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21 22:54:24becco

【書】謝忠道的「慢食」,及其所撞到的

(站長的新聞台留言版掛掉了,索性弄成一篇文章當作這週的作業)

新書發表會那天我在誠品就看到「慢食」已經在暢銷榜的第三名了,真是令人開心。

過去常常催作者快快寫快出書,望眼欲穿到甚至懷疑這位仁兄是樂不思蜀才一延再延。如今 我終於相信這慢工出細活的作品完全值得醞釀和等待,感謝作者能不為我們這些敲邊鼓的所動。書中每一段文字都看得出深刻的思考與反省,值得玩味。

當然看了許多迴響,尤其在報紙上,因此我也有些不吐不快的想法要藉題發揮。

借用「不遭人嫉是庸才」來作類比,這樣一本書自然會引來許多不同的反應,這也是 源自於他已結結實實刨入問題核心,才產生這樣的痛處,但我相信這樣的激盪是健康的,是對整個台灣飲食文化的提升與活絡有益的。

我看到不少針對此書的評論,會說作者「大法國主義」或「菁英階級的優越感」或 語重心長的說「台法國情不同不應以法國的標準套用台灣」。其實這裡,我認為,有很大一部份是民族自尊心---那種依然覺得中國菜中國人最了不起情懷---作祟所引致的防衛心態或曰思考障礙。

我並不否認作者在「慢食」一書裡"參.照.了."法國人對飲食的態度,來檢討甚至批評台灣 的飲食文化,但至少,這是一個信而有徵的討論,書裡不像是說「法國如何而我們 沒有如何」便該死,我所看到書裡所做的探討,比較接近「法國"為什麼"如何而我 們究竟想要如何,或應該如何?」

不要討論好不好吃的問題,如果我們問的只是自己的文化裡對飲食所投注的心力與 思考,究竟相對另一個以美食聞名的國家來比較,自己的位置在哪裡?

不討論方向,不討論"要不要"投入,我們若只問探究的深度與投入質量的多寡的話,再回來看站長在書中那些令許多人不爽的"刺耳"批評,是不是會有一番不同的体會?
(在這裡姑且不作"要不要或有沒有能力追求這一切"的評斷,也不要去比三百年前 誰祖先LP比較大,只討論現狀與未來)

至於還有說什麼法國菜是宮庭料理而台灣食物是庶民美食所以不該放在一起比較,那根本是瞎子摸象般的爭辯,與事實無關了。

書名叫「慢食」,但我總覺得書裡強調的"慢"不見得是硬梆梆地在衡量用餐時一分 一秒的時間流逝,而更接近一種因為某種心境或体悟而形的時間感。就像小說「緩 慢」裡說的:「緩慢的程度與記憶的濃淡成正比;速度的高低則與遺忘的快慢成正比」

然後,識得了濃淡,才作選擇,直到這時我們才需要把所謂的「主觀」或「文化差異」考慮進來吧。