他是師傅免得丟他的臉,又說唐滌生志大才疏,說他真有本事的話,就自個兒到香港去幹出一番事業來,別老是跟在自己的後面當個馬屁精。十三郎的這一番話當然把唐滌生罵走了。
後來薛覺先問起,南海十三郎才說唐滌生絕非池中物,留在自己身邊對唐滌生沒好處,更說自己沒資格當他的師傅。
這段亦師亦友的師徒關係,畢竟還是建立於惺惺相惜之上,南海十三郎慧眼識英雄,早就看出唐滌生的才華,所以他對他有所要求,會跟他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會看出他性格上的不足而故意激他。雖然南海十三郎本人有其狂傲的一面,但他卻沒有驕傲到容不下別的天才,反而設法栽培他。
當然,我在看的是舞台劇,這些事未必是真實的,但南海十三郎對唐滌生的提拔,卻讓我想起一位前輩。
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某一年家中發生劇變,一時間急需一筆款子解急,說真的,那筆款子要還可要一段很長的時間,當時自己早就搬出來獨居,租金也就交不出來,等到退租的時候還是沒有還清,當時我只好硬著頭皮跟租房子給我的那位前輩說出情況,並說以後會按月還他,那知道他一句「那點錢,算數吧!」就了結,我不好意思佔他便宜,就說將來還是要還錢的。後來他就說:「你又怎麼知道自己不是少年胡斐呢?」我聽了久久不能說話,感動莫名。
話說胡斐少年時跟著平叔顛沛流離,後來遇上紅花會的趙半山,二人經歷一段驚險之後,一老一少成為忘年之交,趙半山臨走時擔心小友生活,於是悄悄留下銀兩,希望小胡斐不用再過著困頓的生活,能專心修習武藝成就一番事業,小胡斐知他厚意,也就坦然接受。而後來,胡斐也憑藉自己的武藝和機智,在武林中闖出名堂,成為來去無蹤的「飛天狐狸」。
前輩當自己是趙三哥,希望我將來能像胡斐一樣幹出一番事業來,今日的一點幫助,別無他意。
拉拉雜雜的說了許多,似乎扯得太遠了,下次再續吧。
Friday, July 01,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