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8-22 10:25:24葉諼/bee/彭弼聲
【導盲磚】超對稱20020815
此書資料--天下文化科學人文116,作者物理學家凱恩,郭兆林周念縈翻譯得很不錯
先談談這一系列的閱讀筆記,其實我也沒意思要對閱讀的書作評論,但是因為讀書而得到一些觀念或方法,樂與他人分享。畢竟許多市面上的評論,比如說汽車,手機,甚至於書,有時候實在太油了,每個人讀書都會有自己的系統與偏好,我以導盲磚為引子,有一位不具名朋友說真是扥大,我說--謝謝你喔,我沒那個意思,我只是認為可以從科學的報導或書籍之中,找出一些普遍大家能夠清楚了解的說明方法,其實不就是科普書的目的嗎?在科普閱讀方面的我見是這樣的,你不必真的了解科學的細節,但是必須承受與貼近由於科學所帶來的影響。那不僅是方程式之美而已,還包括人類智識的範疇的擴展,改變生活方式的過程。
比如說TOE,是 theory of everything ,追根究底尋找物質起源與構成的理論,若是有人侈譯為腳指理論,豈不有奇趣?
以下才是這本書。
閱讀超對稱這本書當然需要一點對原子世界的興趣,但是其中包含的卻不只是科學家喃喃自語或者自我為中心的觀念,你一定要看過才能確知。除此書之外,
有興趣的人可以花點時間看看馬杜克思的〈科學並未終結〉一書(天下文化出版)一到三章,以及李政道院士寫的〈對稱與不對稱〉(牛頓出版社),當然還有一本極其暢銷的霍金的〈胡桃裡的宇宙〉,可供搭配參閱。也可以參考網路上的簡短介紹 http://hep1.phys.ntu.edu.tw/~listeve/lm/physics/phys-qa-string.htm,以及另一則高涌泉教授的卓見,http://www.cdn.com.tw/daily/2002/01/16/text/910116e2.htm
展顧任何一種學門,都在基本的論述方法建立與更進一步發展,才能形具貌揚。對科學家來說,能夠掌握住科學法門(本書第一章標題),就像帶了地圖往想去的目的地前進,每一個個經過的地點,都會(或者說都有)在這張地圖上被標示出來,雖然可能會有迷路的時候,但是向著一個目標前進,每一個後來的人都是踩著前人的足跡前進的。
尋找超對稱,這樣一個新世紀初的超級任務,站在相對論,量子力學等等廿世紀所建立之種種學說的基礎上,企圖將科學知識領域推向更宏觀的圖像,也就是意外誕生於上個世紀末的弦論的觀念,激起更多科學家對物理學小尺度領域的研究,各種為了補強標準模型的理論相應而生,從HOW(問如何)要更進到WHY(問為什麼),其中一個部分就是還缺了實驗證明所謂的超對稱存在,有了這個證據,則很玄的弦論,就有了更嚴謹的證明。
這整本書的設計是十分完整的,從物理學的現況,談到整個世紀對原子世界的探尋,談到科學家的態度與工作情況,談到為何要透過超對稱的尋找了解自然界的設計,最後談到自然律與人類不斷追求的起源問題。
以引路自居,作者自然希望這一本書的壯闊視界,能激發後進的跟隨。
科普書籍意在引導讀者從科學發展的迷人過程之中,能夠將畏懼數學方程式的心靈枷鎖解開,即便你不是真的了解量子力學,但也能夠透過此類敘訴了解科學家的心聲及其精神上的信仰--試圖透過技術,實驗,理論解開問題的整個過程,了解科學不再是一種單一的學域,也就是STS(科學,技術,社會)三者之關係有必要從最開始的引介就保持等質的看待,其理由當然是,由於牽涉了資源分配與社會變遷之故。
作者陳述整個原子物理領域的發展,是比許多新聞寫作者更具權威,但這並不表示其文筆與思路就相對狹隘,我們可以從這本書看到科學家的人文素養深度不僅僅是社會關懷的熱情一種,還涵括在對其他相關領域的介紹,如凝體物理,天文/宇宙學的衍生,人本理論(人擇理論)的說明,作者盡可能不給讀者一種教條式的結論,對於RIP(research in progress,發展中 )類型的研究特別展現出一種不相輕的態度,對於是否有最終理論的部分也相當樂觀,值得反覆思考他所消化並表達出來對於STS領域發展的幾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