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30 01:56:15葉諼/bee/彭弼聲
【 紙上得來終覺淺 】20061029
不知從何時開始,想要找資料的時候會從網路的搜索引擎開始,有時候忽然想到一句很久沒見的句子,從前是怎麼作的呢?大概是找手上的書,或者問可靠人士。比如說這一句,記憶中是在某本理工著作上又再看過的,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一首中,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但是細節忘了,花了一點時間找出來,原作是--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看看網路上的翻譯如下, “古人做學問的功夫,是從少壯開始,到老才有成果,並且身體力行,而非只是從紙上得來“,翻譯的並不算不好,只是這樣的翻譯,究竟是把詩意限制住了。不消說,網路上的翻譯很多,而且好像已經編進某版的國小國語課本教材,因著這個緣故有很多的翻譯,只是“goo“海無邊,如果只是找出網路上的翻譯,或者剪貼,好像只圖個便利性而已。對於知識的累積,也必須要“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那種態度。如果只根據網路的敘述,大概會搞不清楚陸游的兒子是叫子聿,還是單叫一個聿呢?看來交大新政策要加強淘汰率是對的,因為學生做功課只想去網路上找二手資料,而不是搞清楚源頭或來龍去脈,恐怕有馮京馬涼之疏失。這也是林懷民先生所說的不可取之“隨便的態度“。
另一句陸先生給他兒子的話是,“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真是有莫大的提警。特別是在知識累積的積木上,根基要穩,而在人文的培養上,不要期望有新文化奇蹟,以為多舉辦點音樂會,舞台劇就是文化深度,我猜想文化的參與是在多重的連接上,是一種參與的實踐,一種事後反芻與社群關係,網路交絡的強化。譬諸,你會不會帶孩子去看一個還沒成名的畫家的畫,然後不給予太惡毒的評論,等到多年以後,他還會記得有這麼幾幅畫的存在,就像心裡的小樹,現實生活的小樹,心裡心外都長成大樹。
說到看畫這件事,今天的新聞之一,我們的朋友--
陳孟澤又得獎
廖繼春油畫創作獎揭曉 陳孟澤獲獎
中央社 2006-10-28 19:28
(中央社記者陳蓉台北二十八日電)九十五年度廖繼春油畫創作獎得主今天揭曉,由陳孟澤獲得,可獲得獎金新台幣三十萬元,台北市立美術館也將為得主舉辦油畫個展。
「95年度廖繼春油畫創作獎」評審委員是由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廖繼春紀念獎助金專戶管理委員會」所遴聘,分別為何肇衢、何政廣、許坤成、陳景容、賴武雄、薛保瑕以及黃嘉若等七位。
評審對陳孟澤的作品給予高度肯定,評審指出,陳孟澤以溫室、櫥窗為題材,把握光影之變化,並且以非常理性、溫和的色彩,表現出創作者的個性與風格。
評審普遍認為,陳孟澤從玻璃的映像,導入「現實」與「非現實」的理念,並在其中交錯著聚焦與失焦,真實與非真實的意境。透過這般虛實對應的繪畫意趣,傳達一種寂寞、空虛的時代感,彷彿映照出現代人的生活景況。
陳孟澤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西畫組、日本國立筑波大學美術研究科,現為台南美術研究會與五月畫會的一員,曾獲「奇美藝術人才培訓獎」、「師大美術系展及82級畢業展油畫第1名」及「第2屆聯邦印象大獎」首獎等殊榮。
真恭喜他。圖為陳孟澤2002作品,那時他還是YTCHEN的時候的櫥窗系列之一。出處為2002年竹塹美展。這系列有一張在我們家,可以天天“躬行“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